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3日 星期日

海外取經》一場團隊遊戲 一場震撼教育

■ 李珮瑜
參與柏克萊加州大學Haas商學院與交通大學EMBA合辦的暑期課程,深覺獲益良多,在團隊合作方面體驗尤深。
Laura Kray教授在課堂上利用猜謎遊戲,讓我們體會到一個團體從開始運作,進而達到完美運作,其中的複雜度實在不可小覷。
團隊遊戲 測試團體合作
遊戲規則如下,我們20人一組,教授先敘述五個人的個人資料,包括從事何種職業、養了哪些寵物、駕駛何款車子、住家旁住著哪位鄰居、住家種了哪些果樹等等,當然他不會揭露所有的資訊。接著宣布謎題,例如開著卡車的人是誰?家中種了櫻桃樹的人又是誰?
這些資料都剪成一片片小紙,一片小紙上至少寫了上述一至二項資訊,每人拿到一張,但每項資訊對於解謎不一定有用,每個人所拿到的小紙不可以揭露給其他組員,只能經由大聲朗誦讓其他組員知道資訊的內容,遊戲時間約為25分鐘。
其實這種遊戲在類似讀者文摘的雜誌上刊載過多次,智能中上的我至多花七分鐘就能獨力解出謎底,而且一次就完全答對,但是來自各方菁英的的20名EMBA學員組成的團隊,情況又是如何呢?
選領導者 花不少時間
首先,團隊領導者的決定,大概就用掉三至四分鐘的時間。在領導者經由共識產生前,有人希望立刻將資訊串組起來,有人對於串組的方式提出不同意見,有人要求他人不斷朗誦紙片上的資訊。事後逐一回想,在領導者產生之前,這段時間每人所作的努力其實都是徒勞無功。
因為沒有領導者排出解謎的次序、分配每人負責的工作,大家縱然提出不少資訊和意見,但資訊都是零散的,意見大多是矛盾的,對在時限內達到正確解謎的目的,幫助甚小,幾乎近於零。
當領導者浮現後,我們藉由每個人先朗誦手中資訊,知道謎題有二道,也對於整個故事情節有了模糊的印象。其次,透過七嘴八舌的爭議後,我們決定以組成小組的方式,解出謎底,而小組的組成是以手中資訊皆提到某甲、或藉由他人的資訊知道我手中資訊也是指某甲的人組成「某甲組」,同理組成「某乙組」到「某戊組」,當然也有無法歸類的人。
煞費周章 只答對一題
此時,我們已經歷冗長的意見表達與整合過程,耗費勞力精神甚巨,因此決定再細分小組後,我們都以為找到正確且快速解題的捷徑。
我們卻忽略了無法歸類的人握有的資訊,有些固然是無關解謎,但有些是描述某甲到某戊彼此之間相對的住家位置,這有助於校正每一小組尚未發現的錯誤。可惜的是,我們在此花費了大量時間,未能以相對住家位置來偵錯,因此最後只正確解答一題。
20位菁英花費25分鐘的結果竟是如此,這是我從來沒料想到的!教授在此帶入課程主題:或許我們只達到潛在團隊的程度而已。
團隊發展五階段
依據Katzenbach & Smith二位學者的理論,團隊的發展可分五個階段:一是工作團體。即在一個組織中,許多人從事共同或不同性質的工作,每位成員皆以追求自我的最佳表現為目標,彼此間並無合作或責任的關係。
二是假團隊。指已組成團隊,但不具任何具體目標與需求,有團隊之名而無團隊之實。這個階段的團隊,績效可能比工作團體還低,無法發揮團隊特性。
三是潛在團隊。已具有具體的目標與需求,甚至已有些許成果,亦即團隊已具提升績效的企圖心,但成員間仍缺乏密切的合作關係與強烈的責任感,因此只達到工作團體的層級而已。
四是真實團隊。已具有相當程度的成果與績效,成員間亦具高度的責任感與練達的工作方式,到達這個階段,團隊的績效與品質已大幅提升。
五是高績效團隊。已達到團隊整體績效表現的巔峰,成員配合度十足,衝突與阻礙降到最低,能發揮最佳的表現。
藉由遊戲實驗,再接觸上述的團隊理論,讓我更能體會學術理論的精妙所在,進而了解實際操作時所應具備的見識、策略與步驟。期待有機會再與同行組員玩一次團隊遊戲,會有個不一樣又出人意表的結果。
(作者是交大EMBA研究生)
【2005/11/1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