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日 星期一

自我經營》不想贏 才能贏

■ 台北訊
30世代的成功驅動力,不同於三、四年級創業家來自人生早年的貧困,或是像平庸的「成功學大師」教材,時時自我催眠:我要成功、我要成功!事實上,他們壓根沒想到要贏,只是早一步「贏在態度」而已。
剛接任無印良品副總經理一職,58年次的王文欣就說:「35歲的職場應該開花。」當大部分的30歲世代還在抱怨職場發展已經被四、五年級卡位完之際,一群30 something的工作人,他們在職場上升遷的速度,像開著法拉利在德國無極限高速公路上行駛狂飆。圍觀的群眾驚叫連連,包括他們的部屬、同事、競爭者,甚至已經成為下屬的老闆都不可思議地驚嘆著:「到底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沒想贏 卻贏在機先
他們一點也不「功利」,事實上,這群人壓根都沒有想到「贏」,因此他們早已「贏在動機」。對王文欣來說,成功的動力僅僅出於「感情」──企業的情感認同:「老闆需要我,我不能辜負老闆的期待……。」甲骨文(Oracle)副總、業務常勝冠軍都景福說:「案子複雜我就亢奮,只要能打敗對手,我就驕傲了!」匯豐銀行副總裁楊琇惠沒有留洋學歷、五專插大,對從整理倉庫約聘人員做起的她來說,人生就是一路「呆呆往前衝」。
在「態度」這個大戰略原則之下,其他次要的戰術才能發揮真正的功效。觀察這些年輕的職場成功者,他們生涯的頭幾份工作,幾乎都進入以績效導向的外商,或是十分有成長潛力的本土公司。
熟悉科技業高階人力動向的優駿企管總經理鄭錦翬,就鼓勵年輕人進入一個願意投資「系統化教育訓練」的大公司,以及推動「輪調制度」的公司。教育訓練可以「避免自己盲目地摸索」,輪調則是培養未來管理職所需「全方位視野」的搖籃。
除了進對公司做對事之外,掌握產業趨勢的變化,是職場成功的外部因素。30歲就當上副總的楊琇惠,目前總管匯豐銀行中南台灣的財富管理,在民國80、90年代還沒有人聽過理財專員的時候,她就極具冒險精神地率先投入這個領域。
態度 吸引貴人
「態度」吸引貴人!無印良品副總王文欣,特別推崇曾經培育32位總經理的「金牌教練」──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自豪三年來提案沒輸過的甲骨文副總都景福,則歷任三位作風迥異的明星級老闆:何經華、李紹唐、吳昇奇。
現任英商巴克萊銀行的副董袁以沛,一開始也曾立志要成為華爾街裡的trader(交易員)。回台進入花旗,銀行指派給他的「良師」(mentor)卻發掘出他人際溝通的特質,更適合前台人際溝通、業務導向的工作。雖然與自己當初規畫的不同,袁以沛還是修正了先前的定位,果然發揮專長獲得發展。
職場成功者不只了解環境,更了解自己的優點。企管顧問專家一致認為,25歲到35歲是專注在深耕自己專業的年紀,職場人生就在於自我價值的發現。綺城科技總經理葉人魁就一再強調,人生真的不是以名利來衡量的。人生如果沒有「活出自己的價值」、擁有對人生的熱情,這樣的成功充其量也是短暫與麻痹,不會是真正的成功。
(本文摘自5月號《30雜誌》)
【2006/05/0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