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企業文化》鼓勵創意 3M激發員工潛能

【經濟日報╱伊娃兒‧撒布】

3M從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家採礦公司,成功蛻變為全球知名企業,並擁有6萬多種商品,橫跨的範圍涵蓋醫療、汽車、光電、消費性產品等領域。讓擁有超過7.5萬名員工的百年企業,快速反應市場需求且不斷創新,關鍵在於3M自由的企業文化。

早在1930、1940年代,當時的執行長、甚至被譽為3M「企業文化之父」威廉‧麥克奈特(William McKnight)就提出兩項創新思維,奠定3M今日的企業文化。

首先,3M採用門戶開放政策,要求企業所有員工敞開心胸,隨時傾聽客戶的聲音和需求;其次,鼓勵內部創意,不能任意抹殺點子,並容許員工犯錯。

當時,麥克奈特提出多項人力資源原則,包括:尊重員工個人的尊嚴和價值、鼓勵員工創造力與主動性、激發員工的潛能、提供員工均等的機會。

「對於3M來說,員工的創造力,乃是公司最大的財產。」在一場公開演講中,3M台灣分公司總經理趙台生不斷地強調,因為這些開創性的原則,讓3M營造出開放、自由又擁有包容的工作環境,讓員工的創意可以恣意發揮。

趙台生指出,3M容許員工犯錯並從錯誤中學習,但同時也要求員工不要重蹈覆轍。不過,他表示,因為百年來累積幾萬名員工的犯錯經驗,反而讓3M從中累積許多對策來預防或處理錯誤的發生。

就如同Google的「20% 法則」,讓員工可以利用20%的上班時間自由運用,3M早在幾十年前就有類似的不成文規定。趙台生表示,在3M的研究開發部也有「15%法則」,鼓勵研發人員可以利用公司的實驗室設備、儀器,用15%的工作時間投入自己有興趣的研究領域。

自由實驗的成果超乎3M想像。趙台生指出,後來許多熱賣產品的技術都是來自於員工「15%法則」的創新結果。例如:暢銷全世界的便利貼「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膠」,就是史賓塞.席爾佛(Spencer Silver)遵循自由實驗的原則,在實驗室嘗試性地把一些化學品混合起來,抱著「看看會有什麼結果」而發明出來的。

鼓勵創新,3M從尊重員工的尊嚴和自由,孕育出獨特的技術和創新的產品。

【2009/05/1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