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5日 星期二

Sony執行長史川傑 要發揮局外人的敏銳

■ 廖玉玲
第77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前夕,史川傑(Howard Stringer)忙著穿梭在好萊塢的各種慶功宴場合。某天晚上他突然接到上司出井伸之的電話,他以為只是例行的公事交辦。沒想到這次交給他的,是整個Sony公司。
史川傑和妻子討論一會後,隨即答應接下Sony執行長重擔。即將卸下執行長的出井伸之說,史川傑擔任Sony美國音樂和影片部門負責人期間,表現大家有目共睹,所以他欽點63歲的史川傑為接班人。Sony已是全球知名的品牌,「管理階層不必一定要是日本人,」出井伸之為他的決定如此辯護。
今年67歲的出井伸之,是Sony第一個非工程背景出身的執行長。在Sony任職的十年裡,他運用自己的行銷專長,把這家消費電子公司重塑成一家媒體公司。
非工程背景出身
史川傑也不是工程出身。他出生於威爾斯,在牛津大學拿到現代史學士和碩士學位。畢業後到美國從事新聞工作,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一待就是30年,從執行製作一路做到新聞部總裁。七年後,科技業蓬勃發展,他毅然決然離開CBS,加入有線電視網Tele-TV公司。1985年歸化美國籍,1999年最後一天,受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策封為爵士。
1997年,出井伸之聘請他進Sony;當時Sony正力圖從哥倫比亞影業公司的挫敗中站起來。起初,史川傑僅負責管理公司旗下一個結合電影院和大賣場的資產,未直接控制音樂和影片兩大部門。這兩個部門彼此獨立運作,且直接聽命於東京總部。朋友曾勸他放棄這個工作,但他堅持不懈。友人萊克說:「只有史川傑會接受沒有人聽命於他的職務。」
掌握財務有一套
史川傑會安排出井伸之參加諸如世界經濟論壇的大型會議,也邀請他參加紐約個人餐會的小型聚會。史川傑不會說日語,但認識他的人都表示,史川傑能和每個人打成一片。
前Sony電影娛樂公司主管凱利說:「在我看來,你能和出井混多熟,他就能和出井多熟。他是唯一一個能同時掌握日本人和娛樂事業的人。」
不過公司的財務表現,應該才是他獲擢升的主要因素。去年第四季Sony整體營業獲利中,電影事業占13%。美國事業部的表現,也優於日本。占整體營收近七成的電子事業,對營業收入的貢獻僅36%。
前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當家主播丹拉瑟形容,史川傑簡直像「大草原上的狼,能分辨誰要來,誰有潛力。」也由於知覺敏銳,史川傑早已嗅出東京總部即將出現人事大地震。熟悉內情人士表示,今年元月,出井伸之鼓勵史川傑在管理階層會議上大鳴大放。史川傑就在會議上大膽點出:「Sony的問題在管理,而非產品設計。」
史川傑認為,出井伸之選他為第一位出任Sony執行長的外國人,也是欣賞他在美國做事的方式。「我認為,到後來他覺得,一個『局外人』也有優勢。」
接受美國「新聞周刊」訪問時,記者詢以要如何善用自己局外人的優勢,史川傑說,必須要做正確的事情,如果「太仁慈,最後反而會害死一家公司」,如果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是要拿出魄力,「我很高興成為那個白痴外國人,也會負責到底。」
接受下回合挑戰
讓外國人接掌Sony,等於是日本企業的最大膽舉動。大部分日本公司的董事會和管理階層,都是終身僱用的老臣。他們能爬到這個位階,靠的多是對公司的忠心,而非本身的創意。
除了外國人的身分,史川傑的經歷背景也有人質疑。倫敦太平洋大學基金經理人羅伯特說:「史川傑是媒體人,他一輩子都在處理內容的事情。」
史川傑辯稱:「我不是音樂家,但我經營一家唱片公司;我不是演員,但我和好萊塢打交道。」
明年是Sony創業60周年,出井伸之先前大膽提出名為「轉型60」(簡稱TR60計畫)的計畫,希望經由新產品和降低成本,提高公司獲利,不過目標並未達成。
標準普爾公司駐東京分析師楊約翰說:「史川傑成為執行長,不代表我們就可以期待獲利會出現重大轉折。我認為史川傑會和出井伸之面臨一樣多的問題。但在改變這方面,Sony已主動出擊,這是件好事。」
打過越戰的史川傑曾說:「我有點愛冒險,這是當初刺激我到美國接受挑戰、讓我闖下這些禍的那種衝動。」現在他要接受另一回合的挑戰。(綜合外電)
史川傑小檔案
生 日:1942年2月19日(雙魚座)
出生地:英國威爾斯卡地夫
學 歷:牛津大學現代史學士、碩士
【2005/04/0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