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14
經濟日報記者 戚瑞國整理
台灣光復後,布袋戲雖流傳民間,但也遭從中國大陸撤遷來台的政府壓制。到1990年代,隨著台灣邁進多黨民主時代,原本逐漸式微的布袋戲開始與重振台灣文化的運動交纏糾結,儘管布袋戲有著來自中國大陸的淵源,卻被捧為台灣本土文化的表徵。經濟學人雜誌報導,對陳水扁總統和他的世代來說,布袋戲所象徵的台灣意識,幾乎等同於台灣的民主運動。
晶圓廠工程人員進入無塵室檢校儀器。台灣製造業逐漸移往大陸,但經濟學人認為,台灣不必擔心空洞化的問題,只需要創造技術和品牌。 台灣學界調查發現,12年來台灣人自覺意識大幅改變,認同自己為台灣人的比率從17%激增為41%;自認為純中國人的比率從26%降為6%。這種變化加上台灣領導人採取的「去中國化」政策,令北京政府大感不安。
多數台灣民意贊成兩岸關係保持現狀,連反對黨人士都同意,認同台灣意識並不違背這個主流民意。不過,強調台灣意識已使民進黨愈來愈難與北京保持曖昧的關係;同時,北京堅持的「一個中國」,也成為台灣政治人物避諱的政治主張。
麥傑思指出,雖然強調台灣意識為陳水扁贏得選票,卻也僅止於此。去年12月的立法委員選舉中,陳水扁制定新憲法和更改國營企業名稱的主張未能獲得選民認同,導致民進黨贏得國會多數席次的美夢落空。
立委選舉結果讓北京稍感安慰,但仍擔心陳水扁會另尋途徑,背棄「四不一沒有」等承諾。另一方面,選後的陳水扁也加緊與美國修補關係,然而美國官員似乎對民進黨的主權政策多所猜疑。
若干美國學者提出「過渡條款」的建議,也就是台灣不宣布獨立、大陸承諾若干時間內不會武力犯台。這段期間內,兩岸可充分就交通、經濟、文化等民生議題交流合作,建立起互信的機制。台灣也應獲得更多外交空間。不過,台海兩邊各有堅持與盤算,對「老大哥」的建議,最多也只是禮貌上聽聽。
擱置主權問題的過渡協商,是普遍最能接受的形式,不過要中共不再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需要相當的政治勇氣。一是如何安撫共產黨內的主戰派?二是如何面對西藏、新疆等起而要求獨立的聲浪?何況放棄這張底牌後,中共擔心覆水難收。但北京當局若能突破這個緊箍咒,絕對有助其達成與歐美大國平起平坐的夢想。
不過,中共最終仍需與台灣欲完全獨立的念頭妥協。未來即使大陸也實施民主制度,兩岸最多發展成目前歐盟的形式。中共似乎開始了解台灣不想統一的立場。例如北京去年5月發布517聲明,以前最愛用的措詞「一國兩制」已不復見,聲明中僅談及統一的問題。
兩岸交流仿南北韓模式
麥傑思預測,未來幾年最有可能的發展,是雙方先就較具體、較小的議題協商,逐漸建立互信。台灣當局似乎也較傾向以這種模式和對岸「交流」。陳水扁去年曾說,兩岸可仿照南北韓模式,研議「陽光政策」,重啟對話。今年台商包機返鄉過節的協議若能成功,或許就是兩岸關係突破的開始。
隨著中國大陸挾低廉的勞動力崛起成為世界工廠,台灣的製造優勢不再。向來擅長替全球知名資訊科技大廠代工,但荒於品牌打造的台灣高科技業者,如何在製造業淡出舞台之際,以知識經濟闖出另一片天?
麥傑思指出,台灣高科技業製造技術精良,擅長高效率高品質的製造。但中國大陸崛起和高科技產業整併,不斷壓縮台灣業者的生存空間,也因此包括明碁、宏碁等製造商都體認到環境的改變,開始加緊耕耘自有品牌。
耕耘自有品牌長路漫漫
不過,顧問業者Interbrand公司評選的全球百大品牌中,沒有一個台灣品牌,可見業者在品牌打造和行銷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一個問題是,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的骨幹,但大部分中小企業無法像宏碁、明碁等大企業一樣,負擔自有品牌所需的研發成本。這就是政府推行「挑戰2008」計劃,希望在六年內把研發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從2%增加為3%,趕上美日水準的原因。兩岸經貿關係也影響到台灣高科技企業的前景。經濟學人雜誌指出,若兩岸經貿關係更加緊密,甚至勞工流動益趨自由,國際投資人可能把台灣當作登陸的跳板,這其實最符合台灣企業的理想。
兩岸投資彼此設限不利台灣服務業發展,尤其對金融服務業登陸造成很大箝制。高科技方面的一些限制,其實意義也不大。例如台灣對赴大陸投資設立8吋晶圓廠設限,但大陸也者已經擁有更先進的12吋晶圓生產線。且因中國大陸智慧財產保障法規未臻完善,許多企業在評估風險後,其實自動會把最先進的研發留在台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