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珮馨
客服中心概念興起,電話另一端不再是單純的接線服務,而是結合資訊科技平台,提供符合客戶需求的個人化服務。
「您好,很高興為您服務!」電話彼端傳來親切問候,一般人腦海立即浮現總機小姐的身影,從早到晚千篇一律盡是接電話、問候、轉接……。
傳統觀念下,不管是總機或客服工作,都是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工作內容單調乏味、少有升遷機會,績效獎金也沒份,尤其當人事成本越來越高,企業主精簡組織時,首先就拿客服單位開刀。
不過,隨著服務觀念的加強,客服中心(Call Center)的概念興起,電話另一端不再是單純的接線服務,而是結合資訊科技平台,迅速調出客戶的相關資料,提供符合客戶需求的個人化服務。
客服中心的概念約在20多年前,從國外企業開始發展。網際網路崛起,傳統的人工接線服務,必須重新思考一套更有效率的客戶管理,不但能有系統地處理客戶電話,更要連結所有資訊,進一步管理「知識」。
資訊科技的運用,也使得客服中心成為系統化的組織,除了接電話的人員,還要結合品質分析、市場分析、教育訓練等不同單位。尤其,邁入服務業時代,企業不能只是埋頭賣產品,還要傾聽客戶的聲音,客服中心也從過去的邊緣單位,一轉身成為瞭解客戶的重要管道。
企業的守門人
遠傳客服服務部副總經理袁興笑著說,老闆帶高級主管出國度假,公司照常運轉,但是萬一客服人員集體去屏東玩半天,「你猜今天晚報頭條是什麼?」客服雖是小螺絲釘,卻不可或缺。
客服單位就像守門人,市場任何風吹草動,客服人員最先知道。袁興回憶,遠傳有一次透過簡訊行銷,才剛送出,客訴電話立刻暴增,立刻就知道行銷策略失敗;有時,甚至產品還沒上市,消費者看到廣告不滿意,抱怨電話就上門,這些都是寶貴的市場訊息。
客服中心也開始擺脫單向的服務角色,除了提供最基本的服務,也開始積極扮演銷售角色,甚至和其他的業務單位一樣,努力衝業績、締造利潤。
逐步轉向利潤中心
「客服單位已經從成本中心,逐步走向利潤中心。」花旗銀行客服中心副總裁華心玲說,身為台灣最大外商銀行,花旗最早建置完整的客服中心,也是推動台灣客服革命的開路先鋒。
台灣客服中心發展協會理事楊致文,就是花旗的第一批客服人員。她回憶1992年以前,花旗只有五名客服人員、守著五部電話,鈴聲一響,大夥接得手忙腳亂。
但很快地,花旗開始推動客服中心轉型,率先推出語音服務,同時透過系統端的變革,結合品質管理的機制,積極走向客戶導向的服務。
過去,花旗不同的業務單位,各有不同的客服專線,造成客戶極大的不便,經過三到四年的內部整合,集中所有的客服業務,客戶只要記住單一號碼,就能獲得所有的服務。
語音服務系統也不斷技術精進。去年開始,花旗的語音系統會自動調整,把客戶常使用的選項往前挪,避免客戶拿著話筒聽很久,還找不到人的困境。發生危機事件時,也透過語音系統,主動告知客戶最新情況,減少客服人員的負擔。
客服部門 主動出擊
傳統認為客服中心沒有自己的「產品」,花旗打破這項迷思,客服人員也開始主動出擊、創造業績,掌握每一通客服電話,把產品送到對方手上。目前,除了基金申購和贖回,客服人員什麼產品都賣。
過去客服人員單純提供服務,現在加上銷售工作,如何掌握關鍵時刻(moments of true),適時滿足顧客需求,成為一門重要的學問。華心玲舉例,客人打電話詢問匯率,很可能即將出國旅行,客服人員就要順著話題,主動提供旅遊支票、旅遊保險的服務。
投入十幾年的努力,花旗客服中心終於成功轉型,從花錢的單位蛻變成賺錢的單位。華心玲含蓄地說:「假設去年賺了一塊錢,今年就是賺兩塊錢。」不但如此,客戶滿意度也跟著爬升,客服人員透過角色轉型,更能肯定自我價值、增加對企業的向心力。
客服外移 講求原味
隨著國際化的浪潮,許多企業開始向海外,尋求更低廉的人力,減輕客服中心的龐大人事支出;語言也是重要考量,印度人和菲律賓人英文能力強,自然成為歐美企業外移客服中心的首選。
於是,英國某家銀行的客戶一通電話,立即透過網路傳到千里遠的印度,訓練有素的印度客服人員隨時待命,回答任何疑難雜症。為了營造「原汁原味」的情境,總公司往往要求客服人員,操持標準的英國腔,工作環境也要維持寧靜,以免引發客戶不悅。
相較而言,人力低廉、語言相通的中國大陸,自然成為台灣企業減低客服成本的選擇,口音相近的廈門地區,往往成為台灣客服業者外移時的優先選擇。
不過,推動完整的客服中心是一筆大投資,台灣客服中心發展協會理事長簡志誠估計,陽春型的客服座席,至少要花20萬元,企業如果要自行建置,動輒要花上千萬。
建置精密作業系統
「要花錢,沒有白吃的午餐!」袁興劈頭就說,尤其現代化的客服中心,必須搭配精密的資訊作業系統,軟體體設施非常昂貴,絕對不是一般中小企業負擔得起。
也因此,國內自行建置客服中心的企業不多,主要集中在電信、銀行及壽險業,也就是客服需求高、組織規模較大,有能力負擔自建成本的企業。多數中小企業會選擇租用客服設備,或者乾脆外包給專業的客服業者。
客戶資料的性質,也是影響企業自建或委外的因素。自行擁有客戶資料的企業,比較有能力自行建置客服中心,尤其是銀行、壽險等行業,客服資料的機密性高,自然傾向於自建客服中心。
相反地,缺乏充足的客戶資料,通常會委託專業客服公司,例如民營電信業者剛起步時,就必須透過委外建置完整的客服系統;其次,獨立的專案或業務,例如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特定產品的電話行銷等,也會透過部分委外的方式,減輕企業的成本負荷。
不管是自建或委外,確保客戶資料的安全,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不少企業擔心客服中心委外,豈不是把客戶資料公開送出門?也因此,專業客服公司無不設計各種管制機制,例如簽訂保密協定、實施個別門禁管制、禁止客服人員輸入資料等。
不過,台灣客服總經理邱登崧卻持不同觀點。邱登崧認為,不管是自建或委外,都會面臨客服成本的壓力、客戶資料保密等問題,有時候直接委外,反而更能控制預算上限,也更能達到客服的品質,因為「要求外人絕對不會手軟!」
【2006/01/0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