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8日 星期一

精神的力量──從個人到組織

■ 派翠西亞.奧伯汀
惠普公司噴墨印表機系列產品副總裁梅坦掌管1萬名員工和數十億美元的事業。他透露自己大部分的成功來自於兒子史考特16歲過世時,自己他在精神上所經歷的轉變。他說,失去了史考特是他「最大的損失,也是上天給他的最大恩賜。我將這場悲劇當作學習的動力以及領悟的時機。」
梅坦深刻發揮精神層面的同時,也學會了「放手、寬恕,以及思考後再作評價」,更將這些原則運用在公司的運作上。「我不再與人競爭,開始先替別人著想。」他誓言即使面對矛盾,也要以善作為出發點,來對待他人。
企業界會開始改變,是由於公司有像梅坦這類的頂尖主管。個人的意識和精神層面成長的同時,他們所處的公司組織也跟著有所轉變。自覺的個人改造了企業組織。讓我們思考以下的例子:
財星雜誌500大企業之一的總裁,也是一位投入的靜坐者,設立了一間企業靜坐室。在他退休幾年之後,這個空間依然受到歡迎。
一間著名上市公司的第三代總裁鄙棄「自私自利」的資本主義,轉而致力於企業責任的課題。
精神層面的發展是今日最大的趨勢,然而這樣的潮流會引領我們到怎樣的境地?
大部分人都相信對「內在生活」的想望,會帶我們遠離塵世,若非使我們成為全然自私的人,也會讓我們成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這樣的論調事實上沒有錯。但這只是剛開始的說法。蜿蜒的精神歷程在這之後會轉個彎,我們也會投入一個令人振奮的嶄新階段:再度回到人世間。如獲新生的我們,重新回歸社會和工作。這正是無數的人──投資人、消費者、管理者以及企業領導人正在經歷的過程。
前一分鐘還看不見,下一分鐘就蔓延開來。根據葛拉威爾暢銷書《引爆趨勢》的說法,一種社會傳染現象(或是聲勢驚人的嶄新大趨勢)都可能先沉寂醞釀一陣子,不露聲色,直到準備好要爆發的那一天。自覺資本主義的興起也是如此,它是建立在無數已轉變的個人之上。
許多執行長正以他們致力於精神性的精神來改造公司的環境。Timberland執行長史瓦茲是虔誠的東正教猶太人。
出差時,他會閱讀禱告冊子,向祭司徵詢公司營運的意見。信仰讓他有了社區服務的靈感,讓員工在下班時間,到自己最喜愛的慈善活動中擔任義工。(之一)
(本文摘自智庫文化出版的《2010大趨勢》)
【2005/11/2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