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錫金 生產力是各行各業追求卓越的具體表徵,也是競爭力的先行指標。在經濟社會裡,小至微觀的「個人(Individual)生產力」、「個別企業 (Individual firm)生產力」、「產業(Industry)生產力」;大至宏觀的「行業(Sector)生產力」、「國家(Country)生產力」,是大家每天都得面對的重要課題。 經營個人、經營企業乃至經營國家,都無法擺脫生產力的觀察與衡量。尤其處於變遷快速的社經環境,在韓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崛起之下,為了不在下一個經濟起飛的循環中被邊緣化,如何就「產業經濟發展」與「國家競爭優勢」的角度,回歸到「生產力」的基本價值再出發,正是藍海策略核心精神「價值創新」的主要訴求。 「有基準才有管理」,這是作為剛辭世不久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忠實信徒不變的基本信仰,也是經營管理者的基本素養。而生產力如何衡量?如何有效加以衡量?又如何將不同產業生產力衡量出來的結果,成為提升管理水平的策略作為?諸如此類議題,毫無疑問地,已隨著時空移轉,又成為關鍵時刻的基本功法。這些議題不見得新鮮,卻是通往各項創新的根本,有心的管理者無以規避這些議題。 本文嘗試將個人企業經營管理的淺見,彙整績效管理名家精華,並參考澳洲績效管理專家John Parsons的論著「服務業/白領階級之績效衡量法」,就生產力衡量相關議題逐項論述如下。 首先,生產力衡量的方法可概分為: 傳統性部分生產力(TPP)衡量法 泰半用於生產過程中,將產出對應一個資源的投入。傳統部分衡量法的典型例子有「每天每位員工服務的顧客數」、「每一機器小時的產出」或「每平方米的銷售金額」。該衡量方法簡單而易成功,衡量指標易於定義,並且能快速提供結果。 此法在單一資源主宰其他資源時,應用起來更顯卓越,且資源混成時更傾向維持衡量的穩定性;然而,當生產及資源投入過程並不配適的情況時,倘欲作為質化變數,因為衡量方法時常根據無權重的量化作為,導致衡量出來的結果可能會有失真現象。另外,由於投入資源被孤立鎖住,就生產力與績效的資源替代性的影響而言,可能被輕易忽略。更進一步的缺點在於,它沒有能力反應基層員工生產力的財務性衝擊。 雖然資源以完全不同比率地混合投入,但資源對所有經濟活動均廣泛地一體適用。這些資源包括勞動力、原物料、能源、資本及周邊服務等。計算每一投入資源的產出,這種比率,就是衡量資源生產力。因此,「勞動生產力」被定義為一種比率的概念,意即「勞動投入之相對產出」;「資本生產力」則被定義為「資本投入之相對產出」,還有許多相同概念的例子,如表一所示。 多重投入生產力(MIPI)衡量法 此法通常以淨產出(即附加價值)較毛產出(意即生產或銷售額)表達得更真切,是一種廣為經濟學家使用的方法。 MIPI=毛產出-(物料+能源+其他)/(勞力+資本) =附加價值/(勞力+資本) 原物料、能源及其他費用從產出中扣除,當然也從資源中扣除。因此,當這些從外面供應商以費用名目去採購的品項被扣除,組織就可以唯一的「附加價值」視之。被扣除原物料、能源等等費用後的資源生產力,被間接衡量。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MIPI法在實務操作過程中,係以金錢表達投入與產出的價值,可能因為通貨膨脹的關係,導致此法偏誤。 總合因子生產力(TFP)衡量法 正如其名,以組織的整體系統觀點,用於衡量總合產出相對於所有投入的資源。其操作性定義為: TFP=毛產出/(勞力+資本+原物料+能源+其他) 設計良好的總合因子生產力衡量系統,可以誘發被衡量所有部分的整合,這意謂部分生產力衡量法,所有資源並沒有被普遍而有效地考慮。此外,由於資源替代性可被追蹤及分析,因此可能發生權衡與取捨的問題。 因為TFP的全系統觀,使組織財務性定位與生產力衡量的結果趨於調和,這件事情變得可能,而此法也可引領組織朝向使用「生產力」與「價格復原」雙重點的「生產力會計」作業邁進,成為對財務績效改變有效的解釋。 (下周日待續,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企劃訓練部協理) 【2006/01/15 經濟日報】 |
2006年1月15日 星期日
淺談生產力衡量之分類與層級(上)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