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1日 星期六

先讀為快》你的快樂有幾分?

書名:快樂經濟學
作者:理查.萊亞德
出版:經濟新潮社
如果把快樂定義為:擁有健康、富裕、文明的生活,那麼,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一定非西方人莫屬。但是研究指出,雖然收入增加兩倍以上,西方人卻沒有比50年前更快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首先,請你先做一個測驗:
假設你被要求從兩個想像世界中擇一居住,而這兩個世界的物價是一樣的:
‧在第一個世界,你一年賺5萬美元,而其他人平均賺2.5萬美元。
‧在第二個世界,你一年賺10萬美元,其他人平均賺25萬美元。
你對收入滿意嗎?
你的選擇會是如何?這個問題曾經測試過一群哈佛大學生,大部分選擇第一個世界。他們寧願窮一點,但相對地位較高一些。
人們很在意自己的相對收入,他們願意接受大幅降低生活水準,只要與其他人相比,自己的地位還高一些;人們也會將收入與自己習慣的水準相比,當他們被問到需要多少錢的時候,總是回答自己需要的比稍窮的人多。
所以,你對收入是否滿意取決於與特定標準相比的結果。這個標準與兩件事情有關:別人賺了多少錢,以及你習慣賺多少錢。
在第一個情況下,你的感覺被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所主導;在第二個情況下,你則是被習慣性適應(habituation)所主導。
真正影響快樂的究竟是什麼?「世界價值觀調查」1981年起對此進行四次調查,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海利威爾(John Helliwell)針對這項56國共9萬人的調查,做了精密的分析。
在這項調查中,每個人利用10到100分的衡量標準評估自己的快樂程度,結果發現,有七個特別突出的因素,分別是家庭關係、財務狀況、工作、社區和朋友、健康、個人自由,以及個人的價值觀。除了健康與收入,其他幾項都與人際關係的品質有關。
現代社會裡的每個族群都更富裕,大部分人也都更健康,但卻沒有更快樂。在這個充滿機會的新世界,有哪些我們可以做但是沒有做的事?
快樂的12個事實
如今我們的知識已經足以知道,有哪些社會哲學理論可以增加快樂,而哪些則會扼殺快樂的產生,這裡有一些我們已知的要點,與其中的暗示──關於快樂的12個事實。
事實1:快樂是所有經驗當中一個客觀的層面,而且可以測量。
事實2:我們生下來是為了追求快樂。
事實3:因此,最快樂的社會就是最好的社會,這點不證自明。也就是說,公共政策應該以能增進多少人民的福祉,減低多少人民的痛苦來作為考量的依據。同樣地,私人的行為也應該著眼於提升整體的快樂。
事實4:除非我們同意,快樂是所有人心的嚮往,否則我們的社會不太可能變得更快樂。
事實5: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大多數人在大部分時間都喜歡有伴。友誼和婚姻讓我們快樂。失業造成的痛苦,比失去收入大得多,因為失業造成我們與社會切斷聯繫。
事實6:身為社會性的個體,我們想要彼此信賴。
事實7:我們也深深地依賴現狀。不喜歡任何一種損失,在意損失更甚於收穫。研究人員發現,損失100英鎊對我們的影響,會比得到100英鎊大兩倍。
事實8:我們也很在意地位。
事實9:人類也很容易適應。這是為什麼經濟成長帶來的福祉不如預期的另一個原因,雖然大家的富裕程度都提高了,但對自己的經濟條件不滿意的人,仍然和30年前一樣多。
事實10:在任何情況下,當我們變得更富有時,額外收入能增加的快樂就會愈來愈少。
事實11:事實上,快樂取決於內在生活,與外在環境一樣重要。
事實12:在避免不幸方面,公共政策所能發揮的作用,要比增加快樂大得多。
一個社會若沒有共同的目標,是不可能繁榮興盛的。如果你唯一的責任就是為自己追求最好的一切,那麼生活會變得壓力太大、太寂寞──你一定會失敗。
相反地,你必須覺得自己的存在有更高的目的,這個想法就可以釋放一些壓力。
我們迫切需要一種共同福祉的概念。這個目標讓我們與周遭的人站在同樣的立足點上(這也是我們應該站的位置),但也適切地強調自己的利益,因為我們對於自己的認識比其他人深。
快樂的祕訣就是,同情自己,也同情別人,而最大快樂基本上就是這個理想的呈現。也許這兩個概念可以做為人類未來文化的基石。
生命的目的是為了生活。透過科學,西方已經克服了物質的貧困,現在,我們需要好好思考,有什麼能夠為我們的快樂帶來進步。我真誠地相信,進步絕對有可能。
【2006/11/1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