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恆/法藍瓷創辦人
編按:關於法藍瓷,十年間,她跨越了別人數百年的品牌經營,讓世界看到了法藍瓷。十年的文創之路,卻是陳立恆過去努力的累積。在創辦法藍瓷國際品牌前,經營一家代工廠海暢,從蹲馬步的功夫練起,以下書摘為其實戰經驗的分享。
回首來時路,成千上萬家台灣代工廠裡,也不過只有其中幾家走進了品牌的大千堂奧,在這段台灣代工的好時光裡,海暢從蹲馬步的功夫練起,潛心戮力、親善近智,沒有被萬中選一的渺茫給擊退,終於修成了爾後法藍瓷的正果。
海暢趕上了當年那段台灣代工的好時光。
當初踏入代工的時候,這個產業的池塘並不深,因為地球上一大半的國家不是還未走進世界,就是困在動亂之中,許多台灣製造商、貿易商在政策環境的配合支持下,有過一段風調雨順的日子,那時候是賣方市場,外國人雖然在電影裡嘲笑臺灣製造的雨傘,但是在實際生活裡,他們可是對台灣製造的產品趨之若鶩。行業裡曾流行過一個半真半假的笑話,任何台灣廠商只要能夠將兩塊布縫起來,都可以當衣服賣出去,當然,我們會做的豈只縫兩塊布而已,憑著一股拚勁,努力參透已開發國家呼風喚雨的本領,期待有一天修成正果,像這些外國廠商一樣,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海闊。
◎自我訓練蹲馬步
海暢追趕過的代工客戶非常多,種類也不盡相同,從木材、玻璃、樹脂到陶瓷,都是從陌生到熟悉的領域,比較重要的客戶要屬Gimpl、Ullman、Adler、Stahl、Käthe Wohlfahrt、Midwest、Kaiser、Goebel,以及後來的D56、Enesco、Lenox,每一個與我們有合作關係的名字都是海暢的一步一腳印,是我們努力的軌跡,也代表著代工時代裡,欣欣向榮的磚瓦疊砌。
而在這些磚瓦疊砌裡,迤邐著未來法藍瓷的創意生長所需的土壤,我將之稱為二十年自我訓練的「蹲馬步時期」,畢竟我們不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孫悟空,生下來就會騰雲駕霧。當時我們的客戶,亦身兼我們的入門師傅,在蹲馬步的歲月裡,我們設計團隊每年差不多要畫出超過五千張的草稿,先經過一輪內部的淘汰,大概提交其中三分之一到一半給客戶公司做下一輪抉擇。客戶們都是訓練有素的行業翹楚,擁有自己的決策單位,並會彙集各地經銷商的意見,他們看的不只是我們,還有其他廠商幾萬張類似的圖稿,這些人的眼光被磨得十分苛刻精準,按照他們的意見,勾選出數百件他們認為有機會大賣的圖稿進入生產階段。然而進入生產階段不代表一定會出貨,常常因為複雜度或是成本考量,又刷下一部分不切實際的設計,等到得以量產上貨架的步驟後,卻還不算是成敗論英雄的關鍵,終極裁判是全世界數千萬名買家,他們最後用自己的荷包決定哪些是真正符合市場期待的贏家。
這一輪又一輪的挑選過程,不是單純的交稿以後,一番兩瞪眼的宣布淘汰或是中選,中選後的設計圖稿幾乎都會面臨冗長的討論,甚至遇到改來改去的狀況,尤其是平面圖稿轉變成立體雕模的過程,特別容易出狀況,有時候一條弧線或一個眼神,可能會經過十來次的修改,才能達到對方的要求,而每一次的往來,雖然增加了我們的工作負荷,但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事實上,越會挑剔的客戶往往是最好的客戶,他們的仔細來自於對於品質的堅持,這樣的客戶才會讓我們超越自己,也更容易維持長久的關係。
毫不誇張地說,每季受到歡迎的產品可能只占最初草稿的萬分之一,至於哪些是萬中選一的市場寵兒,很容易從追加訂單上顯示出來,同時,我們也會從各種管道,有系統地收集更多更深入的資訊。例如,A產品在歐洲比在美國賣得較好,B產品在每個市場都是銷售第一等等,這些資訊經由我們的業務單位整理後,必須直接回饋到設計團隊,再經過一番消化沉澱,內化為我們的經驗值,迅速反映到下一年度的新設計稿上。如此年覆一年,慢慢地累積出海暢全體,對於市場的敏銳度與辨識力,形成我們萬中選一的看家本領(Know-how)。
正是因為這樣萬中選一的機率,我要求旗下設計師們要懂得多多益善的道理:畫圖,是重量不重質;選圖,才是重質不重量。有些設計師特別惜墨如金,總想要琢磨到一個自認完美的境界,否則不願意下筆,但經驗告訴我們,完美的設計絕少是一蹴即成的,反覆增減才是臻於完美的不二法門。海暢曾有一名資深設計師,非常有才氣,但設計過幾樣大紅大紫的產品之後,不知道是江郎才盡,還是得失心太重,一直磨磨蹭蹭地交不出新圖,表示一定要等到畫出下一個確定會大賣的圖之後,才要將稿件交出來。不意外地,他的產量自此驟減,後來呈上來的零星稿件中,再也沒有出現過令人耳目一新的設計,現在想起來,還是替他感到惋惜,自我設限的結果,竟是扼殺了自己的創作生命。
除了大量創作,我也鼓勵設計師們能夠有更全面的市場觀,所謂的市場觀,簡單說就是設計與價格的關係,好的設計師一定要能夠明白,產品造型的確很重要,但是價格也是市場接受度的決定性標準。客戶有時候會直接命題,告知要開發的產品大約多少預算的範圍,如果設計師對價格沒有概念,很難第一時間抓到客戶的心,所以我常帶著同仁們做的一個訓練,讓大家到某家禮品店,隨機拿起任何一樣商品來猜它的定價,然後一家一家猜下去,而海暢人的集體共識,有時候就是從這一點一滴裡集腋成裘。(本文摘自《玩美法藍瓷──陳立恆的文創人生路》,商周 ,2011年3月17日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