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8日 星期一

美感經驗 創造消費需求

■ 陳珮馨
「美」幻化成各樣身影,滲透進日常生活角落、鑽進人們的感官心房,一刀劃開新的時代序幕。過去揮汗、努力填飽肚子的島嶼,忽然捲進一場「美」的浪潮,跳起全新舞步。
「在台灣遇到十個人,或許有四個人擁有LV產品。」Bliss品牌顧問公司首席執行長石靈慧說,過去的奢華品,已經成為大眾化的消費產品,大家渴望購買有設計風格的產品,不管是衣服、建築、設計品,她稱這是「精品大眾化的趨勢」。
感覺對了最重要
甚至,人們願意省一點餐費,去買昂貴的皮包,「很多消費者把鞋子當情人,用很多情感去對待。」石靈慧說,21世紀是渴望驅動的世紀,所有的產業必須調整腳步,創造渴望。
人們究竟渴望什麼?當白色iPod席捲全球,人們談論的不再是複雜功能,「炫」成為一切的理由、難以形容的滿足;人們踏進星巴克,不只是喝咖啡提神,而是「喝氣氛」,這是靈魂的滿足、是一種啟發。
台灣逐漸進入「美感的社會」,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劉維公指出,去年誠品書店轉虧為盈就是重要指標,表示我們遠離暴發戶時代,開始出現一群注重品味的消費者,希望過更有品質的生活。從消費觀來看,三、四年級生注重「耐用」,六、七年級生要求「感覺很好!」
不管如何,「美」成為召喚消費者的不二法門,揮舞不同招數,誘發新的購買力。例如,星巴克充分運用「咖啡美學」,把咖啡豆的生長、烘焙、沖煮,透過圖像呈現在店面空間,視覺之外,刻意營造的咖啡「香味」,讓顧客一進門就享受撲鼻美感。
音樂,也成為營造美感的重要元素。生活工場每一季,請唱片公司配合主題,推出「生活工場CD」;Muji無印良品走遍世界各地,尋找能代表「無印良品」感受的樂手,讓消費者走進店裡,立刻有不一樣的聽覺感受。
店鋪空間安排,甚至商品擺放位置,也是決定性關鍵。統一超商公共事務室部經理王文欣,回憶Mister Donut進駐台灣時,日本顧問飛來協助,第一件事就是站在展示櫃前,調整甜甜圈擺放方式,只不過互換一下,立刻「更好看」了。
奇哥總經理應小萍也表示,這一年多,重新規劃店面布置,過去是按功能分類,奶瓶全擺在一櫃,現在改成同色系放在一起,營造整體的空間情境。為了讓孕婦身心舒適,奇哥盡量提供座椅,夏天則奉上一杯水,應小萍強調,「美是情感的東西」,提供舒服的情境,客人自然就喜歡來。
IKEA宜家家居、品東西家具、無印良品等,都是充分運用美學空間的高手。台灣無印良品營運部經理王炳蘊發現,很多人到無印良品「只是來逛,來享受氛圍」;IKEA行銷企畫呂秀芬表示,IKEA訴諸的不是單一沙發的美,而是完整的居家空間布置,每一家店都有居家布置設計師,負責營造情境。
情境體驗 把「美」帶回家
業者甚至透過情境體驗,讓顧客把「美」帶回家。王炳蘊表示,無印良品希望影響人們的生活態度,沒有人第一次就會買床、沙發,他自己就是從一枝筆開始,漸漸接觸「無印」的美,現在不但全身配件,連辦公室用品、老婆的衣服都是自家公司的產品。
呂秀芬發現,十年來很多家庭在IKEA找到居家布置的靈感,她也看見消費者的轉變,以前家裡有椅子就好,現在會主動提出要求,描述期待的椅子功能、風格。
當空間成為「美」的舞台,如何彰顯獨特性,成為眾家較勁之地。法藍瓷總裁陳立恆表示,百貨公司本身就在創造氛圍,讓消費者感到興奮,但店家必須在大氛圍中,營造屬於自己的小氛圍。
讓人心動 先贏了一半
「能讓人心動,就贏了一半,」陳立恆說,法藍瓷透過色彩、文字、展示等,結合居家、藝廊的氛圍,希望消費者一走進展場,就忘掉一切煩惱。
