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鴻麟
幾個月前,讀小六的女兒和同學在線上聊天時,打了個Orz的符號,我當下便問她代表什麼意義,經她解說,我發現網路發展出來的一些溝通訊息非常有創意。
沒想到過沒多久,Orz出現在大學學測題目當中,「火星文」的議題被輿論界炒的沸沸揚揚,衛道人士大力撻伐現今年輕人國學素養低落,語文能力降低,把一切禍端歸咎於電腦和網路。
學測考題適當與否,並非我要探討的問題,我擔心的是,世俗的價值觀往往是「創意」的殺手,我們培養一代一代中規中矩的學生,將來這些合乎「規範」的青年學子進入政府體系、民間企業,往往守成有餘、創新不足,相對地國家的競爭力、企業的創新力,也跟著一點一滴流失。
英特爾名譽董事長摩爾經過長期觀察,提出「摩爾定律」,這是指因製程技術提升,晶片所能容納的電晶體數量,每隔18個月會加倍,電晶體愈多則晶片執行運算的速度愈快,所需要的生產技術也愈先進。製程技術的創新發展能力,決定了科技公司的成敗。
因此,高科技業者莫不鼓勵員工天馬行空般的提出創新想法,再評估商品化的可行性,以建立獨特的利基市場,發展自己的「藍海策略」。
於是,近20年來,世界各地有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短短幾年間成為跨國大企業。它們成功的共通點,都在於擁有創新的技術、通路或產品。
難能可貴的是,一些百年老店經過一番創新後,終能破繭而出化為美麗彩蝶。例如,台鹽公司從國營的傳統製鹽業者,蛻變為生產高單價化妝品的生物科技公司;台灣菸酒公司不畏開放進口菸酒限制,以創新性多樣化的產品,成功迎擊勁敵。這些在在證明,企業存活與否,不在於擁有偉大光榮的歷史,而在於具有不斷創新反省的能力。
企業管理階層的通病是,喜歡指示員工照著自己的想法,去思考決策或解決問題,對於意見多、做事不按牌理出牌的員工,總是感到頭痛。這樣的經營模式,或許適用以往的地域性產業,在目前全球化、無時差的產業競爭環境,卻無法奏功。
其實,企業經營多一分容忍, 就能多一分創意,就有多一分致勝的機會。
【2006/02/2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