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進丁
零售通路品牌在全球化浪潮下,一波波走出國門;它們就如一群巨鯊,游入汪洋大海,正要開始國際化的台灣流通業,有如一群在池塘中長大的中小魚,如何培養跳入大海的本事,而且不被這些巨鯊吃掉?
無國界時代來臨,零售通路品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也一波波的走出國門,中國大陸零售業門戶開放之後,這波浪潮益發洶湧,就連世界第一大的沃爾瑪,近十年來也積極進軍亞洲。
它們就如一群巨鯊,游入汪洋大海,正要開始國際化的台灣流通業,有如一群在池塘中長大的中小魚,如何培養跳入大海的本事,而且不被這些巨鯊吃掉?
歐洲的零售業者,由於本國市場不大,起步最早,腳步也最快。家樂福、歐尚、特易購及麥德龍,市場分布二、三十餘國,由東歐、美洲而亞洲,無所不在。也正因如此,在沉浸在龐大本土市場的美國零售業,尚未外出覓食之際,它們得以壯大,成為國際級的玩家及零售巨鯊。
歐洲零售業的經驗,不啻提醒市場更小的台灣流通業,國際化是必然,也必須的。問題是如何累積、練就國際化的本事與條件?
歐美流通業 攻日不克
不過,就連世界領導流通品牌的國際化,也非無往不利,它們在東歐、中南美洲、東南亞、大陸市場固然有不少成功經驗,在日本卻吃盡了苦頭,例如全球第二大的法國家樂福,2000年底進入日本,原本預計開出15家即可損益兩平,卻在今年初黯然退出。
沃爾瑪以併購西友超市的方式進入日本,但西友營運並未因沃爾瑪的加持,而有改善,最近三年連續虧損100多億日圓,其他國際品牌的大型店表現也不好。
分析原因,可能出在日本有深厚而頑強的獨特商流交易體系,歷史悠久的商社更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不是這些以規模取勝、習慣與供應商直接往來的國際大通路集團可以排除的,一味運用其他地區的「everyday low price商業模式」、無法因地制宜地調整或突破,就埋下了敗因。
日本業者 國際攻勢緩慢
另一個原因,日本原來就有很強的大型折扣商店(GSM)集團,如伊藤榮堂、永旺等,上述歐美流通業者經營的大型量販店,基本上與這些日本大型店區隔不大,所以難以施展開來。
反觀日本零售流通業,國際化腳步也不算快,成功經驗更寥寥可數,對於目前全球零售業關注的大陸市場,日本商社和流通集團也早已布局,如今更是大舉進攻,但相對於歐美流通業的積極拓展和表現,日本業者攻勢相對緩慢。以伊藤榮堂為例,進入時間和歐美量販業差不多,但僅在北京、成都日開出五、六家店,規模差距不小。
由日本、大陸市場外資零售業的表現來看,發展速度固然牽涉本身策略、條件,但當地市場的外在環境、條件,產業基礎建設、上下游資源,都是關鍵變數,不但為一個國家流通產業鍊發展歷程定調,也影響外來者進入的策略布局和成果。
由於大陸零售業以國營企業為主,批發系統不強,所以日本流通業在大陸仍堅持原有經營操作模式,伊藤榮堂就在大陸導入第三方物流,成立北京太平洋物流公司,為旗下的伊藤華洋堂大型店及7-Eleven服務。三菱為了所投資的Lawson登陸,也早早與良友集團成立良菱配銷。伊藤忠與頂新在上海合資成立頂通物流,也是為了旗下的上海全家。
日本流通業除了商流交由強大的商社或批發商,連金流、資訊流及物流,也幾乎由批發商統包,本身主要負責經營和商品開發行銷。
台灣營運模式 海外複製
相對的,台灣超商就「萬能」多了;不但與供應商直往,物流、資訊、金流,一切都自己來。即使有國外的技術授權移轉,但自行轉化、建置整套運作系統的經驗是很寶貴的。
這也是上海全家,能夠完全移轉台灣全家模式的關鍵,除了頂通負責物流,其他全部自己來。從這個例子也可看出,台灣流通業在國際化浪潮中的機會與優勢。
台灣流通市場規模,比歐洲更小,更需要走出去,過去這十幾年,國際品牌爭相進入台灣搶食市場,如今已到達「賣場過剩」(overstore)的局面,競爭何止激烈而已。如果未來十年還想有所成長,非跨出國際化的步子不可。
歐美、日本市場,對台灣業者遙不可及,其他亞洲市場及中國大陸則是台灣流通業可以發揮之處。關鍵在業者能否建立成功的台灣營運模式,複製到海外。這是產業發展必然的過程,也是由池塘小魚躍升為深海大魚的最佳途徑。
由小而大,由塘而海,首先要培養具備的是「跳躍升級」及不淹死的能力。跳躍的能力來自基礎架構與平台的建設、經營know-how與足夠的人才;悠游大海、成為大尾魚的能力,則要靠不斷的試水溫、測試、演練,快速的移轉複製及應變能力。最重要是要掌握機會,真正去做,畢竟只有在大海裡才知道大海與池塘的不同。
要在大陸市場存活,分一杯羹,可以先看看全球流通領導品牌的操兵策略和經營模式;沃爾瑪在廣州、深圳蹲點近十年,進行物流中心等基礎建設和大型店本土高階人才培養,目前全中國約45家店,多集中在深圳,顯示它在大陸奠基工程扎得很穩,採取由點而線而面的拓展策略,並不躁進。
進軍大陸 拓展點線面
家樂福、大潤發、樂購等,初期在大陸,都從台灣調了不少人才過去,也因此在大陸打下穩定基礎。台灣人才的經驗,對這些外資零售業大陸布局貢獻不小。
綜觀各國零售流通業,歐美以大型店見長,超大型購物商場更以沃爾瑪為首,日本則以超商業態領先全球,台灣流通業起步晚,市場又小,迄今沒有獨霸一方的業種,擅長華人消費市場的經營人才和經驗的輸出,是目前最大的優勢與價值。
雖說零售業是本土化的消費性產業,但大陸沒有成功的民營企業人才可以挖角,所以,台灣流通業在大陸發展,更需要由台灣人才親自移植台灣成功經驗,在當地複製並不斷測試調整,才能建立最佳經營模式。畢竟,經營人才本土化,才是國際化成功的重要關鍵。
日本全家當初評估是否登陸,即明確表示「如果台灣全家不去大陸,就寧可放棄」,這是因為他們看到日本Lawson在大陸八年,日本Lawson派員和中資夥伴一起經營,績效卻遲遲難以發揮。可見中日之間需要一個能夠移轉know-how的中介團隊,而這正是台灣流通業之所長。
(作者是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王家英策劃、整理)
【2005/05/2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