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朝雄
全球化布局不僅為了更接近當地巿場,也是因應競爭壓力的策略作法,生產能力、技術能力與海外人才是三大要件。
為了服務國際性客戶,在五大洲建立據點,全球接單並就近提供服務,縮短交貨時間,迅速回應客戶需求,已成為企業因應國際化潮流的普遍作法。台灣是海島型國家,不走全球化,企業很難永續經營,尤其是製造業,以外銷為主要營收來源,全球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超級小刀」及一系列文具事務用品起家的順德工業,已有51年經營歷史,20年前憑藉既有的技術基礎,成功進軍高科技產業,生產各式半導體導線架,近年更跨足汽車用半導體領域,高科技產品已占營收65%。
追求最大效益的布局之道
全球化布局不僅為了接近當地巿場,也是因應競爭壓力的策略作法。過去,有訂單才準備出貨,但是,現在強調更好的服務,提貨方便性、履約交貨速度,都成為買主評估的重要因素。
例如,我們在馬來西亞與中國大陸設廠,除利用當地充沛人力資源,還考量利用關稅優惠來提升產品競爭力。此外,我們在日本、荷蘭設有發貨中心,能以最快時間滿足巿場需求,縮短交貨時程,並提升客戶滿意度。至於半導體產品,則針對客戶需要,就近成立發貨倉庫,提供現地化供應的服務,讓客戶可隨時就需求進行溝通。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歐美等地據點,都是直接雇用當地的資深經理人負責第一線業務拓展,因為他們能真正掌握當地巿場文化與人脈,推展業務事半功倍。相對地,台灣總部扮演從旁協助角色,除延續並強化本身技術能力,更積極爭取國際大廠訂單。
不可否認的,進行全球化布局時,我們也曾面臨許多難題。例如,某家客戶是歐洲汽車廠主要半導體元件供應商,在北非設廠,我們的北非服務團隊得用法文和他們溝通;另一方面,我們主要的材料供應商則來自日本,雙方團隊初期會因語言隔閡、文化差異而溝通不良。此時,須居中協調,建立標準機制,才能發揮最大力量。
生產、技術與人才的國際化
全球化布局的三大要件,是生產能力、技術能力與海外人才,中小企業可以先從改善本身的不足之處著手,如設備、架構、技術。接下來的挑戰,在於財力充足與否,海外設點投資很難在一、兩年內回收,要先有精準的分析與評估,才能付諸行動。
我想強調的另一個重點,就是要先有人才,才能進行海外布局。經驗顯示,海外布局失敗的原因,七成來自於人,培養獨當一面的人才,實屬必要。順德選派台籍高階幹部長駐中國大陸,在歐、美、日則是培養當地高階主管。
適時適地靈活調整布局策略,也是確保全球化效益的關鍵。例如,半導體導線架業過去為迎合客戶需求,都會儘量選在客戶附近設廠,但隨著高科技產品毛利率快速下滑,改設製造中心成為主流趨勢,也就是「製造集中化」,以達到經濟規模,降低製造成本。
不過,全球化的目標並未因此改變,運用資訊科技運籌帷幄,做好物流控管,就可在產品、成本與品質最有利的條件下,滿足客戶的需要。至於市場銷售與服務,應儘可能「當地化」,以貼近當地巿場的需求。
(作者是順德工業董事長,林貞美整理)
【2005/04/07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