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5日 星期日

快樂經濟學/世界是我的教室

【經濟日報╱▉盧希鵬】

我29歲時,第一次到歐洲自助旅行,那一次,我邂逅了兩位美麗熱情的加拿大女孩。

事情是這樣的,在開往德國的火車中,因為站長廣播講的是德文,所以我坐錯了車廂,發覺時已經來不及了。與我一樣狀況的還有兩位加拿大的年輕美麗女孩,我們一同在一個不知名的德國小鎮下車了,彼此患難見真情,一同尋找民宿,搭鄉間小巴。我是唯一的男人,夢想自己英雄救美,花了一天的時間,終於將公主們救回到原本要去的新天鵝湖城堡,很快樂,也學到了慌亂中的體貼。

幾年前到希臘,也有類似的經驗。從希臘的Crete島買了超快艇的票,原本預計兩個小時就能到達美麗的Santorini島,並且要住在Justine在《我的心留在愛琴海》書中讚賞的山壁中藍與白的石頭別墅三天。

心中非常期待,可是那天海風太大,船停開,飛機爆滿,船公司的人說,大浪可能要十天才退。很沮喪地來到一家旅行社,擠滿了一群逃難似的人潮。後來,我們遲了一天出發,坐著像極了鐵達尼號的巨型貨輪,船艙很臭但甲板海風很美。搖晃了八個小時,終於來到目的地。

三天變兩天難過嗎?其實只是覺得可惜,因為克服困難的過程,是快樂的,從此不再怕逃難。

今年初我在Business week中看到一篇文章「The World Is IBM's Classroom」,談到IBM公司訓練國際市場開發人才方式的改變,過去是在教室受訓上課幾個月,現在則是送一組人到新興市場國家一個月,實地幫助當地人解決社會與經濟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習適應當地文化,與當地人交朋友,與相關單位接洽。當這群團隊能夠克服種種困難後,放到任何一個國家,就能快速適應當地文化,協助當地企業解決問題。早期孔子不也是周遊列國嗎?誰說學習一定要在教室中。

現在的教育制度許多時候有些奇怪,因為大多數的知識技能是在教室中學習。近年來,企業與學校開始強調「服務學習」,我在學務長任內曾經到宜蘭看過學生的社會服務,在豔陽下的活動很辛苦,但這群孩子們學到了同心協力解決困難的方法與快樂,這些在課堂中是學不到的。

學習其實可以很快樂,可以在校園之外,可以在世界各地,也可以在一趟自助旅行中。

對了,你可能關心那兩位美麗的加拿大女孩有沒有對我怎麼樣?還好那趟是與我太太結伴去的,自助旅行,還是有伴比較安全。

(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兼精誠榮譽學院院長)

【2009/06/3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