旗艦店也是營造獨特空間的方式,少了其他賣場的干擾,往往更有揮灑空間。異數宣言(The One)一開始在百貨公司設專櫃,今年收起據點,專心營造中山旗艦店。執行長劉邦初認為,百貨公司注重坪效,容易發生突兀場景,詩意美學需要自己的空間來闡述。
用空間闡述詩意美學
隨著美感議題的逐步升溫,不管服務業、製造業,紛紛使出渾身解數,追求無形的美感價值。為了揮舞「美」的衣袖,好的創意和設計,成為一決勝負的利器。
今年的呼聲尤其甚囂塵上,隨著3月德國IF產品設計大獎揭曉,10月經濟部公布2005年十大國際品牌企業、「品牌月」活動、「台灣設計博覽會」以及「2005國家設計獎」登場,均一再強調美感與設計的迫切性。
問題是,抽象的美難以複製、更無法速成,除了浮出檯面的鳳毛麟角,能真正跟進的本土企業並不多,台灣該如何披甲迎戰?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長張光民表示,一直不重視設計,是台灣最大的問題,雖然成功發展高科技,但不管OEM或ODM,都是跟著國外走,「高科技沒有設計,只是高級代工而已!」
其次,台灣一向忽略「生活美學」,既有的工業設計人才,大多集中於科技產業,也是一大隱憂。張光民舉國外為例,許多設計師投入生活用品領域,一個杯子、盤子、燈具或文具,很可能就是珍貴的得獎作品。
10月底來台的全球管理大師湯姆‧畢德士,談到台灣的「創意」土壤,也是頻頻搖頭。他表示,台灣要建立品牌(Brand Taiwan),就要先把台灣搞成酷台灣(Cool Taiwan),這是一種美學的理想,必須有足夠的人支持,才能累積一定的能量。
畢德士表示,品牌導向是一種年輕的心態,必須採取開放、情緒化的管理風格,而且一定要和「情感」相關。但在他眼中,台灣仍舊是「工程師主導」,這和品牌主導的理想差得天南地北。
他進一步從性別的角度,剖析台灣的「美學盲點」,表示女性具有注重無形價值的本能,但以男性為主的台灣工程師,設計消費性產品經常忽略女性的消費角色,「公司帶頭的都是男性,所以很難賣東西給女性」。
他直言,必須以設計為主、善用品牌的力量,並把女性視為主要客戶,同時力行「破壞性的改變」,而非漸進式改善,才有機會跳升而上。
發現自我 培養創意人才
觀察台灣產業,畢德士認為中小企業是一潛力,蘊含無限的反抗(resist)力量。劉維公也持相似看法,他認為台灣產業容易訴求可授權、可量產的管道,卻忽略中小企業的優勢,靈活小巧的組織正好能迅速滿足美感社會下,多元化的分眾消費。
然而,誰才有幸掌握先機?台灣如何突破既有困境,真正走上「美」的伸展台?台灣大學競爭力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劉順仁,連續兩年開設「歐洲經濟與產業發展」課程,帶領EMBA同學參訪歐洲的文化創意產業,期待為台灣摸索一條出路。
劉順仁表示,他希望企業中高階經理人可以感受轉型的迫切性,一起思考轉型的養分要從哪裡來,他並引述法國設計大師史塔克的話,認為台灣要培養創意設計人才,唯一的方式就是發現自我。
一旦了解自己的過去、現在處境及未來遠景,就能掌握自我根源,理解使用者的思想習慣及其身處的社會文化情境。劉順仁表示,「品味養成是緩慢的事情」,創新的領域不談競爭,而是發揮獨特性,才能建立不易打破的競爭力。
套一句畢德士的話:「設計是一種心態,不是計畫。」唯有心領神會,方能悠游「美」感、順利奪(品)「牌」。
【2005/11/2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