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 今的社會其實是很矛盾的。過去資訊化強調的是生產力的提升,希望藉此節省工作時間從事休閒活動,提升家庭生活品質。未料科技進步的結果,生產力是提升了, 工作時間卻愈來愈長,休閒時間則愈來愈少,許多人24小時隨時待命,等待老闆或客戶的召喚。科技到底是在幫助還是摧殘人們呢? 在資訊氾濫與效率至上的壓力下,人們需要適度的紓壓,許多人開始反思甚至挑戰時下的社會現象,昔日的生活方式與傳統的智慧重獲珍視,重整生活步調、追求樂活(LOHAS)的生活態度蔚為風潮。 另一方面,高齡少子現象席捲全球先進國。高齡少子現象帶來許多問題,但也產生許多商機。健康高齡人口的人脈、技術、經驗尤值開發。 試想以下情境:老王在70歲生日那天離開服務多年的建築設計公司,與兩位朋友成立微型的「美麗人生規劃顧問公司」,他透過名片的3D顯像內容,向新客戶介紹自己、設計理念和成功案例。 豐富的人生經驗及公司的生活形態資料庫,讓他可以替客戶建議更精緻的生活形態,銀髮族的生涯規劃,更是他的專長。藉由求職、旅遊、學習、理財與保健等其他 微型企業合作夥伴的專業建議,老王可迅速提供客戶模組化的服務內容,以及完善的時空規劃,因此即使工作日的大白天,也可以看到他和客戶共享悠閒時光的景 象。 眼鏡上的人際關係管理系統則會提醒老王,讓他在各種場合都能精確掌握客戶及工作夥伴的姓名與往來紀錄,以正確執行各種細密的工作規劃,並且擁有超好人緣。 這個情境其實隱含許多重要的前瞻趨勢。根據資策會MIC前瞻研究中心的分析,未來十年有一些重要的趨勢正在成形,包括慢活、高齡之雁、瞬間市場、人才荒、多元居民等。 上述情境點出產業未來可以發展的重點技術,包括都會型跨界服務系統平台、企業流程的改造、U化工程的建設、靈活簡便的智財權授權與加/解密技術、微型系統與辨識/認證技術等。 而就政策而言,彈性的工作與生活形態,有賴政府對U化社會的持續投資;尤其微型企業的發展亟需政府在技術、基礎建設與法規上因應與支援,這包括資安與辨識 認證技術須有完整配套,因為信用與詐騙風險往往是微型企業發展的阻礙。此外,智財權運用與保護技術也需完備,才有助於微型企業蓬勃發展與提升國際競爭力。 (作者是資策會MIC資深產業顧問兼主任) 【2009/02/05 經濟日報】 |
2009年2月7日 星期六
透視鏡》彈性與樂活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