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8日 星期二

東亞復興與區域經濟整合

【經濟日報╱孫震】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追求經濟發展,東亞是成長最快速的地區。東亞各國的經濟發展可分為三波,第一波是日本。日本經濟於戰後迅速復興,人均GNP於1963年趕上「已開發國家」當時人均GNP最低的義大利,而於1964年成為所謂「富國俱樂部」OECD的一員。
第二波是南韓、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四小龍」或「四小虎」和緊追在後的東協(ASEAN)原始會員國之中的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1993年,世界銀行出版《東亞奇蹟:經濟成長與公共政策》(The East Asian Miracle, 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將這七個「經濟體」和日本並稱為「表現優異的亞洲經濟體」(High Performing Asian E-conomies),或可譯作「亞洲八傑」。從1960年到1990年代初,「八傑」的人均產值年成長率是東亞其他國家的二倍,南亞和拉丁美洲的三倍,非洲大陸的五倍。
1997年,國際貨幣基金(IMF)將四小龍和以色列從「發展中經濟」提升為工業國家,並將工業國家改稱「先進經濟」(advanced economies),目前世界上共有30個先進經濟體。然而同年「東亞金融危機」於7月從泰國開始,席捲東南亞各國,並重創南韓。唯這些國家經過短期調整,進入21世紀後,不僅恢復成長活力,而且體質較過去更見健全。世界銀行於2001年出版《東亞奇蹟之再探討》(Re-thinking the East Asian Miracle),由Joseph E. Stiglitz和Shahid Yusuf主編,對「奇蹟」加以肯定。
第三波是中國大陸。中國大陸於1978年「改革開放」,從過去的中央計畫經濟,逐步走向自由化,經濟迅速成長。1981-90年GDP年成長率為9.1%,1991-2000年達10.2%,近年都在10%以上。目前「國民所得毛額」(GNI)按美元計算排名世界第四,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則僅次於美國而排名第二,對外貿易排名第三。由於經濟規模大、成長快,近年超過美國而為世界經濟成長最重要的動力。
1997-98年之東亞金融危機主要由於:(1)東南亞國家經濟成長過熱,外資大量流入,特別是短期資金,投資浮濫,投資之實際邊際報酬率已成負值,但為樂觀之信心矇蔽,視而不見;(2)外匯準備不足,匯率缺乏彈性,金融制度不健全,缺少嚴格監督,銀行貸款過分膨脹;(3)1996年若干產業已呈供過於求局面,1997年外資撤出,資金緊縮,企業紛紛倒閉,金融系統無力因應。1997年以前的五年之中,大約有2,000億美元外資流入東亞新興國家,其後二年有1,600億美元流出,經濟瞬間緊縮。
今年東協原始五國經濟成長大致已恢復金融危機前舊觀,唯在世界經濟排名,2005年仍較1997年落後,尚需繼續追趕,唯有南韓從1997年之第53晉升到2005年之第49。
東亞各國經濟近年的良好表現,一方面由於金融危機後內部經濟體質改善,特別是金融體質之改善,另一方面則應歸功於區域經濟整合成功。2005年東協原始五國之平均資本貸款比提高至15%,利息差距擴大至4%,不良貸款率降至適當水準,一般公司之資產負債情形健全。東亞之負債股本比從金融危機前之90%降至50%,銀行制度日臻健全,流動性充分,金融大環境外匯準備豐沛,匯率隨市場變化保持彈性。區域內貿易較區域外貿易增加快,49%之出口係至區域內國家,55%之進口係自區域內國家,反映東亞各國通過區域內之分工專業、提高效率而成為世界工廠。區域內所有國家對中國出口之百分比都增加,中國對區域內各國出口之百分比則減少;中國以對歐盟與美國之出口擴張,帶動東亞各國的出口與經濟成長。
根據2007年世界銀行之《東亞復興,有助於經濟成長之觀念》(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 Ideas for Economic Growth)之分析,東亞在世界貿易中的百分比,1970年代占10%,2005年達25%,歐盟佔30%,而北美自由貿易區只佔20% 。至於東亞在世界GDP中的百分比,目前約為20%,西歐與北美各占30%。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東亞占世界GDP之百分比,1820年曾達40%,19世紀中葉被西歐超過,20世紀初被美國超過,1950年降至11.4%,目前已超過西歐和美國。假定世界GDP仍按過去30年(1975-2005)3.5%之平均成長率增加,而東亞經濟按5.9%之成長率增加(過去30年為5.6%),則東亞可於2025年恢復其歷史高峰之40%。
台灣如不能及早融入東亞區域經濟,恐怕只有在鄰近各國經濟成長之意氣風發中「斯人獨憔悴」。
(作者是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元智大學名譽講座)
【2007/12/1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