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

「日本第一」力拚「世界第一」 Uniqlo要來了!

Uniqlo終於要來了,這家知名的日本平價時尚品牌,今秋即將進軍台灣。不只台灣,Uniqlo要走向海外,從亞洲到歐美,力拚世界第一,但開拓海外市場,挑戰比在日本國內大太多,Uniqlo的優勢甚至可能變成劣勢。

作者:經濟學人  出處:天下雜誌

基本款──T恤、襪子、牛仔褲這些基本款服飾──通常不會是成衣業者眼中,最有商機的產品,但卻是每個人衣櫃裡必備衣著。

野心勃勃的日本成衣品牌優衣庫(Uniqlo),硬是有辦法把這些基本款變成賺錢的金礦,而且在稱霸日本市場後,正要展開征服全世界的新霸業。

把基本款變金礦

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是日本最大的服裝零售商,今年總營收預估高達九十億美元。許多日本企業飽受國內經濟疲軟之苦,迅銷卻能一枝獨秀,在一片衰退中,去年營收逆勢成長了一七%。這麼亮眼的成績,說起來,也許該歸功於經濟不景氣,因為它的最大賣點,就是時尚與低價的結合。

迅銷被稱為是新一代、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日本企業代表,創辦人兼執行長柳井正從小服飾店老闆發跡,躍身成資產超過九十億美元的日本首富,而優衣庫也被品牌顧問公司Interbrand評選為日本前十大最有價值的品牌之一。

優衣庫的英文Uniqlo是原名unique clothing(獨特服裝)的縮寫,因為實在太「平價」,優衣庫的崛起,甚至被認為助長了日本這些年的通貨緊縮。

現在,優衣庫又瞄準海外市場,發動全球佈局攻勢,光是最近幾個月,就陸續在巴黎、莫斯科、上海等地開設旗艦店,而且都引來了大批顧客上門。

在中國開一千家分店

柳井希望在二○二○年前,達到營收五百億美元、獲利一百億美元的目標。目前,海外市場僅佔迅銷集團總營收的一成,但他預估,海外營收可望在二○一五年前,超越日本國內的業績。優衣庫在日本擁有將近八百家分店,在海外有一四○家,未來三~五年內,計劃每年展店五百家,而且大部份都會開在亞洲,特別是中國。目前它在中國已經有五十四家分店,將來打算擴充到一千家。

多年來,迅銷集團不靠購併,自然成長,但為了搶攻歐美市場,現在也不排除藉由收購來擴張。

柳井透露,未來準備斥資上百億美元進行收購,收購對象可以繼續保有原來的品牌,同時銷售部份的優衣庫服飾。不過,要找到合適的目標,並不容易。最近幾年,被迅銷收購的海外對象,都是小型品牌,包括法國流行女裝棉櫃子(Comptoir des Cotonniers)、休閒內衣品牌丹丹公主(Princesse Tam-Tam),以及美國紐約服裝品牌希爾瑞(Theory)等。

目前,迅銷集團的規模,仍然比不上全球三大平價服飾業龍頭──美國的Gap、瑞典的H&M、西班牙的Inditex(Zara母公司)──它的營收最多只有這些巨擘的三分之二。(見表)

但迅銷正在快速追趕,幾年前還曾經創下爆炸性成長的紀錄:二○○六年,柳井誇口要在二○一○年,讓營收翻兩番,從三十五億衝上百億美元,當時很多分析師都說他在作夢,然而,迅銷今年的業績證明,柳井就快要達到目標。

不僅如此,迅銷還以一套獨特的經營模式,與其他業者相抗衡。

Zara、H&M等品牌的策略,是快速推出最新流行的時尚服飾,一年內不斷有各種新系列上市。而迅銷的做法截然不同,它的商品品項大約只有一千件,遠低於對手,上架銷售的時間也比較久。

一款襪子,五十種顏色

「我們並不想追逐『快速時尚』(fast fashion),」柳井指出。

為了彌補品項上的差距,優衣庫祭出了色彩戰術:同款商品有多種繽紛的顏色,供人挑選,例如在東京旗艦店裡,一款襪子可以有多達五十種顏色任你挑。優衣庫認為,這種兼顧實用與多樣的基本款商品,比起Gap的美式學院風、Zara與H&M的流行時尚風,優勢在於:可以吸引更廣的顧客群。

一九八四年,第一家優衣庫專門店在廣島開幕,但卻是到了一九九○年代初,日本經濟進入「失落的十年」,生意才開始起飛。柳井跳過了中間商,直接向供應商下訂單,而且大膽挑戰「日本消費者不會接受中國製成衣」的業界看法。今天,優衣庫有高達九成的產品,都是在中國製造。

不過,征戰海外市場,優衣庫以往在國內的成功因素,恐怕都派不上用場。

征戰海外的新考驗

過去,優衣庫拜日本經濟不景氣、消費者精打細算之賜而崛起,但現在要搶攻的新興市場,經濟卻欣欣向榮,民眾樂得花錢血拚。

其次,優衣庫在日本採取「從郊區包圍市區」的策略,分店大多開在小鎮。但他們在英國、美國的郊區試點後,發現成效奇慘,只好調整策略,改在海外市場的繁華都會區,開設大型專門店。

另外,賣基本款起家的優衣庫,現在也開始增添較有流行感的系列服飾,例如去年與德國設計師吉兒.珊德(Jil Sander)合作推出的新品。未來,它必須開始管理多文化、多語言的員工,但是日本企業在這方面,大多不在行。而它的商品必須根據各地市場的喜好,逐一調整,原先享有的規模優勢,也勢必將受到影響。

「優勢有時會變成劣勢,」柳井坦承,「基本款也可能讓人覺得無聊。」

柳井自己,也是個問題。迅銷集團的主管形容他們的老闆,對於流行時尚的判斷力奇佳,是非常厲害的策略制定者,但就是無法授權,喜歡決策一把抓,連看打樣、挑顏色這些瑣事,他都要自己來。「優秀的管理者,必須注重細節,」柳井這麼解釋。

事必躬親,接班人選難產

這種事必躬親的管理作風,導致有能力的主管紛紛求去,讓柳井的接班人選難產。現年六十一歲的柳井,原本計劃在六十五歲卸下執行長的職務,幾年前也曾經退居二線,但後來還是無法放手,再度復出。

不過,柳井強調,他已經決定不交棒給自己的兩個兒子;他們會成為握有董事席次的大股東,但不會掌握經營權。

向來勇於打破陳規的柳井,這個「不傳子」的決定,再度顛覆了日本企業的傳統。他認為,由長子繼承經營權的企業,後來的表現都很差。但話說回來,長期仰賴一個強人領導的企業,如果找不到人才接班,後果恐怕也不會太好。(吳怡靜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