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堂課:彼得.聖吉教你新時代組織該如何學習
發明學習型組織理論的麻省理工學院資深教授彼得聖吉(Peter Senge),二十年前以《第五項修練》一書轟動商業世界。六十三歲的他,專精科學、哲學與系統性思考,被喻為世紀策略大師。
企業活水理論創始人德格斯(Arie de Geus)在一九八八年三月號《哈佛商業評論》中寫道:「組織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是,比競爭者有更快速的學習能力」,這句話促成組織學習運動的誕生。雖然,許多人把「學習」視為「訓練」,但在德格斯看來,學習乃是,「組織為了因應不斷改變的環境,保持協調一致的發展進化過程」。學習是左右組織能否生存與茁壯的關鍵要素。
今天的組織面臨空前的學習挑戰,這些挑戰並非只是適應網際網路和其他新技術,或是應付全球競爭而已,還影響到工業時代事業模式的DNA。
不論是個人或組織,都必須體認到,所購買的產品、使用的能源等尋常決策,都將對生活於數千里外、甚至地球另一邊的人類和其生活系統產生怎樣的影響,這才是「全球化」的真正含義。
全球各地的社會和政府已警覺到,我們所熟知的工業成長,正面臨嚴重的社會與環境限制,這是愈來愈不容忽視的成本。例如,為了支撐一般美國人的生活型態,平均每人每天製造超過一噸的垃圾,其中包括製造業留下的化學物質足跡,以及日用品和其製程中所產生的有毒物質。這些垃圾導致的成本已開始影響大眾健康,像是愈來愈多中年人罹患二十年前聞所未聞的癌症,我們不能只是尋找癌症的治療方法,還得從生活方式中找出致癌的根源。
在認知這些成本、並了解源頭後,我們必須將其分攤回製造這些成本的企業和產業。歐盟在二○○三年二月就規定,汽車製造商必須在汽車壽命終了時將其回收,進行資源回收再利用或再製造,歐盟現在也對許多消費性電子產品實施類似規定。這些規定是把「延伸生產者責任」變成產業規範的新里程碑。
總而言之,以往被企業「外部化」的成本,如今開始出現在保險公司、醫療照護機構、各種產品製造商和服務供應商的損益表上。獲利「私有化」、社會與環境成本「社會化」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這些成本不斷增加,不能再將其視為未來的問題,那個未來就是現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