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2日 星期二

名家觀點》Airport與Airports

Airport 與Airports,好像只差一個字母,卻需要轉換,而且還可能是大逆轉。「大逆轉」一詞常見於運動競技的報導,往往其中一方似乎已經穩操勝券,居然被對 手於短時間內迅速超前,產生意外的結果。例如前年6月世界盃足球賽,日本對澳洲一役,日本隊領先58分鐘後,在終場前八分鐘內,居然被澳洲連進三球,戰果 翻盤。

再以去年9月洋基與紅襪三連戰時,洋基於第一戰至第八局仍以7比2落後,結果不想一局連得六分,反敗為勝。類此逆轉在其他場合,如政壇、訴訟、市場中也不時可見,衡諸台灣目前經建情況,確實也需要大逆轉,才有機會超越競爭對手。

元月的一個周末,英國Financial Times在不起眼的版面報導樟宜進軍中國的構想,乍看之下,也許讓人一頭霧水,位在新加坡的樟宜機場,要如何搬到中國?仔細一看,不是Changi International Air冲ort而是Changi Airports International (CAI)。CAI是新加坡民航局(CAAS)100%持股的子公司,與樟宜機場為CAAS的左右生財手。

CAI成立於2004年,為亞洲第一家仿英國BAA設立的公司,任務在投資國外機場、提供民航有關服務(包括機場顧問、開發及營運)及機場人員訓練等。三 年以來,成績斐然,透過與美商五五合資,已持有哥斯大黎加機場20年經營權的85%;利用同一方式亦掌握祕魯利馬及荷屬安得列斯機場30年經營權的43% 與51%。

至於顧問管理及訓練業務則以亞洲、中東為主,除青島、白雲、北京、成都、福州機場外,還涵蓋印度、阿聯、菲律賓、俄國等八國。根據金融時報報導,CAI在 未來三到五年內,將再投資7億美元,在區域內入股15個小型潛力機場,而在2007年除夕,CAI的執行長宣布已取得南京機場15%股權,並對未來區域布 局充滿信心。

以機場為例,新加坡清楚看到由樟宜飛到亞洲八大機場的時間,平均比桃園機場多兩小時,因此在策略上將Airport變為Airports,其步驟是先將本 身機場擴建符合長期需求,並予妥善管理,再以成功的經驗進軍海外,提供顧問或管理服務,甚至投資取得經營權,再回頭放眼區域布局,選定有潛力的中型機場入 股,鎖定區域成長的動勢。

反觀台灣,空有優越地理位置,卻缺乏整體機場發展政策規劃,不僅就松山機場放寬周邊容積管制,錯失未來升級動力;而且就國家大門的桃園機場,連擴建亦始終 蝸步難行。依據遠見雜誌2007年的調查,桃園機場是亞洲六大機場中唯一貨運量減少的機場,而客運量排名亦敬陪末座。報導中亦專訪朱立倫縣長,一句「改名 無法改運」,道盡他對航空城的期盼與失望。

最近縣府推動在立法院連署提出「桃園國際機場特別條例」,是提昇單點機場功能重要的一步,令人欽佩,而以新加坡經驗言,下一步應該是從Air-port到Airports的企圖心。運動上的大逆轉,並非單純運氣,需要戰略規劃以及平日紮實的訓練,經建發展也是如此。

在經建面,由Airport到Airports是新加坡的一項構想;在金融面,由Banks到Bank(合併)是台灣當局的一項構想。由分支機構言,台灣 其實沒有Over banking的急迫壓力,但由總機構及IT投資觀點看,符合市場機制的併購,應該是一項必要的選擇。

近數年的經驗顯示,國外已由同業的合併轉為異業合併,由國內合併進而跨國合併,由水平合併延伸為垂直合併,而台灣金融業亦如桃園機場,停留在第一階段的初 始點,加上金融需求大量外移,金融服務囿於兩岸政策等無法同步向外擴張,遂陷於困坐愁城的窘境。欲改變此一狀況,不僅需要策略上的大逆轉,也需要行為上的 大逆轉,更重要的應該是頭腦上的大逆轉。(作者是中信證券董事長,曾任合作金庫銀行董事長、財政部次長,熟悉金融市場實務與管理)

【2008/02/1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