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偉雄
所謂「情感的經濟」,亦即意味所有的經濟產出(商品或勞務)不再以「功能」和「價格」等傳統經濟學的理性算計為重心,轉而聚焦於「共鳴消費者的情感」、「產生顧客難忘體驗」,並達成「使用者創造理想自我」的美學價值。
這轉折並非意味品質、功能和價格不再重要,而是當這些理性因子成為企業界共有的「管理常識」後,便不再能產生差異化的力量。此時有遠見的企業,便會朝向商品的「情感價值」來競爭,透過新理念與工業設計,改變產品外觀和使用程序,為商品打造出一種內在哲學式的精神意象。
情感經濟 要能共鳴
當消費者「消費」產品時,並非無意識地「消耗」某一無生命的物件,而是參與一場有感動、有認同、神采奕奕的「價值結盟」運動──當商品能召喚消費者情感,它便驅動了需求,比任何一種差異化策略都有力量。
表面上看,這是一種更省力的經濟,因為塑造「情感認同」的過程,不會受制於資源的「有限匱乏性」,不像「售價」只有一個最低價,「情感的經濟」可以無數多、無限深,任何品牌都可以創造出自己的「情感部落」。
但深層看,「情感的經濟」卻最困難,這困難來自企業如何「共鳴探索」大眾消費市場的能力,研發者必須忘掉自己高高在上的優越位置,用感性而非理性,來和消費者共同漫遊;另一困難來自消費者「喜新厭舊」的方便性,當物種多如繁星,每一種商品哲學都必須接受時尚的考驗,只有極少數內在哲學夠深、夠遠的商品,才能耐得住流行潮流的沖刷,成為真正的贏家。
好設計 要心意相通
賈伯斯為這謎樣的企業經營策略,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解釋:「設計是個有趣的字。有些人認為設計代表外型看起來如何。但是如果深入思考,它實際上代表的是『如何運作』。要設計出好東西,你必須『抓得住它』,你得與它心意相通。」
這樣的想法,並非他1997年二度回鍋出任蘋果「臨時執行長」後才有的,事實上,「情感的經濟」理念,一直貫穿著賈伯斯的一生。少年時代,他便因「邊緣人」的身世(養子),顯得不合群,但時時探究自己起源的心,以及所受的折磨,也使賈伯斯擁有異於常人的感性,他比同年齡的人更知道哪一種演說能「震撼人心」,哪一種科技產品會因無人能說分由的情感魅力「改變世界」。這也使得他創辦蘋果電腦的那一段創業史,其後演變成他和「理性的經濟」舊社會龐大勢力的拔河鬥爭,導致他被逐出董事會,甚至被趕離公司。
在科技業於矽谷發出嫩芽、理性主義至上的1970年代,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因為空有一腦子「設計新東西」的理想,卻不能說服大部分同事,或爭取到研發資源,自然只能以失敗收場。(中)
(作者是《數位時代》雜誌總編輯,本文為臉譜出版《i狂人賈伯斯》導讀推薦)
【2005/11/1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