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整理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說:「知識已經成為主要經濟資源,是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交通大學、交大思源基金會、日月文化集團、寶鼎出版社合作出版彼得.杜拉克的一系列影響力鉅作,並邀集國內管理學者與企業家展開「領導人世紀對話」研討會。
11月24日首先登場的是「領導力」,邀集交大校長張俊彥、思源基金會董事長黃河明、交大管理科學系教授朱博湧、交大資訊與財金管理系主任羅濟群等人,針對杜拉克基金會《領導力》著述,展開精闢導讀與對談,以下是精采摘要:
朱博湧:我覺得可以把領導力視為一種品牌,領導力品牌指的是一種與眾不同的區別,能在市場獲得更高的評量,為什麼你的公司有比較高的投資報酬率?為什麼要講究公司治理、要透明,這都跟領導力有關。因為好的領導有比較高的價值,有比較高的投資報酬率,可以吸引比較好的人才,即使是剛成立、還沒賺錢的公司。領導力品牌的例子不勝枚舉,如張忠謀品牌、王永慶品牌、施振榮品牌、郭台銘品牌,或是魏爾契品牌。
建立領導力的公式
杜拉克基金會《領導力》一書也提到,建立領導力的公式。領導人該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一要了解員工期望,二要把自己對員工的期望和他的績效連接起來,就像把電能變成動能。你希望員工有什麼績效,也要了解員工的期望,比如你要有專業能力、同理心、照顧部屬,把這些領導屬性跟你的績效作連接,建立你的品牌。
然後,領導力要強調價值、使命與願景。而最終,領導力也跟績效有關,有些人為了達到績效,卻不擇手段,他的表現非常好,但是領導的價值很差;也有人品德很好,但是表現很差。選人時,有人選能力,有人選品德,所以,領導最好是選到價值跟表現都好的,但是並不容易。一個組織必須要有清楚的價值觀、很好的文化,這樣,組織大小就不會是關鍵了,因為已經有了很好的架構。
領導是一種藝術
羅濟群:領導是一種藝術,其中包括三項──願景、目標與任務。這三者各自需要IQ、EQ與AQ作為支撐。要怎麼樣找到願景,讓領導者來驅動人?不論是做成衣或筆記型電腦,都需要產業知識背景,所以必須具有IQ去不斷提升產業知識。接下來是怎麼設定目標、怎麼樣管理公司?這需要傾聽團隊中不同的意見、思考不同的價值,而且要專注思考如何創造價值?這個過程中,EQ很重要,因為領導人沒有團隊的支持,如何達成目標?
領導人如何讓員工有達成目標的責任感?首先是設定里程碑,然後在進行過程時時檢視目標,針對環境改變做必要修正。應採目標導向,注重結果而不是過程,且賞罰分明。要達成目標需要很強的團隊,這需要用對的人來組成對的團隊。最後一定要非常關心部屬,他才會有向心力、使命感、責任心,達成目標。在達成目標的路上,需要克服逆境的能力(AQ)。
黃河明:身為大組織領導者,我們常以為重要的時間應放在策劃上,往往忽略人性化管理。領導者要拋開「管」的觀念,而是感化、激勵部屬,未來會有愈來愈多年輕人與高學歷者加入企業,如何感化他們?漸進式強化他們的人際互動力非常重要。而且,新的社會需要非常多專業分工,需要有熱情的人來一起達成目標,所以主管必須激勵員工足夠的熱情,本身也要有足夠的熱情。
我進資策會後馬上修改章程,讓員工有強烈的使命感,我發現,很多主管並沒有把自己想做的事積極告訴部屬。主管應該不厭其煩、一而再再而三分享自己的理想與使命感,部屬就會被感染,達成目標的機會就大很多。
張俊彥:管理是生物的、有機的,現在的經濟體已經跟以前不一樣,所以管理的整個思維與哲學正在變。因為有機,才有新陳代謝,每個細胞、每個人都在創造,台灣經濟體的社會、團體都在創造。
充分授權輔以關懷協助
我個人覺得,不論中階、高階主管,主管對部屬不應該管太多。充分授權非常重要,然後輔以很多的關懷及協助。授權之後就不管,會出問題。
達到目標,其實要面對時間的壓力,在最短時間完成最大成效,這是效率,是經營管理一定要做的。但是不要忘記,在21世紀的知識經濟上,需要創新,創新是不能有時間限制的,而且創新不是忙出來的。
朱博湧:中高階主管與團隊的關係,彼得.杜拉克有深刻的探討,他認為未來知識工作者的管理,就好像管理一個樂團,很多人演奏不同的樂器,每一個人都在做他的事情,又要非常和諧的一起運作。
黃河明:我們常看到,中階主管想要積極有所作為,但因資源不足或優先順序等問題而有挫折感,我個人的體會是,有時候跳出自己的部門或職位,假想自己是老闆,思考就會馬上不一樣,因為老闆有他的使命與目標。這是一個很好的練習,為什麼這件事從老闆的角度來看,會這麼難以決策?這時候,如果有人顧全大局,幫忙協調,他就是未來的領導者,因為這個人還沒有權力,就能夠用平行的影響力影響別人。
了解大師思想精髓
張俊彥:以彼得.杜拉克為師,最重要的是了解他的思想,而非管理的教條,去思考,才能得到他的精髓。
黃河明:我第一次接觸彼得.杜拉克是在惠普第一次當上主管的時候。後來真正打動我的,是在書店看到他的《有效的管理》,我買來仔細讀。我覺得,彼得.杜拉克歷經戰亂,對人類有敏銳的觀察,提出哲學的觀點,連邱吉爾都讀他的書,後來,他對創新、變革、後資本主義都提出見解,並預言社會將會如何發展。
杜拉克說,先要決定自己的使命是什麼,輕重緩急才會清楚。我們常看到許多人都會先從最簡單的事情開始做,其實,我們都錯過了一開始最重要的事情,而且,最重要的事情不一定那麼難做,可以切開來,每天作一點點,最後會水到渠成。
朱博湧:彼得.杜拉克鼓勵你把事情的先後順序排一排,鼓勵你最好早一點,比如7點去辦公室,把電話關掉,專心工作兩小時,然後再去開會。我發現,一天真正在做事的都是那兩小時,其他的時間做不了什麼事,因為一直會被打斷。所以,我們都在講時間不夠,很可能是時間管理不夠好。
【2004/12/09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