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曾譏諷指出:「全球知名的經濟學家已經成功預測到過去五次經濟蕭條中的九次。」然而,能夠在市場一片樂觀時,勇於提出疑慮,為企業敲響預警鐘聲的人,絕對稱得上是高瞻遠矚,其背後更隱含謹慎判斷的未雨綢繆。 同樣的,企業領導人不可能完全精準預測下一次經濟衰退的時程表,但他們在享受當前豐厚收益之時,更必須為接下來全球石油、能源、大宗物資、貴金屬不斷飛漲;次級房貸衍生的金融信用危機,以及房地產加速泡沫所導致的消費能力衰退等嚴酷經營環境,做好預應的準備。 發揮企業領導人價值所在 如何在風雨如晦、視線迷濛的巨變時刻,強化組織的凝聚力與意志,帶領全員走上正確的道路,可說是企業領導人的價值所在。 根據麥肯錫(Mckinsey)顧問公司的估算,2000到2001年由網路泡沫化所引起的經濟蕭條,有近40%的美國企業,從所屬行業頂尖四分之一的位 置跌落下來;頂尖的美國銀行中,也有三分之一遭到同樣的命運。但同時,卻有15%的企業在蕭條中躋身領先者的行列。原因在於他們善用分散式共同創造,開創 新局。 這些企業藉由網際網路及其相關技術,以全新的方式,獲取外部創新者的才能,這些外部資源有助於拓展產品開發的視野,讓企業致力於發展與控制創新流程。例如:將創新工作外包給在網路上合作的商業夥伴,從而賦予外部企業實質性的控制權,實現本質上的共創與協作。 此外,這些企業透過價值鏈的分散式創新,不但可以削減成本,也能堅守非核心專長委外的原則,快速消除產品化與商業化的瓶頸,真正體現「Time to market」。例如:中國大陸摩托車製造商隆鑫擁有先進的技術,得以為產品制定廣泛的技術規範與標準,讓供應商互相合作設計零組件,確保所有的零組件都 相容,進而削減採購成本。 美國的型錄銷售及零售業者Talbots,在經濟蕭條發生前幾年,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靈活性。Talbots發展初期兼職雇員數量的增加速度幾乎是全職雇員的二倍,到了後期,計時工資雇員及兼職雇員分別增加14%及16%,但全職雇員只成長9%,大幅削減沈重的人事成本。 爾後遭遇經濟蕭條,Talbots又大力將電視媒體及產品型錄抽離廣告組合,聚焦在具有最高購買潛力的顧客群體的廣告接觸上,而在經濟擺脫蕭條後,成為行業領導者。 採積極作為主動影響結果 許多從經濟蕭條中脫穎而出的領導企業,都具有一個特徵,就是在經濟蕭條時期,擴展市場規模與業務範疇,尤其是注重核心能力與組織規模的發展。誠如湯馬斯. 佛里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提及:「每天早晨在非洲,都有一隻羚羊醒來,知道一定要跑得比最快的獅子還要快,不然就會被吃掉;每天早晨都有一頭獅子醒 來,知道一定要撲上最慢的一隻羚羊,不然就會餓死。不論你是獅子還是羚羊,當太陽升起,你最好快跑。」 可以預見的未來,企業主應積極採取作為以影響結果,不能被動地作出反應,以動物為師,仿效優勢與速度,才能化解逆境,創造真正的財富。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產經調研組經理) 【2008/08/03 經濟日報】 |
2008年8月4日 星期一
經營思維》以動物為師 突圍而出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