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8日 星期五

中東古老帝國的科技新銳

黃欽勇/電子時報社長

 對很多東方人而言,人生不過是場宿命的旅行而已,有人逆來順受,也有很多人在自怨自艾中,度過一生。

 在遙遠的中東,沙漠邊緣上的以色列,不僅在農業上自給自足,並且成為高科技產業上游原生技術的重要來源。這個人口僅有七百二十萬人的國家,在全球政經舞台上,動見觀瞻。2008年底,以阿重燃戰火,加薩走廊出現了上千名的死傷者,世界主要媒體將焦點放在種族、人權與西方宗教文明的對抗上。對台灣人而言,這個千里之外的國度,除了衝突與戰爭之外,在科技產業的脈動與發展,也提供我們另一個觀察視角。

 曾經是巴勒斯坦宗主國,掌握歐亞陸橋的土耳其,在東西方冷戰時期,憑藉著地利之便,成為東歐、南歐家電產品的主要供應基地。東西方和解,亞洲廠商前進東歐之後,土耳其電子廠商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虧損累累的土耳其業者,似乎進退失據,這個陌生的中東國家,能否在新世紀再展雄風呢?在土耳其力爭上游的同時,她會是台灣廠商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合作伙伴嗎?

 數位時代下的以色列

 遙遠的中東,所有人關注的是石油供需,但不產石油的以色列,卻在全球電子產業鏈中占得一席之地。不像台灣業者大多以量產的電子產品為目標,以色列人選擇的,是難度更高的移動視訊、無線網路等全球頂級且與矽谷同步的技術領域。他們不在量產的體系中掙扎,而選擇風險更高的獨門技術,並直接前往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上市,向國際社會募集資金。

 在耶路撒冷舊城中,感受不同宗教的對峙,在地中海邊,看到猶太人在艱困的環境中,驕傲的活著,以色列之行是孤獨的,但卻是收穫最豐碩的行腳。 沒有人會想到,耶路撒冷這個千年古城,會在二十世紀成為開啟以色列數位新紀元的灘頭堡。1985年,英特爾設於耶路撒冷的晶圓廠開始運作,揭開了以色列半導體產業的序幕。但若加計研究中心的經驗,以色列發展半導體產業已經有三十年的歷史,這與台灣工研院籌組種子團隊前往美國RCA學習金屬氧化半導體(CMOS)技術的時間非常相近。

 三十年過後,小國寡民的以色列,就晶圓廠的數量而言,難望台灣項背(所以他們從來不須為虧損上千億台幣的晶圓廠傷神),但若從產業成就論,以色列有超過百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科技公司,這群猶太子民的後裔是不容小覷的。 據說,希特勒畏懼猶太人優異的民族特質,因此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以各種名目執行種族滅絕運動,期間遭到納粹屠殺的猶太人便超過六百萬人。當納粹屠殺猶太人時,全世界都視若無睹,沒有國家主體的猶太人,只能無語問蒼天,如今的耶路撒冷城內建有「大屠殺紀念館」,而在哭牆邊上,為大屠殺而哭泣的聲音,也正隨著歷史的塵埃而遠去。但猶太人知道,每個猶太人對於其他猶太人的生存,都有不可迴避的責任。

 從很多歷史的佐證上,我們不得不欽佩猶太人的聰明與智慧。人口僅占全球0.25%的猶太人,拿走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諾貝爾獎項,從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馬克斯(Karl Marx),到安迪﹒葛洛夫(Andrew S. Grove)、瑪莎﹒葛藍姆(Martha Graham),以及剛於2008年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克魯曼(Paul Krugman),猶太人在近代科學、音樂、文學、宗教等不同領域的成就,全世界各民族更是無出其右者。

 烽火地上闢出科技路

 猶太人如何在戰火連天的土地上,硬是打開一條科技產業的生路呢? 在以色列北方,通往黎巴嫩的卡梅爾山谷之前,有個稱為哈卡梅爾(Ha-Carmel)的車站,很清楚的可以看見掛著英特爾、微軟、飛利浦、戴爾、惠普等跨國大公司招牌的大樓,矗立在鐵道兩側。而在卡梅爾山谷的更深處,知名的晶圓代工廠寶塔半導體(Tower Semiconductor)的工廠便座落於此。沒有猶太血統的寶塔總經理易蘭傑(Russell Ellwanger)說,他們就是看中猶太人的科學基因才到以色列設廠,希望能就近掌握人類最可貴的腦力資源。 附近的凱薩利亞(Caesarea)與齊克隆雅科夫(Zichron Yaaqov)兩座城市,仍留有十字軍東征的遺跡。齊克隆雅科夫位在卡梅爾的山脊上,小小的街道,散發著中古世紀的古韻。以色列人便在歷史與現代的交會、戰爭與和平的拉鋸過程中,牢牢握住短暫的發展契機。這個看起來應該比台灣更短視、更追求短期獲利的國家,卻不斷的在科技界創造出奇蹟,除了半導體設計之外,精密機械、醫療儀器,以色列人的成就也都超越台灣。

 以色列在研發領域的投資,約占國民總生產毛額(GDP)的4.6%,比重之高為全球之冠。此外,以色列還是全球第八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也具備戰鬥機的生產能力,甚至還擁有核子武器。

 我們很難僅僅從以色列人熱衷教育,來解釋以色列之所以成為世界科技大國的原因。以色列人都知道,同一個問題問一百個學生,將會出現百種不同的答案,只要以色列人聚集的地方,一定是人聲鼎沸,爭辯聲此起彼落。以色列人也常說,神創造人的時間不同,怎麼可能有相同的答案呢?而無時無刻讓小孩在充滿書香的環境中成長,也是猶太人教育下一代的重要方式。 高科技產業向來是以色列重要的經濟發展命脈,根據統計,尖端科技產業對出口貢獻的比重將近60%。在資訊電子業,以色列擅長的領域,包括了半導體設計、網路安全軟體、電信零件與航太電子產品。

 巴勒斯坦裔的美國文學評論家薩依德(Edward W. Said)曾經寫下《鄉關何處》(Out of Place)的巨著。這個成長於黎巴嫩的基督教徒,離鄉多年,在人生盡頭時,著手撰寫中東烽火下的巴勒斯坦人,如何尋找自己生命的價值。從巴勒斯坦人世居的土地上,硬生生切割出來的以色列,從一開始就面對不友善的對待。為了維持中東穩定的大局,在敵人虎視眈眈之下發展科技的以色列,也付出對等的代價,在黎巴嫩飛彈射程可及之處的海法港附件,以極優惠的租稅獎勵條例吸引各國高科技廠商前往設廠,或建立產品的研發中心。(本文摘自《出擊-數位台灣的國際思維》,天下文化出版,2009年4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