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文/劉煥彥】
在外界眼中,日本豐田汽車在全球市場銳不可擋,持續超越競爭對手,取代美國通用汽車成為全球市場龍頭已是指日可待。
但在社長渡邊捷昭眼裡,豐田不僅競爭力下降,品質亮起紅燈,以往超越對手的製造及工程專業,也到了非改弦更張不可的地步。
為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保住豐田的領先地位,渡邊正逐步揚棄豐田漸進改善效率的企業文化,從根本上改變豐田設計汽車與工廠的方式。
從數字上來說,渡邊的目標把每輛汽車的零組件減少一半,在未來三四年內把製造成本削減1兆日圓(86.8億美元),亦即每輛車生產成本降低約1,000美元。
豐田汽車在渡邊捷昭主導下,2000年至2004年已省下1兆日圓的零組件採購成本。向來執美國市場牛耳的通用汽車也降低了類似金額的成本,但方法是縮減員額。
豐田汽車向來對提高製造效率毫不留情,但現在卻意識到漸進改善效率的成果有其侷限。該公司1998年在北美組裝一輛車的時間是21.6小時,比通用汽車快10小時。但到去年豐田只改善到21.3小時,而通用卻已幾乎迎頭趕上。
豐田汽車在全球市場的快速擴張也已出現後遺症。該公司去年在美國召回238萬輛車,比生產總數226萬輛還多,顯示不僅製造有問題,設計可能也有瑕疵。
渡邊捷昭說:「我知道公司資源過於分散,但至少現在我們逐漸了解問題出在哪裡了。我們最害怕的是問題隱藏在大家不知道的地方。」
他透露,豐田汽車在1990年代末期積極提升製造效率是受到競爭對手的刺激。一位同業主管私下告訴豐田,豐田採購零組件的價格比其他車廠高。
豐田在顏面無光之餘,開始詳細比較每種車款與零組件與對手的差異,結果發現豐田根本沒有成本優勢,在數百種零組件與汽車系統中只有半數優於同業。渡邊說:「這真是丟人丟到家。」
當然與病入膏肓的通用及福特汽車相比,豐田的成本問題不算什麼。美國大多數車廠不僅銷售下滑,還為高昂的勞工與醫療成本所苦。但成本問題在渡邊眼中是重大危機,如果豐田喪失製造效率與品質優勢,就沒有未來可言。
豐田以當時任採購主管的渡邊捷昭為首,開始進行名為「打造21世紀成本競爭力」計畫,簡稱CCC21。渡邊要求公司與供應商改變173項零組件與系統的設計及製造方式,要求在不影響品質前提下變得更簡單且價格更低。
以綁緊車內許多電線的集線束為例,豐田與供應商把多如牛毛的規格整理合併,因而節省數千萬美元,整個計畫最後共省下1兆日圓,相當於在2004年為止的五年間減少三成採購成本。
就在豐田推動CCC21計畫同時,中國大陸廉價生產的零組件供應商逐漸崛起,大大改變全球汽車業的面貌,使得過去因顧慮品質問題而很少從大陸採購的豐田汽車,必須更努力削減成本。
豐田汽車未來希望透過名為價值創新(VI)的計畫,重新思考汽車生產方式,避免每次因為更改汽車設計而導致提升製造效率的措施失效。
負責VI計畫的資深工程師大橋說:「我們開始找問題,例如為何一輛車需要60具微電腦?為何不能用更少零組件做更多事情?」
明年出廠的部分新車將從這項計畫受惠。大橋指出,VI的最終目標是每輛車只需一支天線與一具接收器,就能處理所有無線通訊功能,例如控制無需鑰匙的門鎖系統;舊款豐田車通常需要幾十具接收器。豐田希望未來十年可以達成這個目標。
(取材自華爾街日報)
【2006/12/3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