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呂玉娟】
歐洲有句古諺:「如果你沒有穿上那個人的鞋子走上一哩的路,就不要去評價他。」英文也有「in his shoe」的說法。對企業來說,想要穩健行走市場,得學習穿顧客的鞋走路,從顧客的角度思考,不能理所當然地認為顧客會認同自己的產品或服務。
印度零售業鉅子比雅尼就深諳箇中道理。他開創了印度規模最大的零售通路,旗下擁有93家Food Bazaar以及65家Big Bazaar。Food Bazaar如同一般的超級市場,有明亮舒適的購物環境,商品井然有序地排在貨架上,清潔寬敞的走道,彬彬有禮的服務人員,蔬果清洗乾淨,食品包裝完整。
但Big Bazaar卻是完全不一樣的光景,走道狹窄彎曲,貨架商品亂七八糟,賣場混亂擁擠,蔬果上還帶著泥土,賣相難看的瑕疵品混雜其中。
是Big Bazaar的主管怠忽職守,員工偷懶嗎?這樣的店會有人想來消費嗎?業績會好嗎?
「做得很好,我就是要這樣子,千萬不要整理。」比雅尼如此三申五令,他要的就是這樣的店。
賣場混亂 區隔市場
事實上,Big Bazaar賣場裏看得見的混亂與擁擠,都是經過設計的,是市場區隔及差異化行銷的一招。印度人口眾多,階級意識及貧富差距明顯,在進行市場區隔時,比雅尼將Food Bazaar鎖定經濟寬裕的富人階級及專業人士;Big Bazaar則瞄準為數龐大的中下階層民眾,而這個階層的消費大眾,比較習慣在混亂、推擠的環境中消費。
Big Bazaar營運初期,也提供明亮的購物環境,無奈業績一直疲軟不振,於是比雅尼用心觀察這個消費層的購物習性。他發現愈擁擠的賣場,生意愈興隆,因此決定斥資重新設計賣場,將走道改得又窄又小,讓顧客堵塞在走道上,「堵車」的顧客閒著也是閒著,就會更仔細地瀏覽貨架上的商品,將商品放進購物車的機會也跟著提高了。
他也觀察到顧客不喜歡從整齊的貨架上拿取商品,喜歡在貨架上尋寶,因此他禁止員工整理貨架,蔬果也不必清洗乾淨,最好還帶著泥巴,就像剛摘下來似的,讓顧客覺得新鮮無比。另外,放一些有瑕疵的蔬果混雜其中,如此一來,顧客挑到沒有瑕疵的蔬果,就會覺得自己賺到了。
經過如此設計後,Big Bazaar業績蒸蒸日上,這種賣場設計也成了Big Bazaar日後展店的範本。據說,每當Big Bazaar進入打折季節,當地政府還得派出警察來維持現場秩序。
另類思考 業績大好
在其他地區,混亂、推擠可能會讓消費者卻步,但對於眾多的印度零售商來說,卻是創造業績的源頭。若沒有穿上消費者的鞋,一味複製他人成功的模式,比雅尼不會有今日的成功。
就像穿著一雙不合腳的鞋,即使鞋子再漂亮,注定走不了遠路。也許顧客的鞋,在你看來式樣很落伍,花色很土,但那就是他們的鞋,穿上他們的鞋,才能真正了他們的想法、需求。比雅尼善用此道賺進了大把鈔票,是心理戰術的成功,更是經營智慧的展現。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能力雜誌組總編輯)
【2007/10/1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