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孫震】 台灣近年經濟衰敗,民生凋敝,很多窮苦老百姓日子過不下去,社會上發生很多悲劇,前所未有。真相報導出來,該負責的執政者不知真的不明白是非還是假裝不明白,不反躬自省,反而責備人家「唱衰台灣」,理不直而氣壯,讓很多人感到無奈。 台灣經濟這幾年究竟是好是壞為一客觀事實,看看數據就知道,用不著爭論。2000-06年,包括2000年在內,按國內生產毛額(GDP)計算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只有3.8%。人均國民生產毛額(GNP)的平均成長率為3.5%;若按美元計算,則2000年到2006年的六年之間只增加12%,這是因為新台幣對美元貶值的緣故。 如果作國際比較,由於台灣並非聯合國的會員,所以不包括在世界銀行的經濟統計之中,2000年台灣的人均GNP為14,721美元,在世界銀行的排名中可排在第41名,南韓為$8,910美元,排名第54,可以說「瞠乎其後」。2005年台灣的人均GNP雖增加到16,067美元,但在世銀統計中只能排在第49名。第49名其實是南韓的位置,本年南韓的人均GNI已增加到15,830美元,只比台灣略低,可以說突飛猛進。2000年世界高所得國的平均人均 GNI為$26,490,台灣為平均水準的55.6%,2005年世界高所得國的平均人均GNI增加到35,131,台灣為其45.7%,下降速度堪驚! 世界高所得五年間增加如此快速,一方面是各國經濟快速成長的結果,另一方面是因為很多國家的貨幣對美元升值,台灣的貨幣則對美元貶值,真可謂「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台灣經濟雖然從未站在世界經濟甚至東亞經濟的中心,只是如今日愈淪落到邊緣。這是被「不愛台灣的人」「唱衰」的結果嗎? 一國經濟不可能被人唱衰,只能被人做衰,而且只有政府才能做衰經濟。政府看不見人家進步神速,只陶醉在自家的蝸步成長中,怎不令人憂心。 經濟成長的來源,從供給面看是就業增加和生產力增加,從需要面看是國內需要增加和國外需要增加。在供給面方面,2000-06年台灣平均每年就業增加 1.1%,低於同期勞動力(labor force)平均每年增加的1.2%,使失業率略有增加。由於同期GDP的平均成長率是3.8%,所以生產力的平均增加率是2.7%。我在過去的研究中計算台灣1965-95生產力的增加率在5.5%以上,而且每10年的平均增加率有穩定的上升。2000-06年生產力增加率大幅下降至不到過去的一半,一方面顯示技術進步緩慢,一方面反映低生產力的就業大量增加,這和台灣近年所呈現的M型社會是一致的。 在需要方面,近年台灣經濟成長主要靠貨物與勞務出超的擴大,國內消費與投資的增加十分低微。但一國的出超增加有其限度,以極端的例子來說,一個國家能將其生產的貨物與勞務全部輸出而自己不吃不喝嗎?最令人憂慮的是固定投資增加緩慢,2000-06年平均每年只增加1.8%;由於低於GDP的成長率,因而使固定投資占GDP中的百分比下降。在影響經濟成長供需兩方面的因素中,投資一方面構成對GDP的需要,投資增加使GDP增加;另一方面投資使資本存量增加,提高生產的能量。固定投資增加緩慢表示國家的生產能量擴充慢,反映生產力增加慢,技術進步也慢,因為新技術總是伴隨新資本設備的應用。 至於台灣進入21世紀後為什麼投資幾乎停滯不增加,簡單說有三個原因:一、政府謊言說多了失去誠信,缺乏「穩定可信」(stable and predicable)的政策,企業家不敢冒險作長期投資;二、國內治安敗壞,基礎建設不足,投資環境和生活環境惡化;三、兩岸不能直航,經貿關係限制多,想要利用大陸市場和資源的企業家,不論多麼「愛台灣」,為了生意打算也不願以台灣為基地,只好顧而之他。台灣並非因為資金外流所以成長緩慢,而是因為產業失去發展的良好環境,所以本土資金外流,外國資金不進來。 (作者是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元智大學名譽講座) 【2007/10/30 經濟日報】 |
2007年10月30日 星期二
談政策》台灣不是唱衰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