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7日 星期日

海外傳真》花旗不當交易個案 搬上講堂

■ 劉煥彥
花旗銀行備受爭議的2004年歐洲債券交易事件,即將成為金融界新生代重要的一課。
花旗銀行去年8月2日買進66,214口債券期貨合約,賣出129億歐元的歐元區政府公債,又買回其中的38億歐元。花旗從中賺取1,820萬美元,但許多同業認為此舉破壞不得利用歐洲政府公債造市系統的不成文協議。
有些歐元區國家的財政部也大表不滿,指稱花旗冒著降低各國公債流動性、增加各國籌資成本的風險。歐洲主管機關也展開一連串調查,但大多以花旗沒有違反法令為由結案。
不過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今年6月以「未以應有的技巧、謹慎與誠信原則執行業務,並且未有效控制業務」為由,裁定罰款1,390萬英鎊(2,500萬美元)。
現在這件事將納入哈佛大學商學院MBA學生的個案研究教材,成為領導力與企業責任課程的一環,學生在其中將扮演花旗交易員、經理人、交易平台業者與主管機關的角色。
為了教導未來的企業領袖,大多數重量級商學院高度依賴這類個案研究,哈佛商學院的領導能力與企業責任課程,隨時得用上25到30個個案。
倫敦商學院MBA課程副主任郝威爾斯說:「個案研究是這裡的學習重心,因為它賦予理論生命。」
他透露倫敦商學院可能運用哈佛這項教材。
負責製作花旗個案研究的哈佛商學院教授潘恩表示,學生在模擬交易時與交易後,將從每個人面對的挑戰與選擇中,獲得第一手經驗。她說:「從許多角度來看,這是重要的個案,因為可以一窺歐洲法規的環境,並讓我們有機會評估所有介入者的不同角色。」
她強調,這項演練並非要學生了解花旗行為的對或錯,而是讓這些未來的企業人,有能力評估複雜情況,並做出有效決策。
(取材自道瓊社)
【2005/11/27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