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吳國卿】
數位照相興起衝擊傳統軟片市場,曾造成伊士曼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一蹶不振。但柯達自2004年展開四年整頓計畫,迄今已裁員2.7萬人,並投資逾30億美元在企業轉型,投入高度競爭的電子影像市場,如今終於出現扭轉頹勢的新氣象。
柯達上月底發表第四季財報,淨利高達2.15億美元,遠高於前一年同期的1,600萬美元,營收也增加3.7%,達到32.2億美元,兩個數字都超過分析師預期。過去五季來,柯達有四季出現盈餘,證明四年整頓的成果斐然,柯達已從步履踉蹌中重新站穩腳步。
不過,展望未來,柯達的前景仍然烏雲密布:瞬息萬變的數位市場充滿挑戰,柯達能否從此日趨茁壯興旺?還是會一如部分分析師的預期,難逃分拆命運?或者幾年後柯達會與同樣從紐約州羅切斯特發跡的競爭對手全錄公司(Xerox)合併?
整頓有成 轉型電子影像
花旗集團分析師特洛伊說:「柯達執行長裴瑞茲(Antonio Perez,見圖/彭博資訊)領導的整頓計畫正確,他們做對了許多事……但未來的競爭極其激烈,挑戰只會日益艱鉅。」裴瑞茲曾任惠普公司數位列印部主管,在2005年6月接替卡普(Dan Carp)擔任柯達執行長。
華爾街11名主要分析師中,有10名仍然給柯達股票「中立」或「賣出」的投資評級。柯達股價1997年漲到94美元的天價,今年1月15日已跌至30年最低的18.04美元,2月初回升至每股20美元左右。柯達員工數在1988年多達14.5萬人,如今只有約3萬人,是大蕭條以來的最低水準。
近幾年來消費者軟片在美國的銷售已滑落逾30%,不過電影軟片部門仍是柯達獲利的金雞母。目前,數位部門已占柯達營收逾60%,且正迅速成長,但占獲利的比率仍然偏低。
Buckman, Buckman & Reid公司經紀人雅納斯說,柯達擁有技術、管理、流通和絕佳的品牌,足以讓柯達開創第二春。他說:「柯達再也無法從軟片賺取像以前的厚利,但數位事業的營收成長未來無可限量,尤其是商業印表市場。」
隨著高獲利的軟片市場減退,柯達的生存將取決於能否從Sony、佳能和惠普等競爭者的包圍脫穎而出,尤其是這些競爭者在消費者市場都有穩固的基礎。花旗集團的特洛伊說:「柯達對抗的是一些更專注在這個市場、財力更雄厚和規模更大的競爭者。」
電影軟片 是獲利金雞母
柯達的對策是委外生產照相機,並透過授權交易從影像技術和智慧財產權獲利。柯達也已投入26億美元在高階商用印表機市場,欲與惠普、佳能、理光、全錄和富士一較長短。
另一方面,柯達大刀闊斧拋棄類比事業的包袱,例如以23.5億美元出售醫療影像事業。柯達在創始地羅切斯特興建的柯達園區,過去十年的面積已從1,600英畝縮小為700英畝,把數十棟廠房建築賣給開發商。去年7月,五座生產和儲放鹵化物產品的大廠房,一夕間遭爆破拆除。
柯達也對採用平價墨水匣的噴墨相片印表機寄予厚望,並把2010年的銷售目標訂在10億美元,力圖分食由惠普掌控的160億美元家用印表機市場。此外,柯達5月將在商用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推出每分鐘可列印2,000頁、具平版印刷品質的噴墨印表機。
羅切斯特大學西蒙企管研究所所長陸潘說,柯達在20世紀耀眼的表現曾是美國人的驕傲,如今雖展現浴火重生的氣象,但一、兩個成功的創新不足以扭轉乾坤,未來仍需更進取、更重大的發明,和更願意承擔風險,才能為柯達重新開創新局面。
(取材自美聯社)
【2008/02/17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