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盧希鵬】
管理學院為什麼要研究快樂?因為我們相信,快樂不僅能賺錢,還能增加你的競爭力。
快樂研究原本是心理學院的新領域,又稱為正向心理學。過去心裡學的研究多半偏重於治療與解決人們的心理問題(如憂鬱症、精神分裂症、酗酒等等),目標在讓人不會不快樂。
但在1950年代,唐諾‧克理夫頓(Donald O. Clifton)提出心理學不應該只是解決問題,更應幫助人們建立正面情緒(如快樂)與品格,讓人更快樂。這套理論直到1998年才獲得美國心理學會會長的馬丁.沙尼文(Martin E. Seligman)的支持,十年後,到了2009年6月,第一屆正向心理學世界大會召開,奠定了正向心理學的學術地位。
同年5月,我在經濟日報開始撰寫快樂專欄,也在管理學院開始做快樂管理的研究。當管理學院開始研究快樂,我們真正有興趣的就不只是心理狀態,而是快樂的感覺如何能提高管理的生產力,增進企業的獲利,甚至成為一個新產業。而這個新領域,我稱之為快樂經濟學。
我定義快樂的心理狀態有四種感覺(價值感、富足感、寧靜感與安全感),組織如果能夠給予成員快樂四感,就是一個有生產力的組織。
舉例來說,在台科大讀書或老師給予學生肯定就會有價值感,在學校學到很多東西是一種富足感,在校園散步有一種逃避現實的寧靜感,如果你不翹課與用功讀書,就會有順利畢業的安全感,就是一種快樂學習。
此外,過去經濟活動強調的是產品,但是賦予這些產品價值的,往往不是產品本身,而是人們對此項產品的感覺,畢竟感覺到的價值,才是價值。服務業的滿意,體驗經濟與美學的認知,都是感覺。不過企業對於感覺價值的營造與估價,並不在行。
看不到的感覺總是比看得到的商品值錢,因為快樂很難估價(或者說是無價)。精品名牌賣的是價值感,你願意出多少錢買這個感覺(愈貴愈有價值)?知識學習的富足感又值多少?你又願意花多少錢把家裡裝潢得高貴優雅(寧靜感?還有,你對自己的健康(安全感)又投資了多少?有生技業者告訴我,在台灣,只要販賣美麗、長壽、壯陽感覺的商品,都能賣很貴。行銷的包裝,不也在試圖影響客戶的感覺?
感覺無法算出供給與需求的量,以供需為基礎的經濟理論失效。快樂四感是一種社會認知理論,強調個人、環境、行為的交互影響。快樂四感也是一種社會交換理論,是一種付出與期待滿足間的關係。
當快樂四感成為一項商品,我們需要更扎實的快樂管理理論。當我工作環境中,充滿的不再是疲勞與抱怨,而是快樂與熱情時,就是一種快樂競爭力,下回分曉。
(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2011/05/1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