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朱文儀】 追求永續成長,一直是企業的核心價值。然而,成長策略應該遵循哪些原則?高成長是否一定導致高獲利?成長的軌跡應該如何設計?是逐外部環境而居?亦或繞行固有的核心能力?當成長策略將公司帶向多角化與集團化時,做為母公司,又該如何為轄下的子公司增加價值? 這些問題,50年來一直為實務界與學界所關心。事實上,整個策略管理的學術領域,可以說是源自於此。 好好檢討BCG矩陣 談到管理多角化集團企業,我們自然而然會想到名氣響亮的「BCG矩陣」。這個於1960年提出,40餘年來幾乎攻佔所有管理教科書版面的知名理論,事實上也是推波助瀾導致1970到1980年代歐美企業過度多角化的關鍵元凶之一。 BCG矩陣將母公司視為投資者,大玩平衡組合的遊戲,強調母公司的唯一任務,就是在四種事業部門之間作資金挪移的動作。仔細想想,這當然有違一般人的管理常識:難道公司高層存在的目的,不是為每個單位創造附加價值,從研發、物流、生產到銷售,全面提升其品質與管理效率嗎?海斯內與馬洛似乎忘了身為高層的意義何在。 即便如此,若以BCG矩陣來分析薩根,仍可明顯看出海斯內與馬洛的錯誤,薩根沒有任何明星事業!唯一可望成為明星的是阿賽爾,只要中國與東歐的市場真如克瑞森的預測成長,阿賽爾就是薩根的明日之星。培養明日之星需要資金挹注,而海斯內與馬洛要求阿賽爾放棄執行中的擴充計畫,去拯救問題重重的賽柏倫,這是否正確? 從1980年代多角化併購泡沫之後,管理學界檢討BCG矩陣的聲浪就不曾歇止,其中有幾個觀點適用於薩根。首先,成熟企業一定沒有前景,需要放棄嗎?想想前兩年紅遍全球的藍海策略。馬戲團、鐘表等行業,算不算成熟事業?太陽馬戲團與Swatch的例子,證明了成熟市場大有可為。 其次,過去十年管理學界提倡的資源基礎與核心能力觀點,強調多角化成長軌跡務必遵循「資源共享」與「技能移轉」兩大原則。對照3M的所有產品在黏著與薄膜塗裝這兩個核心能力的共享,薩根將導彈的噴塗技術應用到廚房爐具上,算是核心能力共享嗎?第三,全世界的公司在1980年代都學到一個寶貴教訓:資本市場是最有效率的資金分配者;任何好的企業策略,都應該能夠讓子公司募集到所需要的資金。如果賽柏倫的成長不具市場性,華爾街持負面評價,該策略還應該用內部資金來支持嗎? 儘管所有的學術研究都指向一個事實:非相關多角化與併購摧毀公司價值,然而,當代企業的垃圾堆裡,仍凌亂躺著無以數計只求成長、卻罔顧公司利益的失敗案例。 看看併購失敗率 波特的研究指出,超過六成的併購案是失敗的,而非相關多角化的併購,失敗率更高達74%。班聯合企管顧問公司在研究過1500家公司之後指出,一個公司所做的最危險策略,就是偏離自己的核心;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公司,每年成長達8%,同時還能賺回資金成本。一言以蔽之,公司不可能只專注成長,卻忽略了最終是否能夠獲利。 薩根的困境,反映出專業經理人的管理兩難。身為MBA出身的專業經理人,即便馬洛對上述論點知之甚詳,他能否挑戰身兼大股東、董事長與CEO的海斯內?當理念不和時,也許馬洛應該慎重考慮個人的去留問題。何其幸運的是,我們都不是馬洛,可以放心大談所有的可能性,這就是個案分析迷人之所在。 (作者是台大工商管理系暨商學研究所副教授) 【2006/10/29 經濟日報】 |
2006年10月29日 星期日
觀點評析》成長與獲利的取捨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