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相信不會有人否認履行社會責任對企業的重要性。我們也都知道,不能光教資本主義的理論,還要讓學生具有社會意識與參與感。但是怎麼做? 以下例子,足以說明「怎麼做」比「知道要做」重要多了。2005年,美國通過保護動物法修正案,規定土地使用不得傷害受保護動物。這項法案立意雖佳,卻促使地主將土地變得不適合該種動物生存,如此自己的土地上就不會出現受保護動物,政府就不會干涉。 這種「乖張誘因」的例子不勝枚舉,活生生證實「徒善不足以為政」。 該如何誘使企業善盡社會責任?以台灣而言,國際化是非走不可的路。 首先,企業的競爭是力的對決。當社會責任成為企業的負擔,強迫企業盡社會責任,微薄的減稅或其他方式的鼓勵,往往只是聊備一格。但社會意識抬頭,環保團體力量夠大,企業就不得不面對。 台灣的環保與社會運動聲音夠大,但力道不足,必須得到政府認同才可以發揮對企業的制衡作用。 此外,運動也和政治意識型態瓜葛過深,喪失應有的獨立性。 反觀歐美社會運動,力量大到不只是讓企業攬上社會責任,更重要的是這些力量持續不斷,讓企業發現,與其規避,不如將社會責任融入公司決策系統。 如此,不僅可以與社會運動永續地勢均力敵,甚至可能因為接觸社會運動,發現社會責任帶來的商機。 許多人批評國際化,認為是資本主義國家進一步剝削開發中國家。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全面國際化事實上也將全球社會運動的資源帶入台灣。 其次,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是向下扎根的工作。二、三十年前,歐美管理學院就開始講授企業倫理;目前台灣有這門課的學校屈指可數。 企業倫理不僅是歐美管院的必修課,更將企業倫理、社會責任、生態保育、環境經濟學等主題,綜合成為「永續管理」新學問,範疇超越傳統的企業社會責任。 「永續管理」幾乎成為歐洲的顯學,例如全球首屈一指的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 IMD),就成立企業永續管理論壇;中歐工商管理學院(INSEAD)也成立永續研究中心。澳紐也不落人後,成立了亞太社會商業學會。 台灣許多管理學院正在推動國際認證,這其實就在無意之間,將企業倫理的概念引進國內。而隨著認證機構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要求愈來愈高,將間接推動台灣企業社會責任向下扎根。 (作者e-mail:shu@mgt.ncu.edu.tw) 【2008/12/03 經濟日報】 |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科技人文觀》以國際化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