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精品品牌協會理事長、明基電通副董事長王文璨日前感嘆比喻,台灣的品牌發展現況是「世人皆曉品牌好,唯有代工忘不了。」 王文璨說,隨著代工利潤微利化,企業仍擴充產能輸出,毛利率持續下探。 發展自有品牌已刻不容緩,政府也投注大量資源輔導企業,但仍有許多企業態度保守,停滯不前,問題就在:大家都懂「該做」,卻不知「如何做」。 「發展品牌不能停留在想像階段。」外貿協會行銷專案處副處長曾漢壽說,台灣的產業結構完整,研發力與創新力不落人後,已具核心競爭力,就如一棵穩健的大樹,有了枝幹,卻缺少點綴的樹葉,那就是品牌。 台灣品牌 還有努力空間 根據2008年台灣國際品牌價值調查,趨勢科技(Trend-Micro)、華碩電腦(ASUS)、宏碁(Acer)及宏達電(HTC)等品牌價值都已超過10億美元,雖比起全球百大品牌仍有努力空間,但也顯示台灣品牌的未來機會。 經濟部國貿局與外貿協會共同推動「品牌台灣發展計畫」,迄今三年,已漸漸燃起產業界對品牌的熱情。 曾漢壽表示,計畫的主要精神可用「精、優、大、多」四個字貫穿,指的是台灣有許多大型及優勢產業,擁有創造世界級精品的絕佳能力,只要由政府扮演橋樑,協助這些優良企業站上國際舞台,再帶領中小企業跟進,達到品牌台灣成為多元品牌、百花齊放的境界。 他引用國外學者論點指出,國家的政治疆界已式微,取而代之是「品牌國家」概念,一國的經濟強弱,在於當地企業能否創造世界級的品牌;而一個成功的企業品牌,能發揮母雞帶小雞的作用,帶領更多公司躍上世界舞台,也打響國家名號。 「品牌是存在全球消費者的腦海裡,並與國家產生聯想。」曾漢壽指出,一個品牌的好壞,代表的不只是一家公司,而是一個國家的形象。 塑造國家品牌 帶動經濟效益 例如芬蘭的手機大廠諾基亞(NOKIA),以創新科技讓全球驚艷這個北歐小國的成就,紛紛前往一探究竟,這是單一品牌創造小國大品牌、新價值的例子。 相反的,國家形象強,來自該國的品牌,在全球消費者心中的印象自然不差,例如想到一流品質,就想到日本。 國家品牌議題已成熱門話題,各國都在努力尋找、發展優勢,提振國家形象,塑造國家品牌,帶動經濟效益。如馬來西亞、泰國大力發展觀光。 曾漢壽指出,國家品牌可從不同面向發展、形塑,如人物、觀光、文化產業、賽事與節慶活動等,只要每個人善盡其職,台灣很有機會在世界舞台發光發亮。 但邁開大步、實際行動前,要有長期、永續努力的堅持,才能享受到豐碩成果。元智大學教授許士軍指出,要有信心與堅持的毅力,品牌文化才會形成,精神貫穿全體,品牌才會活起來。 站在台灣、放眼國際,曾漢壽把近年參與國家品牌發展的觀察,寫成《讓台灣品牌站上國際舞台》一書,盼能為台灣的品牌發展歷程尋求新出路。 【2008/12/29 經濟日報】 |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品牌之鑰》精‧優‧大‧多 燃起品牌熱情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