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林雅琴】
日劇向來以刻劃當下社會現象聞名。以「派遣女王」為例,描寫曾經任職於金融業的女職員大前春子,自從被公司解雇之後,開始了派遣員的生涯。
春子以時薪3,000日圓,擔任食品公司的特A級派遣人員,面對日本階級社會對派遣員與正式職員的差別待遇,她以自身行動力,在幾次的緊急情況下,化解了公司的危機,最終獲得正式職員的尊重。
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春子擁有18張專業證照,舉凡電梯檢修、起重機駕駛、嬰兒接生…,無一不能,讓正式職員望塵莫及。
依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調查結果,日本企業的派遣員工比率達12.4%,是八年前的二倍。職業婦女當中更有30%是派遣員工。人力派遣方興未艾,衝擊日本傳統的年功序列、終身雇用制度。
服務業新焦點
人力派遣起源於1920年,美國Samuel Workman開創租賃服務(Rented help)。當時他雇用一批已婚婦女,在夜間處理盤點的工作,之後又訓練她們使用計算器,轉介支援給企業,讓企業可以應付臨時或短期的人力需求。演變至今,蛻變為臨時性支援服務(Temporary Help Services, THS),涵蓋基礎勞力到專業技術人才。
相較於歐美各國,國內企業對派遣人員的運用、政府機關對相關勞動法規的制定,近年才逐漸成為顯學,晚了日本十年。據統計,從事人力派遣服務的企業約為1,400家,其中從事白領工作派遣的公司約50家,其餘都是藍領、外勞為主,從業人員估計為13萬人。
而自從2003年通過勞退新制後,企業主聘用派遣人員、求職者以派遣身分就職的意願也顯著增加。行政院於是在2004年3月通過「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方案」,將「人才派遣業」列入12項重點發展服務業之一。
經驗決定高度
104人才派遣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企業運用派遣人力,主要基於五項因素:控制人事成本(30.5%),為了篩選未來僱用的正職員工(18.9%),減少行政作業(18.9%),調節季節性人力需求(16.8%),替代暫時性空缺(15.8%)。
這也說明台灣企業面臨市場需求變動時,願意採用約聘員工,以調節企業高峰、離峰用人需求,抑制員工人數成長,降低招募失敗所提高的用人成本,提高人資的運用效能,形塑下一波段的人才競爭優勢。
不過,正如日劇中女主角所扮演的特A級派遣人員,擁有多種專業證照,加上不同派遣工作所累積的實際經驗,派遣人員所擔任的工作不再侷限於行政總務,或電話客服等低階、低生產力類型工作,反而是高階的技術職或管理職。
企業內部正式員工的就職意願、能力不足等問題,都可能促使企業釋出機會給派遣人員,這將為未來的就業市場與人力資源管理,帶來更多元的挑戰。
正如《大象與跳蚤》(The Elephant and the flea)一書指出,終身就業、就業終身將隨著企業全球化、人口高齡化而改變,經驗、能力將決定工作者的高度。就像劇中所彰顯的工作價值:生命的意義,就在追求完美的職業品格,可不是嗎?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師)
【2007/10/2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