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芳妙
五年前,廣豐實業桃園八德毛巾廠關上鐵門的剎那,很多人以為,享譽30多年的「來福牌」毛巾就這樣劃上休止符;沒想到,它卻悄悄漂洋過海,以台灣品牌之姿,打入以帆船造型聞名全球的七星級泊瓷酒店 (Burj Al-Arab),在荒蕪的沙漠發光發亮。
來福毛巾 許多人成長的回憶
正如黑松汽水、黑人牙膏等本土知名品牌,以粗條紋相間聞名的老字號來福牌毛巾,曾是陪伴許多人成長的回憶之一。
紡紗廠廣豐實業1969年在桃園八德成立毛巾廠,即自創「來福牌」,行銷毛巾、浴巾、床單、方巾、毛巾被、浴袍等全系列商品,是國內最大的一貫化專業毛巾廠。
不過,「牌子老不代表永遠占有市場優勢」,一位資深的廣豐人感嘆地說。現在的小孩子不認識來福牌毛巾,只知道米老鼠與唐老鴨。
內憂外患 棄守台灣生產線
除了消費族群認知的世代斷層外,近年來,面對大陸、越南的低價搶單,加上台灣生產成本過高,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夾擊下,廣豐不得不棄守台灣生產線,移轉至越南,凸顯台灣毛巾廠在強敵壓境下,被迫出走的無奈。
不過,來福牌並沒有因此消失,靠著品質優勢,提花、提緞的素雅設計,以及抗菌防臭的機能,來福毛巾、浴巾、浴袍及拖鞋產品,不僅打入千里之外的中東七星級飯店,也深獲國內涵碧樓、福華、遠企等高級飯店青睞,成為供應商之一。
「台灣在2002年2月開放毛巾進口後,大陸挾著低生產成本及全球產棉要地的原料優勢,以低五至六成的價格,打得台灣業者落花流水。」廣豐實業家紡品事業副總經理蘇建勳說,成本再怎麼算,也拚不過大陸。
在市場一片殺價聲中,市場區隔就相當重要,了解消費者需求,快速反應市場,掌握通路、走品牌市場才是關鍵,台灣毛巾業必須擺脫低著頭拚命生產的年代。
廣豐實業董事長賀鳴玉說,台灣工資成本高於第三世界10到20倍之多,加工層次較高的產品不得不外移,他舉世界知名的Nike球鞋為例,「有那一雙鞋是在美國製造?」都是藉由海外代工廠設計生產,掛美國的品牌,因此,生產基地外移是必然趨勢。
五年前,廣豐將生產代工完全移轉至大陸、印尼及越南,台灣轉型為行銷營運中心,產品線並由原來的毛巾延伸為寢具及家紡品,除了自有品牌外,並手握Dis-ney's、Pierre Balman、Rochas、Louis Feraud、Rockman等20多個國際代理授權品牌。
蘇建勳分析,以國內市場來說,廣豐生產的毛巾(含授權品牌)在台灣市占率達40%,來福牌就占了16%,其中,家樂福及大潤發等大賣場是最大的通路。廣豐也是這兩個通路商的毛巾產品最大供應商,合計年營業額達2億元。
做口啤 打入國際市場
來福牌自創品牌30多年來,幾乎不打廣告,全靠口耳相傳的口碑,打下一片天,能夠打入七星級的泊磁酒店,也是靠客戶牽的線。
原來廣豐與台中的鄉林建設配合多年,後來鄉林建設經營涵碧樓,找來廣豐負責飯店房間床單、毛巾、睡袍及浴巾的規劃設計,同時延聘國際知名管理集團AMEN負責飯店管理,泊磁酒店正是AMEN的「客戶」之一。
蘇建勳分析,目前廣豐主要供應泊磁飯店毛巾、浴袍及拖鞋,單單脫鞋,一個月就有7,000多雙的用量,涵碧樓也有8,000多雙,讓來福牌的定位奏效,成功打入高級飯店市場。
過去生產線未外移時,從路邊攤、量販店到百貨公司,都可以看到來福牌毛巾,蘇建勳說,因為沒有好好定位及形象包裝,完全以價格取向,被大陸的廉價貨打得滿頭包。
產銷分離 拉高戰場層次
因為產銷分離策略奏效,廣豐毛巾事業單月營業額成長1.5倍,加上家紡品營收,每年為廣豐挹注近6億元。
毛巾屬民生消費品,不必面對產品生命周期短的嚴酷考驗,加上消費族群的區隔,由路邊攤、大賣場「拚俗」的流血競爭,拉高至金字塔頂端的高級球場、飯店,毛利率絕不輸給明星產業的晶圓或面板。
儘管外國品牌大舉入侵,來福牌毛巾在台灣仍有死忠的消費族群,蘇建勳說,一條來福牌毛巾的零售價動輒上百元,是Disney's的一倍,即使批發價格,也與最「高貴」的授權品牌Pierre Balman不相上下,足證外國月亮不見得比較圓。
來福牌毛巾能在台灣打下一片天,靠的是優質品質建立的口碑,從進口原棉、織染、印花,到後段的清洗加工,每個過程都馬虎不得。
一位資深廣豐人說,100%全棉毛巾所產生的觸感及質感,是一般T/C紗或聚酯混紡的低價毛巾所無法比擬的。
而且,很多進口低價毛巾為降低成本,後段的清洗未達環保標準,除了可能因色牢度不佳容易褪色,更可能有螢光劑或化學物質殘留,成為危害健康的無形殺手。
從生產線外移,到延伸產品線、進軍高級飯店市場,廣豐力圖擺脫紅海,游向開闊的藍海。
【2005/11/2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