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得過這麼多獎項,但許文融把「第一名的迷思」看得相當透徹,對於何謂「成功」、「失敗」,也有深刻的體悟。那就是一件事的成敗,無法當下論斷;一個人如果沒有毅力及持續力,當下失敗,可能就永遠失敗;但如果具有毅力和持續力,當下即使失敗,也可能成為成功的轉機。 他舉例說,很多藝術創作者得到第一名後,因為害怕失敗,擔心無法繼續奪冠,就不再參賽。也有人得到首獎後,下一次比賽只入選,從此就走不出失敗的陰影。「結果第一名害了他,變成最大失敗。那個第一名看似成功,但真實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許文融反問。 而他的一些同學在繪畫領域沒得獎,投身貿易或其他領域,卻有可觀成就,也賺了不少錢。許文融說,或許他從來沒得獎、去做別的事,可能得到另一種成功,「可見得了一堆獎是不是成功,要到蓋棺論定才知道。」 出身困苦,比別人晚一年上小學,求學過程曲折,卻在36歲升教授,比大多數人都早很多,這種「龜兔賽跑」的結局,更讓許文融深感:人生只有靠毅力、不斷持續努力,才能成功。 走過充滿磨難的年少歲月,許文融最想和年輕人分享,人生即使遇到不如意的事,也不要放棄;把人生當過程,不要論斷每件事的成敗,就不會因為某件事而讓人生 「卡」住。他說:「心思如果常被一件失敗的事牽住,思維會一直周旋其間,眼光自然看不長遠。能把失敗放下,當成人生的一個過程,繼續往前看、往前走,才是 真正的成功。」 他強調:「我覺得人生是一種累積,很難定義成功或失敗。我年輕時一直經歷失敗,不記得是哪一年或一件事之後,整個人生才彷彿突然『通』了、頓悟了,遇到事 情,也才知道如何去面對而不自覺失敗。」因此,對於過去的磨難,他感恩地說:「我覺得最珍貴的是我沒停止,也沒氣餒,就像阿甘,一直做就對了。」 許文融欣賞阿甘誠實面對人生,且持續走下去的精神,「阿甘可以打乒乓,也可以跑步、捕蝦,人生對他來說,沒有成功與失敗,一切都只是過程」。 現實生活中,許文融也努力實踐「阿甘精神」。1992年,在美國完成學業回台後,把28歲到32歲的菁華歲月,用來完成全世界最長的中國水墨畫「大台灣風物圖卷」。這段期間,他除了教書,所有時間都花在研究台灣相關資料,到處拍攝各縣市特色圖片,以供作畫參考。 繪製此作品需要龐大經費,剛開始無法取得贊助,許多人都好心提醒:「你這樣做值得嗎?」但許文融抱持「下定決心就去做」的心態,心想這件事如果現在不做, 以後就沒機會了;而且,既然自己選擇繪畫創作做為一輩子的志業,就做件「現在被稱頌、以後被流傳的事」。後來,一位企業人士伸援,讓許文融四年後如願完成 創作。 「阿甘正傳我看過N遍了,我不是用劇情是否合理去看,而是去感受導演想傳達的訊息,甚至用禪宗裡悟道的人生去看。」他認為,單就劇情來看,阿甘捕蝦可以致 富,或許有人認為劇情有點離譜;但用心去體會,就會發現導演一再詮釋一個人生的哲理,那就是「每個人就是要去過這個人生」。 許文融說:「阿甘不管遇到什麼事,總是用持續力去做,最後就會成功,人生不就是這樣嗎?把事情弄得太複雜化,或沉溺於某件事的成敗,都不是人生的真諦!」 他這個來自鄉下的窮小子,也因持續追尋,接受人生的挑戰,而為自己的人生揮灑出豐富亮麗的色彩。 (下) 【2008/10/09 經濟日報】 |
2008年10月9日 星期四
成功者的失敗學》許文融 畫到零缺點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