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蔡翼擎】
「發現了嗎?愈來愈多企業視社會責任為使命,產生變革;愈來愈多組織使公益與獲利兼具,獨具創新;愈來愈多個人以擔任志工為職志,樂此不疲。從產業經濟到生命社會,在融合與再造的過程中,轉化消極的失靈現象,成為積極投入的缺口,創新無所不在,我們持續關注…」
政大科管所「未來發生堂」的「社會創新與社會事業」系列活動,以感性的口吻揭開序幕。除了研討國內外社會創新個案,並舉辦「當社會創新變成事業」座談會,由政大NPO-EMBA召集人黃秉德主持,邀請政大校長吳思華、趨勢科技董事長暨若水國際創辦人張明正、大小創意齋負責人姚仁祿與談,探討社會事業的變革歷程與途徑。
台灣正走到亟待變革的關鍵點。姚仁祿表示,台灣是個能量很強,但沒有方向的社會,「表面上看來台灣處處顯得亂,大家不太守規矩,但深入觀察,台灣不是可以規規矩矩合奏交響樂的團體,台灣擅長的是爵士樂。我們不能用大陸型的思考來了解台灣,應該用游擊隊式的思考來了解台灣。」他指出,這是台灣的特質,也是台灣的創意能量所在。
然而,社會變革最大的障礙在觀念與心態的改變。姚仁祿指出,社會責任的承擔,是把「他不是我」的觀念,轉變成「他是我」的觀念;把「沒有(問題)」的認知,轉變成「有(問題)」的認知,這是社會事業的核心觀念。但把別人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來看待,不但違反基本感覺,更存在難以跨越的心智距離,需要每個人都用真正的眼睛來看,在心裡喚醒這個觀念。
他表示,工業化後,「愛拚才會贏」成為人們求生存的哲學,「他不是我」的競爭觀念深入人心,但「passion(熱情)的時代已經過去,變成compassion(同情)的時代」,唯有「他是我」的同情心,可以讓社會、生活更好。
張明正也表示,資本主義經濟模型的本質是「自由市場的效率」及「競爭」,包括管理大師杜拉克等管理學者都認為,企業的使命在創造價值,而這個價值主要是指股東所分享的價值。
這些觀念一直是張明正個人思考的基本假設,但最近他一直在思考:競爭是現代社會的本質嗎?企業為誰創造價值?在現代資本市場周轉率如此高的環境裡,究竟誰是股東?
思考這些問題時,他憶起看電影「辛德勒名單」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已竭盡財力救助猶太人的德國商人辛德勒,最後沈痛的把結婚戒指丟到火車鐵軌,並痛哭失聲,因為他認為,自己原本還可以用這隻戒指,多救兩個猶太人。
這個鏡頭對張明正產生不小的衝擊。回頭檢視,他認為自己的事業「毛利97%算得上是成功的,但有時仍不免感到空虛!」在以競爭為本質的資本主義市場闖蕩多年,他已在思考:passion是否應轉為compassion?這也是他把自己第一個社會事業取名為「若水」的原因,因為他一心嚮往「上上若水」老子「無爭」的境界。不過,他也半開玩笑的說,「根據以往的經驗,只要我動了emotion,事情往往會失敗。」
張明正認為,社會事業不易經營,不能只有compassion,更需要「反叛」的創新力量。若水國際對外招聘志工人才,並以網站開放的方式徵求社會事業的創新方案,探求如何把「創造社會價值」與「具競爭力的企業」連結起來。
雖然難度很高,但張明正表示,「自信化」是把毛蟲變成蝴蝶的唯一途徑。他以美國金恩博士名言「我有一個夢想 」為例指出,願景的重要性,遠超過議題的正確性,金恩博士不會說「我有一個議題」,議題的正確與否有爭議空間,但訴諸人類基本價值的夢想、願景可以毫無爭議的感動人心。
吳思華指出,社會事業是指能使社會活動持續存在的機制。在經濟運作中,企業對社會有不少貢獻,如創造就業、增加稅收作為社會移轉支出的來源,但企業若直接介入解決社會問題,則有「對社會問題的認知」、「熱情的持續」等瓶頸。跨越這些瓶頸,社會事業必須是「企業機制」與「社會價值創造機制」的有效結合,換言之,社會事業必須具有與企業運作不同的差異性或超越性。
他表示,在經濟體系內運作的企業,「面貌能夠清楚的被描述」,不論從事交換或交易活動,耗費成本、交易過程都很清楚,向金融體系借貸也須按市場的標準作業流程,這也使得交易成本較高;但社會事業若善意、目標清楚,便可以用「社會交換關係」替代「交易關係」,降低交易成本,這是社會事業創造社會價值時,不同於企業運作的超越性。例如,爭議頗大的直銷運作模式,便是利用社會交換關係來降低交易成本,但背後的價值目標卻說不清楚。
社會事業動用龐大的社會交換關係,除了清楚的目標之外,也必須具備更高的使用效率,應不斷觀察可動用的社會資源、重新賦予意義、提高所創造的價值。例如,陽光基金會把原本無法從事價值活動的受助者變成有用的生產者,便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同樣的,在少子化的趨勢下,社會事業也可以思考:如何有效利用閒置的小學教室來解決現有的社會問題?這過程中,需要精心設計供需兩面交換資源的機制,社會事業才能達到創造價值的目的。
愛拚才會贏,拚過頭卻不免空虛!醒醒吧,企業要有承擔社會責任的胸襟,懷抱「他是我」的同情心,在競爭中看見感動。
我有一個夢想:有朝一日 企業勇於改變,整合資源,創新企業價值,更連結社會價值,做出正向回饋。
如何建立機制?誰來建立機制?「關鍵在改變!」姚仁祿以媒體為例,1990年多數平面媒體已發現產業發展出現重大問題。當時紐約時報發行人接受專訪,被問到「五年後會如何」時,居然表示「我不知道,也不在乎」,整個平面媒體產業沒人願意面對,沒人重新思考「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平面媒體為顧客創造的價值應該是什麼?」擔任過華視多年董事,並經營大愛電視台八8年的姚仁祿表示,這樣的產業如何不衰退?
張明正也認為立即行動最重要,而且應人人參與。他表示,「就是你和我」,每個人都要有阿基米德「給我一個槓桿,我就能移動整個地球」的精神,以自己的核心能力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事情、找出「連結供需兩面的創新方法」。
從企業經營者的角度思考,他認為經營者除了創造利潤之外,也應檢視企業為附近的社區創造什麼價值?如果都能如此推己及人,把企業價值和社會價值連結起來,「就可以摸蛤兼洗褲了!」他認為這是最具體而持久的做法。
吳思華則指出,以前直接解決社會問題,現在必須退一步,思考系統化的問題解決途徑,因此機制的設立原則不在「幫助他人」,而在「幫助他人幫助他自己」。機制的設計也不能脫離社會系絡,必須正視當前社會的真正問題,如社會的高失業現象、外籍新娘等問題,才能喚醒社會,產生共識與努力。
他強調,系統化機制的建立,有賴「勇敢的做出各種小型的社會實驗」,就如孟加拉的鄉村銀行,嘗試各種小型的社會實驗,不斷修改,讓實驗變得可行並產生正向回饋作用,「好的意念要有具體作為,才能讓大家看見、感動。」
【2007/12/1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