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誠
品質,是企業的生命,沒有品質,就沒有企業。這句話是所有企業奉為圭臬的至理名言。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亦如是。 綜觀全世界品質觀念的啟迪與發展,曾歷經幾個階段的演進: 最早期的品質觀念,認為品質是檢驗出來的,在成品階段透過檢驗機制檢驗出來; 到了第二個階段認為品質是製造出來的,應在製造階段就考慮到產品的良率; 第三階段則認為品質是設計出來的,改善品質要從根源做起,在產品設計階段就應減少錯誤的機會,考量到生產的品質與效益,將製造流程改善一次就做好,以便後續不會有錯誤發生; 第四階段認為品質是管理出來,不只設計、生產階段,而是在流程的每一階段以及其中的任何一件事都與品質攸關; 在第五個階段,強調品質應該是一種習慣,品質必須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組織的每一份子均需視品質為生活習慣。 品質發展五階段 隨著品質觀念的進步與發展,各項品質管理技術也隨之不斷地推陳出新,在前三個階段,著重的重心在產品品質,成本、良率與交期為企業競爭力之所繫,企業均致力於尋求能夠協助提生產品品質,以達到符合規格、提升良率、縮小變異的技術,於此階段企業採行的核心技術包括:檢查表、管制圖、QC工程法、QC七手法、田口品質工程、可靠度工程、品保體係、品質資訊系統……等等。 到了管理品質的階段,成本、良率與交期已成企業生存的基本條件,企業要擁有勝出市場的競爭優勢,就必須重視服務、改善與變革。因而在此一階段,全面品質管理、全員參與、題案改善、方針管理、日常管理、機能管理、策略管理、流程管理、同步工程……等等,成為企業強化體質持續改善、啟動變革的手法與動力。 在習慣品質的階段,也正是充滿變數和價值創新的年代,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環境的變遷快速,放眼未來,企業不得不加快腳步,加速變革,邁向全面品質經營。此一階段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價值、創新與速度,著重的是顧客導向的全面顧客滿意經營,當今的顧客除了要求更快、更好的產品及服務之外,還要求你給他不一樣的,因此,當今企業積極運用產品創意設計、研發創新管理、知識管理、顧客關係管理、企業資源整合、六標準差、平衡計分卡……等手法與技術,以求迅速有效地達全面顧客滿意經營的目的。 全方位品質經營的意涵在此,筆者要強調一個觀念,品質對今日企業而言,涵意應是多元而深遠的,是一種全方位的品質經營觀念(附圖),產品及服務品質只是其中的一環,除此之外,還涵蓋了管理品質、流程品質、環境品質,及最為重要也容易為人所忽略的社會品質。 社會品質涵蓋了企業的產品責任及社會責任,舉例來說,今日有些企業在產品、服務、環境品質上都做得相當不錯,惟獨忽略了其社會品質,漠視社會品質的結果,除了造成企業體本身的崩壞之外,同時也對社會造成衝擊,從美國的恩龍案,到近日在國內引起宣然大波的博達、訊碟、皇統等公司,就是其社會品質上出了問題。人稱企業為「大公民」,指的就是企業擁有超越個人的能力,並對國家、社會負有責任,社會、國家的進步,很大部分是倚賴企業公民的付出與貢獻。 如圖所示,全面品質經營是一個圓的觀念,代表著其中若是缺了任何一角,企業前進便會窒礙難行。「牽一髮動全身」是全面品質經營最好的寫照,任何一個小地方或任何一個成員,都是品質加分或減分的關鍵。 過去常聽人說:「品質之路沒有止境」、「追求品質是一條沒完沒了的路」、「品質改善是永遠的現在進行式」,在全面品質經營的時代,更是如此。全面品質經營之道,必須是在企業願景(Vision)、使命 (Mission)的領航下,激發成員的熱情(Passion),落實執行力 (Execution),在心理層面上,強化品質意識、形塑共識文化、灌注體驗思維、激發全員參與;在制度面上,引領標竿學習、重視績效管理、推動知識管理、啟動創新管理,如此,才能讓企業的巨輪順利運轉,快速向前邁進。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 |
2004年10月9日 星期六
張寶誠專欄》全方位品質經營【2004/10/09 經濟日報】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