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5日 星期一

智慧富翁》找回自主權

愈來愈多歐美人士提倡「慢食文化」,嘗試扭轉速食文化。

慢食的廣義定義,不只是吃得慢,而是盡量享受「吃」這件事。吃得好不代表花大錢,而是認識自己所吃的食物,無論是來源、烹調方式、如何才能發揮食物的最大效用。簡單地說,「慢食」要我們對「吃」這件事心懷感激。

但在這汲汲營營的社會,大多數人有時會不自覺地放棄「吃」這個最基本的個人自主權。我認識一位所謂的成功人士,他非常自豪地說,自己從來不重視「吃」這件事,他可以從早工作到晚,肚子餓就隨便抓點東西填肚子。他也要求員工和自己一樣。

因為賺了很多錢,他隨時都在找機會炫耀財富。上餐廳,他會大聲地要求經理拿出最貴的紅酒,而且開瓶後立刻大口喝掉。換句話說,不管食物好吃或難吃,貴或便宜,對他來說,只是一種手段或工具而已。

從積非成是的角度來看,這位成功人士肯定是雜誌的封面人物,他的炫耀指數應該是眾所羨慕與嫉妒的。但是從簡單的生命本質來看,他的生活品質指數應該是非常低的。

所以,我自作主張地提出兩個慢食文化的定義:

保有好好飲食的自主權:如果連簡單而賞心悅目地享受餐飲的場所與時間都沒有(勿須昂貴華麗,只是輕鬆專注),你只能算是一個悲慘的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說「吃飯皇帝大」,真是有智慧。

盡量認識飲食:許多所謂的社會名流,認為花錢買最貴的紅酒就是享受。但若選一瓶過得去的紅酒,然後將這些名流的眼睛矇起來,恐怕他們也喝不出來1,000元與10萬元紅酒的差別。

認識飲食,是認知世界之大與萬物之豐盛美好。一根蔥在最好的時刻放到某個湯頭裏,立刻變成人間美味。一滴橄欖油,在最好的組合裏,可以讓魚片成為驚世佳肴。在自己的預算裏好好的用餐,就是「慢食文化」的真諦。

其實,不只飲食方面需要找回「慢食文化」的美好,生活的每一個層面都可以向「慢食文化」看齊。

想想看,科技進步提供我們更多方便,但很奇怪,我們卻愈來愈忙碌?

通訊科技日新月異,我們卻感覺愈來愈無法和別人溝通,愈來愈孤單?

各式各樣的娛樂充斥在我們周圍,但我們卻看到更多的憂鬱症者,以及愈來愈多的苦悶與頹喪?

找回自主權,精細地去認識自己所做的事,不要每天忙碌地找樹,卻看不到自己早就在森林裏了!

(作者是美國多元創投、遠盟康健服務董事長,亞洲智富基金董事;Blog:www.wjtalk.com/boblin、email: happyboblin@yahoo.com)

【2008/09/1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