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潮流不可擋,企業善用綠色行銷,既可擴展為企業文化或品牌經營的一環,也可以視為一種行銷手法,目的都在網羅綠色心。 為了緊抓綠色消費者,有興趣投入綠色商機的企業,必須了解訴求對象的消費行為及特性,以便決定如何進行綠色行銷,締造企業、消費者及社會大眾三贏局面。 台灣天柏嵐(Timberland)總經理吳美君,日前出席「2008年國際品牌論壇」,從消費者的角度,揭開天柏嵐品牌的綠色糖衣,剖析消費者、品牌與綠色行銷策略三者的關係。 天柏嵐創立於1978年,英文名稱指的是「林中之地」,土地上豎立著一棵樹的品牌圖案,強調產品回歸自然、提倡環保。 1973年創辦人史瓦茲(Nathan Scwartz)發明了第一雙全防水的經典款黃靴。這款坊間稱為「踢不爛」的鞋品,是天柏嵐最具代表性的品牌資產,至今從未改款,依然熱賣。因為設計這款 靴子的出發點,就是為了滿足工人的需求,讓他們有一雙保暖且能涉足寒冬水中的鞋子。 天柏嵐主張投身大自然,並在生活中回饋大自然,因此努力經營注重環保的形象,也漸獲綠色人士的青睞。吳美君指出,產品擁有鮮明的自然訴求,以及持續由內向外發展的綠色品牌行銷,是天柏嵐品牌與其他綠化品牌的差異。 天柏嵐的產品,大量使用有機材質、再生橡膠或水溶性膠,並在外觀上加掛綠色指數標籤,吳美君說,透過成分標籤,消費者可以清楚知道產品的材料、對環境的影響。 除了產品面的綠色行銷,天柏嵐也提供員工每年40小時的給薪義工假,更曾發起內蒙沙漠植樹計畫,她說,「企業的品牌綠化,要內、外兼備」。 吳美君指出,史瓦茲是帶動天柏嵐展現綠色品牌力的領頭羊。外界認為,史瓦茲是位綠化狂熱者,他有時會堅持創新環保材質,不太考慮成本高昂的問題,而造成內部衝突。 一開始,吳美君也有點無法認同史瓦茲過於綠化的環保思維,直到感受公司的種種綠色方案,從產品、生產、員工到店頭裝潢陳列,絕對實行環保理念,才慢慢對自家品牌產生信心,並著手規劃各項綠色行銷行動,大力說服消費者,認同天柏嵐的徹底綠化。 吳美君遵循企業領導者的綠色信仰,以及對顧客負責的品牌使命,全面進行消費者調查,「了解且預想消費者的欲求」,選擇合適的綠色行銷策略。 多數人對於環保議題,具有某種程度的認同及配合意願,但不見得會從事綠色消費,吳美君建議,除透過一般的焦點團體訪談,更可以善用現行的網路工具,精準的找出綠色消費者。 她時常利用關鍵字搜尋,了解消費者購買天柏嵐產品的原因和心得,或是不願購買的問題點。有次她發現某個網路留言指出,沒有買下天柏嵐的T恤,是因為有機棉的材質,會使得白色的衣服略帶不乾淨感的米黃色。 此後,天柏嵐員工都會確認消費者的綠色程度,辨別對方的消費心態,究竟是深綠忠誠、綠骨行動、潛在消費、質疑,還是冷漠以待。 吳美君以成功行銷的經驗建議,企業要做綠色行銷前,應釐清品牌在綠色議題中的定位,評估綠色消費者所占的市場比重與貢獻度,以及消費者如何看待公司的產品和服務,與綠色環保形象的連結程度。 企業可將綠色行銷視為說服消費的利器,也能像天柏嵐,回到原點,以本身具有鮮明綠色形象的產品,鎖定綠色消費者,從產品、包裝、陳列、販售到宣傳,都能符合環保精神,以綠色行銷開創利基。 【2008/08/04 經濟日報】 |
2008年8月4日 星期一
經營思維》品牌做環保 從裡綠到外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