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21日 星期二

新書導讀 成長力 天下文化出版

高希均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榮譽教授
(一)夏藍新著問世  
商場如戰場,以勝負論成敗。勝負的檢驗就在企業利潤。在市場競爭的裁判下,虧本的企業,即使有再多的藉口,也得不到同情。企業獲利是生存與發展的先決條件。  
以《執行力》一書聞名全球的作者之一瑞姆.夏藍(Ram Charan)最近剛出版了一本新著——《成長力︰持續獲利的策略》(Profitable Growth is Everyone’s Business)。這本書就是在討論企業持續獲利之道。  
企業要靠利潤來成長,當然為每個企業家所熟知。可是在急功近利的時代,有一些企業獲得意外的利潤,加上渲染的報導,常常使旁觀者心猿意馬,產生對本業專注的失焦;又因一些高科技產業創新的成功,創造了巨大的個人財富與公司市值,也使人「要做就要做最大的、最新的!」其結果常常後來者欲速則不達。試看二十一世紀初全球網路泡沫所帶來的投資重創與財富縮水。  
因此,回歸企業的基本面──以有效的策略,持續地獲取企業利潤,再度受到重視。「成長力」這個觀念的再度提出,正好使我近年來構思的「成功企業運作模式」,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點。
在知識經濟時代,任何企業(或任何個人)必須以「學習」啟動;在市場經濟競爭中,又必須以「利潤」論成敗。其間所經過的路程正是中外管理學者所最費心思在探討的。如果借用近十年來西方管理學者的觀點,我們可以用「五力」予以歸納:(1) 學習力→(2)生命力→(3)執行力→(4)競爭力→(5)成長力      
(二)「五力」的說明  
讓我先對「五力」逐一說明。  
(1)學習力:是指吸收知識與技能的能力。沒有持續不斷的學習,即使擁有最高度的學位,三、五年後也就會落伍。美國學者彼得.聖吉所提倡的「學習型組織」,即是要使個人、企業、組織不會被社會淘汰。他所指出的「學習的七個盲點」,與所提倡的「五項修練」值得在這裡列舉:七個盲點是指:本位主義、歸罪別人、缺乏整體思考的行動、專注於個別事件、對緩慢而來的致命威脅視而不見、經驗學習的局限性、高估管理團隊的效率。1990年代聖吉所提出的五項修練(discipline)包括了:追求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參與團隊學習、及推動系統思考。  
培養學習力是一種上進的態度、一種社會的需求、一種理性的執著;不涉及到意識型態,因此應當立刻可以被政府、企業、學校等機構來共同推動。如果「愛拚才會贏」,是反映傳統的「匹夫之勇」;那麼「學習才會贏」,是凸顯現代的「知識之美」。  
正如聖吉強調:最成功的企業是「學習型組織」,因為企業唯一的優勢,就是要有持久的能力,比對手學習得更快。  
(2)生命力:這不是一個管理學名詞,是自己觀察台灣現況所提出的。它是指一個人「擁有追求理想的內在力量」,我們可以列舉出「六種」理想的追求:追求財富增加、追求自我實現、追求家庭幸福、追求社會公平、追求生活品質、追求大我奉獻。  
點燃這種追求意願的內在力量可以來自各方面:成就動機、使命感、企圖心、危機意識、企業家精神、不服輸心態、公益心、第六倫精神……。  
當我在提倡要發揮生命力的同時,當然是因為憂慮「惡勢力」的不斷出現以及揮之不去。「惡勢力」是指「阻擋生命力發揮的各種有形與無形的障礙」。這些令人痛心的現象包括了:特權、金權、黑道、行政惰性、立法延誤、基本建設落後、泛政治化……。  
遠在1996年出版《競爭力手冊》(高希均、石滋宜編著)一書中,我就寫過:「台灣競爭力的強弱,是隨生命力與惡勢力之間的搏鬥,來決定勝負。」  
(3)執行力:就是有能力把「想法」變成「做法」;推到更高層次,執行力是把「夢想」變成「真實」的一種能力。事實上,把一個對的任務,或者一個對的策略,徹徹底底的完成,從來就是大小企業與政府施政的成功關鍵。徹徹底底的完成任務就是執行力。  
近年來受到全球及台灣讀者肯定的《執行力》一書,兩位作者就指出圓滿達成執行力的三個步驟:任用對的人才、採取對的策略、以及完成對的營運;但是企業領導人必須自己全心參與。  
(4)競爭力:是指一國在世界市場上能創造出每人平均財富的能力。競爭力愈強,這個國家創造財富的能力也愈高。對個別企業而言,競爭力就是指創造企業利潤的能力。  
就國家而言,這個能力,不僅是指狹義的生產力,更包括了多種經濟與非經濟因素:如公共建設、行政效率、生活品質、自由化程度……。一個國家中的某一產業的生產力可能高,如果因為電力不足、港口擁擠、治安不良、投資障礙等因素,就會使得該國的競爭力相對地降低。  
因此,競爭力高的國家,所反映出來的是一個社會的全面進步:經濟的、非經濟的;硬體的、軟體的;國內的、國際的;有形的、無形的;短期的、長期的。  
就個別企業而言,競爭力就是指產品、服務、創新、供應鏈、顧客需求、管理、資金等各種因素,都要比競爭對手有更好的配合與表現。  
在1990年代中期,施振榮先生提出一個極有見地的看法:「我有一個公式:競爭力是和價值成正比,和成本成反比。台灣競爭力的提升還有無限的成長空間,只要我們不斷努力思考創造價值。」  
