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1日 星期六

擁抱群眾 博物館新功課

【經濟日報/鄭秋霜】
「讓我們面對現實吧!一個沒有訪客的博物館,將是毫無生氣、不知為何而存在的空蕩大廳。我們應時時謹記在心:博物館的主要角色,就是為觀眾服務。」
奧地利卡琳西亞省博物館專家華托(C. Waltl),在一場博物館演討會中提出的論文裡,開宗明義就點出現今全球博物館經營者最心有戚戚焉之感。
由文建會、國際博物館管理委員會(INTERCOM)、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博物館管理委員會2006台北年會暨研討會」,日前在台北舉行,來自16國地區、共250位國內外博物館專業人士,探索新世紀博物館的社會關係。
定位,和在地合作
這是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旗下的IN-TERCOM,首度在台北召開年會,ICOM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合作夥伴。台北是繼首爾後第二個舉辦INTERCOM年會的亞洲城市。
博物館界人士普遍認同,今日的博物館必須面對比以往更多的與社會大眾互動的壓力,不再只呼應少數菁英需求,除了需與在地社群建立更緊密的角色,也被視為重要的觀光景點。
因此,吸引民眾的博物館,除了是陶冶藝文素養、了解過去與未來的場所,還可能是民眾在下雨天忘了帶傘時最愛的躲雨之處、或打發時間發呆沉思的好地方。
就像企業界不斷強調了解消費者的重要性,今日博物館的新課題,正是設法掌握觀眾,包括既存的及潛在觀眾;華托提出「觀眾發展」,成了全世界博物館重視的管理策略。
華托指出,觀眾發展是一種尋找新觀眾和維持老朋友的過程,它代表的是強化訪客的體驗,幫助他們學習更多,且更樂在其中;去除障礙,讓民眾更能投入參與等;這有賴行銷、教育、策展及訪客服務等部門的完美合作,才能實際了解多樣化觀眾的多元需求。「觀眾發展並不只是少數人的責任,而是整個博物館團隊都應念茲在茲」。
英國Bournemouth大學博物館學資深講師史塔林絲(Y. Staelens)同意,博物館若無法與觀眾產生連結,將會在社會中變得可有可無,只是一堆奇珍異寶的貯藏室,了大筆經費卻不知所為何來。
INTERCOM主席大衛佛萊明表示,博物館作為一種社會志業,若想有效改變社會,必須更加以人為本,展現對多元觀眾的真正尊重。
為吸引觀眾,不少博物館積極與社區結盟,發展與民眾更強的連結關係。採取例如文化資產保存等各種主動走向社區的計畫,讓民眾了解因為他們的參與而使文化資產得以存續,頗有「如果民眾不來,我就向他走去」的氣魄。
管理,與企業交流
此外,博物館管理與企業管理也愈來愈有跨界交流趨勢。
美國仁氏企業(Ren Associates)總裁馬克尼可(T. McNichol)指出,過去私人企業總批評博物館缺乏商業經營的效率,有些博物館於是採取了公司化的經營策略,但這又使得學者專家擔心,如此一來在刻意追求將成功量化時,可能會忽略永續經營的企業中所擁有的不可被量化的價值。
馬克尼可指出,博物館在管理與創新模式上,已創造出一個知識經濟的新典範,反而可以有效教導企業如何永續經營。例如很多博物館領導人擅長駕馭內部的創造力,也嫻熟激勵他們的支持者,這些領導人因具有深厚人文素養,使他們能辨認出正在形成的一些模式,並有效地處理組織化的複雜現象。
佛萊明認為,儘管博物館看似各有千秋,其實大家面臨的共同壓力,來自每個從業人員對自身的要求和自省:「我們在做什麼?我們為何而做?我們要如何做?」
文建會主委邱坤良表示,希望透過這次國際研討會的交流,讓國內博物館重新審視自我定位並提升品牌經營的觀念,使各地博物館更深入了解博物館的潮流趨勢,提升其經營管理能力,以便彰顯其各自不同的特色。
INTERCOM創建成員之一的史帝芬.威爾(Stephen Weil)曾說:全世界沒有兩個一樣的博物館。他重視博物館的社會價值,希望博物館的存在是「為了某人、而非有關某事。」
沒有人樂見任何一個博物館成為乏人問津的「蚊子館」,如何找到觀眾,把焦點放在人的身上,正是博物館永遠的任務。
【2006/11/1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