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誠智識服務中心
具高度競爭力的企業,擁有受過良好訓練的員工,他們能適應變遷的環境,迅速負起新的任務。當企業採行新科技或營運系統時,勢必改變員工的作業方式,此時,訓練尤其重要。最佳實務企業會採以下做法:
定期評估員工的訓練需求:為了讓工作團隊維持高度技能,定期評估員工所需的訓練。觀察員工執行工作的情形,瞭解他們是否擁有達到績效目標所需的技能。必要時,會先與工會領袖商量,以取得支持。
視在職訓練為例行性活動:在職訓練是成本效益最高的培訓方式,尤其是非正式的在職訓練,能讓員工將學習融入日常工作中,並肩負起發展技能及制定績效目標的責任。
員工主動回報所需新技能:全球經濟快速變動,工作職責也得不斷求新求變,才能滿足內外部的需求。企業應該鼓勵員工主動回報執行工作產生的任何問題,以便適時給予協助與訓練。此舉亦有助於降低員工的挫敗感及離職率。
交叉訓練員工,培養多重技能:有能力執行多重任務的員工,才能協助企業提升生產力和效率,進而提升競爭力。這類員工能立即接下缺勤員工的工作,讓生產活動照常運作,也能在某部門的進度落後時,提供支援。
迅速採行新科技,並訓練員工運用:工會往往會成為企業採行新科技的阻力,然而若不導入新科技,員工又可能因為企業失去競爭力而失去工作。因此,頂尖企業和工會會先將有礙新科技採行的合約擺一邊,營造雙贏的局面。
找出聯合訓練的機會:訓練通常只針對員工,然而,主管對部屬的績效還是得負起最後的責任,因此,主管若能一起接受訓練,尤其是參與訓練員工如何使用新科技的課程,不僅能親自瞭解新科技,也可以瞭解員工可能面對的挑戰。
【最佳實務】
20年前,福特汽車60座組裝廠中,有二成員工不識字。該公司於是和密西根大學合作開辦廠內教育課程,解決員工不識字的問題。由於這個訓練計畫非常成功,後來更擴大至許多其他的訓練課程,有些和工作績效有關,有些則和充實個人生活有關。
福特的訓練計畫已成為工會員工提升技能的典範。
美樂啤酒密爾瓦基廠強調永續學習的重要性。該廠高階主管訂定一個訓練目標,要求所有員工每年至少花5%的時間(或80小時)接受訓練,新進員工也需同時接受提升工作能力及人際關係能力(團隊工作、多元文化及衝突解決)的訓練,並從中體認到受訓的重要性。
(取材自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全球聯盟所PwC的「全球最佳實務」資料庫,資誠智識中心:http://www.pwc.com/tw)
【2006/02/2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