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通路策略》掛上招牌品牌深耕A計畫

【經濟日報╱吳嵩浩】

原本以家電品牌深植人心的國際家電品牌樂金(LG),透過「掛招計畫」、客製化與快速應變等通路策略,不只提高其手機市場占有率,也成功讓消費者了解其做為手機品牌的形象。

老品牌進軍新產品市場,品牌知名度可以順水推舟帶動銷售量,但也可能因為既有品牌形象,導致消費者對產品與品牌形象產生混淆。

切入市場

從通路招牌買起

LG一直以來的形象定位都是家電廠商,六年前切入手機市場,就面臨品牌混淆問題,但今年3月LG手機在台達到10.7%市占率。台灣LG電子行動通訊營業部副總經理陳川原解釋,能成功搶市占率,要從六年前的「掛招計畫」談起。

所謂的掛招計畫,就是與各地通路業者合作,在通路門市安裝企業識別系統或產品品牌招牌,增加產品與品牌的曝光率。

陳川原表示,LG手機進軍台灣市場時,消費者雖然對LG這個品牌不陌生,但卻停留在家電業者的形象,於是LG在一年內與1,200家電信通路業者合作,在門市掛上醒目的「LG Mobile」招牌,試著讓消費者了解,LG也有手機產品。

加強曝光

扭轉品牌形象

「初期也發生一些問題,有通路商告訴我,消費者的確看到LG招牌進門,但詢問的卻是有沒有賣LG家電產品。」陳川原回憶,當年砸3,000萬元進行通路宣傳,目的就是為了扭轉品牌形象,提高LG手機曝光率,在長達一年的布局後,通路效益才慢慢展現出來,再配合與通路商的合作及行銷廣告,消費者逐漸接受LG 手機,最後因為「巧克力機」(KG800)大受歡迎,終於讓消費者把LG品牌與手機做了連結。

不過,只有掛招牌就能達到通路效益嗎?

陳川原表示,更重要的是與通路業者的緊密合作,這種合作不是只有買招牌或提高銷售獎金這麼單純,更必須讓通路商了解LG手機產品力。

於是,LG招待了600個通路商到韓國,參觀LG的Twin Tower企業總部,還安排生產線參觀,終於讓通路商了解LG對手機市場的企圖,取得他們的品牌認同,才能進一步培養通路商主動推薦手機給一般消費者的動力。

LG手機搶攻台灣市占率,除了掛招計畫與「LG經銷商韓國VIP之旅」的通路經營外,陳川原特別強調「客製化」與「快速應變」的策略。

深耕通路

提供客製服務

他指出,所謂客製化就是為通路商提供不同的服務,讓業者在銷售時能擁有最貼心的後援;至於「快速應變」,LG台灣採取「直接管理業務人員」作法,不但提升業務人員對公司忠誠度,也加快服務速度與應變能力。

他指出,目前LG手機部門的業務人員,無論總公司或外包型業務人員,通通都要回總部報到。

陳川原表示:「每天早上9點外包型業務人員都要來公司打卡,就像內部正職員工一樣的管理,還有完整升遷制度,讓外包業務部門的管理更嚴謹,這也是公司能夠強化與通路業者關係的主要原因。」

陳川原舉例,無論是產品調貨速度、產品價格定位,都需要快速反應,才能達到通路業者的要求,也更能強化產品銷售力,所以,LG外包業務人員必須依照規劃每天參訪通路商,同時還要每日回報客戶(通路業者)反應,以便總公司及時針對市場,提出最適當的通路與行銷策略。

快速應變

提升業務績效

陳川原認為,有紀律的業務單位是提升業務績效要素,也能提高外包人員忠誠度。

LG在台灣的通路策略,對LG本身就是種創新經營模式。過去LG手機在歐洲地區,採取與電信系統業者合作綁機模式維持市占率,但進入台灣市場初期,卻將重心轉移到一般電信通路業者,也就是坊間的通訊行合作。陳川原笑著說:「市場區域不同,台灣就是這樣的環境,我們不得不做這樣的創新,這個決策對LG而言很大膽,但是如果沒有嚐試,LG手機在台市占率也不會衝到第四名。」

【2009/05/1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