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總體環境劇變,變遷速度之快幾乎令人無所適從。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觀察,過去成功的經驗很難複製,未來又很難掌握,造成經營者很大的困擾。為解決這樣的困境,許多趨勢分析方法紛紛出籠,情境分析法就是不錯的思考與分析工具。 所謂情境分析,是從想像思索未來的一種方法。主要是透過可能的情境分析來掌握社會、生活或產業未來的發展,在情境的思索模擬中,推估未來社會可能需要的產品或服務,及其他的功能,進而推衍出相關的技術或零組件需要,即可藉以規劃產品未來可能的發展路徑圖。 情境分析預測方法源於1950年代,直到1970年英國殼牌石油(Shell)事業規劃部門用它來預測石油的供需及影響,而讓殼牌石油在能源危機所造成的通貨膨脹及經濟蕭條中能及早準備,表現的比其他石油公司更卓越,全球排名由14名躍升至第二名,受到廣泛注目。 情境分析的做法非常多,但主要步驟大致如下: 首先決定題目、預測區間,並成立預測團隊。議題涵蓋的範圍不可太大,因為環境因素太過複雜,會造成分析無以為繼。預測區間一般都在五年以上,但應以公司關心的區間為主要考量。 其次,應深入瞭解企業所關心議題的現況,透過廣泛的蒐集資料,找出與議題相關的重要因素。亦即研究哪些外在因素會影響議題未來的發展,涵蓋面必須力求周延,包括社會、技術、經濟及政治法規等。接著討論並評估這些因素對公司影響的程度,最後挑選出關鍵要素。 透過重要因素的分析與關鍵要素的萃取,即可進行情境的描述。此時要先決定情境的調性,是悲觀、樂觀、雲破天開還是日薄西山等。根據情境調性,就可以訂出各 關鍵要素未來發展的方向,例如,若是樂觀的情境,則主要的關鍵要素未來發展,將往對議題有好的影響的方向發展;反之亦然。 不過,此一方法有其局限性。基本上,較適合長期預測,因為情境分析必須耗費眾多資源,因此對於短中期的預測,有些預測專家寧可採用其他工具,例如專家預測法或趨勢分析法,所費不多,準確性也不差。但若事涉龐大資源的長期投入,必須進行長期預測時,情境分析法應是最佳選擇。 此外,無法取得歷史資料,所有定量方法便派不上用場,或者定性分析方法沒有分析的依據時,此時只有靠人的想像力,情境分析便提供一個不錯選擇。 現今技術變化快速,政經環境劇變下,情境分析的確是較為有效的預測,值得考慮。 (作者是資策會MIC資深產業顧問兼主任) 【2008/12/25 經濟日報】 |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透視鏡》情境分析 從想像思索未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