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5日 星期五

學習型組織》教大象跳舞【2004/11/05 經濟日報】

■ 蔡翼擎

如何教大象跳舞?第一步,是先教大象掌握竅門,克服龐大體重所帶來的負擔,讓自己放鬆,活潑搖擺、輕盈旋轉,第二步才是教它跳出各種充滿青春活力的現代舞曲。
亞洲生產力組織 (APO)標竿分析專家布魯斯.希爾斯(Bruce Sear-les)以「教大象跳舞」譬喻龐大企業的標竿學習,大企業標竿學習第一步是「標竿分析」,第二步是「標竿學習」。經營管理團隊必須循序進行,才能收到向全球最佳典範學習的預期效益,讓身軀沈重疲憊的組織,注入最新最佳的經營知識與技巧,成為站在世界巨人肩上的卓越企業。
希爾斯日前應邀來台參加中國生產力中心所舉辦的「亞洲最佳典範學習國際研討會」,他以詼諧幽默的口才,深入淺出提出他的團隊用以協助亞洲企業進行標竿學習的「標竿分析架構」,分享我國企業。
希爾斯半開玩笑說,早期,組織的「標竿學習」可能是老闆或政府高層官員的專屬任務。老闆或政府高官到國外旅遊,順道考察、觀摩國外知名企業或政府部門的運作,以及產業或整體經濟的發展趨勢,回到國內,再將自己的觀察心得交給企業或政府部門的經營管理團隊模仿實施。
這種「標竿學習」的古老模式容易失之主觀,抓不到他人的經營精髓、找不出有效的系統性方法,也無法將得到的零星知識內化、嵌進企業組織,使企業蛻變為學習型組織,只能間斷而局部的提高經營效率,無法長期而全面的提高生產效率,更無法產生創新能力。
標竿分析 企業重新定位
標竿分析是科學的系統方法,可以先為企業重新定位:「我們是做什麼的企業?」,再為企業訂出全套的解方:「達到這經營目標,我們的企業應做怎樣的改進?」,然後透過類似APO的標竿學習平台,找到具有企業所要關鍵知識與技巧的最佳典範,尋求合作學習機會。
希爾斯認為教會大象跳舞是一項雖有難度但能達成的工作,但企業經營團隊不能抱著好大喜功的心態,妄想一蹴可幾。他說,「這就像要吃一頭巧克力大象,你不可能一下子吃掉它,即使你有這麼大的胃口,一下子吃掉,也會使自己身體不舒服。所以你要將巧克力大象大卸八塊,每次吃一塊。」但先吃那一塊呢?
希爾斯指出,應該先吃的那一塊就是企業最需改善之處,「是什麼最讓老闆夜不成眠?就是企業最需改善的地方。」
組織比較 衡量生產效益
事實上,標竿學習的成敗關鍵,可能就在起步的「定義主題和範圍」,對內找出病灶、對外才能尋求良醫,因此第一步的標竿分析,最大的價值便在用科學而客觀的方法找出企業競爭力衰退的癥結。
要做好標竿分析,可結合「平衡計分卡」這種整合性的衡量工具,全面評估組織整體價值鏈的生產效益,辨認出生產效益較弱而影響卻相對較大的環節。值得注意的是,平衡計分卡可以說是一種特定時點的「橫斷面」衡量,希爾斯提醒管理團隊,決定企業「最應改善的地方」,必須同時考量市場及企業的發展,加入時間因素的縱向思維,才不致選錯病灶,錯失企業再造良機。
也可進行「組織間的比較」,企業與同業比、部門與同業相同部門比,衡量自己企業的生產效益如何?組織結構上那一部門比較弱?價值鏈上那一環節比較弱?產品上那一品項比較弱?弱點就是改革點。
抽絲剝繭 處理核心問題
決定了病灶,不一定能找出病因,沒有對症下藥,醫的只是表象,疾病還會復發。希爾斯以「剝洋蔥」作比喻,說明找病因要像剝洋蔥,一層一層的剝,「層層深入,直到找到問題的核心」,經營管理者不能按自己的專業經驗,或想當然耳的推理邏輯,驟下結論。
剝洋蔥的過程可以「不掉太多的眼淚」,勿以為「哪個人剝洋蔥可以不掉淚?」而莽撞粗糙的亂剝,這樣割病灶,會傷了組織的復原力,也會損及創新力的培植,無法為標竿學習、再造卓越奠基。
確定了病因,接下來另一個關鍵便是「找到合作夥伴」。標竿學習的根本哲學就是快速學習,在資訊快速流通的知識經濟時代,希爾斯說:「千萬不要像個住在蠻荒的原始人,在輪子發明使用幾千年後,還在苦思研發會轉動的東西。」把眼光放到整個地球,許多企業遭遇的問題,早有經過市場實證的最佳解方。
但他警告,許多企業會在這個關鍵上掉入隱藏的陷阱,其中之一是「脆弱受傷害的夥伴關係」。基於競爭利害關係,企業尋找標竿學習夥伴,常須跨國、跨業,但即使如此,夥伴間的保密協議仍須謹守不渝。經營知識是無形的寶貴資產,這種智慧資產在網際網路時代可以瞬間轉移,雖然跨業跨國合作已降低雙方的利害衝突,但若有一方未善盡保密責任,第三方很容易獲得同業經營精髓,損及合作夥伴競爭力。
另一個陷阱是「橘子和蘋果一樣嗎?」舉例來說,如果只看平衡計分卡來衡量企業的顧客滿意度,你會認為電話掛斷率20%的企業,顧客滿意度遠低於電話掛斷率5%的企業,因此尋找的標竿典範應是後者。其實深入探究兩家企業的經營內涵,你可能赫然發現,前者優於後者。
客觀評量 找尋合作夥伴
這種情況比比皆是,例如,電話掛斷率20%的A企業是一家澳洲銀行,他們希望所有顧客透過網路與銀行雙向接觸,因此為了快速建立顧客新的溝通習慣,電話服務機制特意加長等待秒數,或增加轉接程序,以致使得電話掛斷率大幅升高為20%,但另一個管道的接觸達成率卻增加得更快。
相反的,另一家電話掛斷率只有5%的B銀行,網路服務付諸闕如,已是落後的傳統銀行。若加計考量另一個網路管道形同百分百掛斷率(因為沒有建置網路平台),在顧客滿意度的指標上,絕對落後於A銀行。所以比較橘子和蘋果,心裡務必清楚知道「衡量的是什麼?」「用什麼方法衡量?」「衡量的程序是什麼?」才能找到真正的合作夥伴,學到有價值的經營知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