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3日 星期六

建構華人世界Web2.0的未來藍圖

慎思 群創力 總經理 李世珍

五年前,談到Web2.0,人們腦袋裡大概會充滿著一堆問號。現在,談到Web2.0大家腦海,或許就浮現出維基百科(Wiki)、Youtube、無名小站、Vlog、雅虎知識家……等等。自從資策會IDEAS組推動台灣Web2.0的發展至今,各項創新的網路發展紛紛出籠,舉凡地圖日記、iPeen網、meya、memode、sitetag……等等。這一路上的推動過程,雖稱不上蓽路藍縷,但過程也累積了不少人的智慧與努力。

2008年7月25日,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IDEAS)為了想要回顧過去成功的經驗,了解過去能過成功推展的原因,並進一步展望未來,IDEAS邀集了創投業者、創業競賽平台、資策會推動小組、廣告業平台、新興網站經營者、法人組織…等共同研討「建構華人世界Web2.0的 未來藍圖」。本次活動的意義,一方面在於這樣的討論題目,是一個現在進行式,也就是目前沒有任何人知道答案,也不應該說知道答案。但是,我們可以藉由不同 層面的施力,匯聚眾人的智慧,不論是從網站經營的角度來看,或是從創投的角度,甚至是政府的角度,都希望能為這個產業的發展進一份心力。
流徑基礎的討論法

在群體的討論技術中,要能在幾個小時之內,深掘出每個人的經驗,並重組成未來的經營智慧,必須得靠顧問的技術與設計。本次活動主辦單位邀請慎思群創力顧問公司設計匯談的過程,過程的設計主軸是以系統動力學的流徑法(stream),先從產業的角度構思每個階段的發展,找出流徑中每一個重要的環節。

1

如圖1所示,就產業的發展來看,不論是由資策會協助推動而成立的或自行創立的新創網路服務公司,首先會進入到左邊算起的第一個圖框(當成水缸),等待一段時間的發展後,有的表現不錯的公司開始流進到下一個水缸,流進這一階段公司的定義為:擁有某種程度的小眾使用者(Pilot)。 再經過一段時間後,網站所累積的小眾使用者,不斷地介紹親友加入,使用者漸漸地由小變多,並累積出相當的知名度。到了下一階段,網站的發展及使用者已具相 當規模,並且開始發展出多元的商業合作模式,知名度愈高,就會有愈多的合作機會。最後,所有參與人員歸納出最終的成功定義,就是網站的經營改變了人的使用 習慣,例如:想要尋找影片的就到Youtube、找專有名詞就到維基百科……等等。

在每一個階段的發展中,各有不同的阻力與助力,根據參與人員的熱烈討論,從不同階段的進程中,各發想五十個阻力和助力,再從發散思考的各五十個阻力與助力中,找到大家都共同認為的三項。首先,從一些新創網站公司發展到擁有小眾使用者的公司階段,主要的阻力包括:找不到好的人才、團隊成員鬧內鬨、網站難用;主要的助力包括:服務能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得以與異業結盟順利、功能易上手。從擁有小眾使用者到具有大眾知名的階段中,主要的阻力是資金燒光、發現市場太小、及網站規劃的架構無法擴充;主要的助力包括國際媒體報導、設備商主動研發新設備、及網站跨平台整合。

綜合上述,在網站發展的前期階段,也是不穩定階段,最重要的工作是讓人才能穩定到位,面對與解決各種的內部衝突; 到了下一階段,最重要的是,資金的持續挹注,及不斷擴展市場與服務。另外,特別要注意的是網路使用者之間所引發的衝突、及各項法律問題,都是網站經營者必 須要預防及面對的挑戰。在一整天的密集討論下來,讓各個層面的想法能夠發想及整合,每位參與者都能在親身的參與中得到收穫。雖然是簡單的討論,但參與討論 者都是實務工作者,因此討論的結果都能切合實際的情況。如果不是透過這樣的討論設計,一般人比較無法從限制因素的狀況去思考,思考的事項就只會偏向一廂情 願,經過這樣的討論,如同資策會張育銓提到,每個人從不同的觀點,把各階段的阻力和助力寫出滿滿的50點勾勒出來,一方面靠內部的寶貴經驗和知識,一方面則靠討論的設計使其產出,真的是非常寶貴的經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