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振容 企業希望落實策略,就必須建立好的組織能力,首先,就是塑造員工的思維能力,第二步則是強化「員工能力」,也就是先捫心自問,公司擁有的人才是否具備實現策略的能力?我們還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核心能力 配合企業策略 談到員工能力,包括專業能力和核心能力,專業能力代表和具體工作相關的知識、技能等,這將直接影響工作績效。核心能力則是和公司策略有關,包括團隊合作、冒險、創意、靈活性、速度、紀律、以客戶為中心等等。 核心能力就像是企業的DNA,這和賺多少錢、達到多少營業目標是兩回事,傳統企業並不強調核心能力,但它卻是和公司策略息息相關,再優秀的人才,如果不具有公司需要的核心能力,終究還是無法適任。 例如,HP強調的核心能力是團隊合作,許多優秀人才,就因為不習慣彼此合作,而不得不離開;Intel需求的核心能力,是要能迅速應對變化,因此它會不斷警告員工,一旦公司的強勢產品被取代,是否具有迅速應變的彈性。 核心和專業能力都很重要,其中,核心能力的適當比例可以達到40%,公司要長治久安,必需重視核心價值觀。 美國奇異公司總裁威爾許(Jack Welch)有次辭退五位總經理級員工,其中有四位業績貢獻很高、但卻沒有配合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只有一位是達到核心能力,但業績未達標準。 5B著手 就是要留住人才 要建立員工能力,必須從5B著手,也就是招聘(Buy)、培養(Build)、留才(Bind)、淘汰(Bounce)和借才(Borrow),在此要特別談的是「招聘」和「培養」。 如何能招聘到持續有好表現、而且能留任一段合理時間的員工? 首先,必須衡量公司目前及未來的需求和策略走向,定下尋找人才的標準。 決定尋才管道時,考慮的要項包括成本、採主動還是被動、究竟是內部擢升或外部聘任。一般而言,內部尋才的優點,可以激勵士氣、而且成本低廉,但也容易阻隔了外部優秀人才,內部也容易形成馬屁文化。 主動出擊 有效篩選培養 宏碁經過多番嘗試,發現外找的比例不能高過30%,否則將打擊內部士氣,而且必須是針對嶄新技術、內部人沒有經驗的職缺,才會經由外部尋才。 如何篩選和鞏固人才也是一門學問。可以使用適當工具,來辨別應徵資料的有效性,或是透過應徵者之前的公司,了解對方的適用程度。 遇到適當人才要如何確保到差?可以縮短對方考慮時限,同時注意對方的價值觀、家人的期待,也可以運用公司高層的影響力,例如,微軟總裁比爾蓋茲(Bill Gates)每年9月會打電話給軟體科技最優秀的畢業生,邀請對方到微軟任職。 有系統的培養人才,也是強化員工能力的重要方式。首先,要建立公司一致衡量標準,才能識別出誰具有接班人潛力,記住不能只重視業績,「過程」才是重要,威爾許上任以後,設計一套SLATE制度,將有潛力的前1000人列入人才庫,同時任聘100位高階主管為顧問,長期考核這1000人的所有表現,作為公司判定接班人的重要依據。 一般企業培養人才的三種方式,包括趕鴨子上架邊做邊學、以專案式計畫加速培養人才、以及透過儲備式供應發掘潛力人才,前二種都是臨時性的措施,很容易造成人才斷層,只有第三種才能提前培養需要的人才庫,GE就是採用後者,才能一波波轉形成功,成為不容置疑的人才發展「工廠」。 (作者是標竿學院資深顧問,陳珮馨整理) 【2006/01/15 經濟日報】 |
2006年1月15日 星期日
員工有能力 企業很幸福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