(5)成長力:是使指企業持續取得「獲利型營收成長」(profitable revenue growth)的能力。它不是單指銷售成長、市場擴大、員工人數增加等指標的上升而已,而是要「獲利的成長」。如何幫助企業改進及擁有這種能力,即是出版這本新著的目的。  
本書的作者瑞姆.夏藍(Ram Charan),即是撰述《執行力》的二位作者之一。在哈佛大學獲得商學博士後,曾任教於母校及西北大學,並且長期擔任大公司的顧問。     
(三)新著的要點  
夏藍博士在引言中就首先要破除一般人對「成長」的迷思。大家認為企業的「成長」,必然與創新、新商業模式、巨型併購等等相關,也就是永遠在尋找「大突破」,獲取「大表現」。根據夏藍親自參與或訪談的百餘家企業後發現:這種「沒有二位數的成長,就不值得花力氣去做」的想法,完全不切實際,而且扼殺了應有的興革及企業的基本改善。  
一個影響企業的成長要素很多,包括了開發新的產品與服務、建立有效的銷售團隊、了解顧客的價格、市場區隔等等。正如作者指出:這些要素反而常常被視為當然,未受重視。也就是企業高層為了尋找天邊的雲彩,卻忽略了企業經營身邊的基本動作。因此,當夏藍與公司負責人逐一討論企業成長時,終於發現:「我們碰到了敵人,敵人就是我們自己。」因此,企業領導人需要不斷灌輸「獲利成長」的迫切感。  
夏藍指出:「成長是一種創造性的行動,也是有紀律的相互影響流程。」又指出:「成長是人類生命的精萃。」他希望這本新著既可以協助企業繁榮,也可以幫助個人成長。這就是說:企業虧損,員工就會面對企業內部的「零和遊戲」──有人留下,有人裁遣;如果企業成長獲利,則啟動了企業內部的良性循環。  
書中提出了十項平易近人及切實可行的理念及工具,個別企業可以立即選擇推動。  
(1)「營收成長,人人有責」:每一位員工不要忽略自己可以為公司節省成本及創造營收的機會。  
(2)對業績要有積少成多的務實想法:不斷地打出一、二支安打,要比幻想全壘打更實在。  
(3)追求優質成長(good growth):是指從內部產生可以持續、並且改善獲利的方法;避免劣質成長(bad growth)──藉由收購與財務操作,或對顧客提出過多的優厚條件,所產生的短期利潤。  
(4)消除組織內的不真實說法:尤其在不景氣時期,內部更容易出現業績衰敗的藉口,如「我們處在一個零成長的產業。」、「顧客只在乎價格。」  
(5)以現有資源提高「獲利生產力」,加速「獲利成長」:在資源效率使用上,推動「以少獲多」時,容易注重節流,即減「少」資源的使用,忽略開源—同樣的資源,要產生更「多」的收益。  
(6)推動「成長預算」(growth budget):要避免「成長」淪於空談,就必須同時提供資源,編列預算,來推動公司的成長計劃。一個周延的成長預算的編訂,可以反映公司內部資源運用及分配的是否合理。  
(7)擴建上游行銷(upstream marketing):「上游行銷」是指辨別消費群的區隔以及用不同價格策略來增加銷售,夏藍認為很多公司常常忽略這種行銷方法。一旦能夠鎖定不同的消費群,並且對他們提供滿意的產品與服務,就能與對手產生「差異化」,穩定的創造營收。  
(8)注重「交叉銷售」(cross-selling):這是指出售產品時,附加其他優惠條件,如售後服務、抽獎、贈送其他禮品等。這種銷售方法,旨在提供一套獨有的價值主張(unique value proposition)來吸引消費群。夏藍認為這是持續成長的重要基石。  
(9)厚植成長引擎(growth engine)於企業文化:當組織內部視「成長」為優先任務時,「成長」就變成重要的話題。當領導者再反覆強調時,大家就會開始把「成長」視為自己的責任。大多數的新構想是由組織內部大家分享資訊以及腦力激盪而產生。這即是「人際互動引擎」(social engine)的概念──資訊流通、相互衝撞、理念分享。  
(10)把「創新」化為「營收成長」:再好的創新,不化成產品,沒有實際價值;再好的產品,不能帶來利潤,也是沒有實際貢獻。  
書中指出創新轉換成利潤的五個步驟:概念孕育、篩選、培養、創新啟動、儘早結束失敗的創新。  
夏藍在新著中對這些理念及工具,都有仔細的討論。與《執行力》一書相比,本書更具實用性,並且可以用到大企業,甚至更合適中小企業。     
(四)企業除了「利潤」,還要受人尊敬  
綜合上面的討論,我可以把「五力」以圖一來呈顯它們的相互關聯及優先次序。  
在大多數情況下,那些成功的企業,都會從「學習力」的基礎出發,進而發揮「生命力」,落實「執行力」,加強「競爭力」,提升「成長力」,構成一個企業價值方程式(value equation)。  
儘管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獲利」是天經地義的;但是,面對當前各國貧富差距的擴大及生態保育的惡化,企業除了持續獲利之外,也應當要追求永續經營,並且樹立企業典範。  
觀察台灣的企業──傳統產業與高科技業──半世紀以來,其中有不少已「持續獲利」,也有一些正走向「永續經營」,但可做為華人世界或全球「企業典範」的,則寥寥可數。  
《成長力》一詞譯為自英文的「profitable growth」;如果除了利潤之外,再進而追求永續經營與企業典範,那麼這樣的「成長力」,就會贏得更多的尊敬;或許也可以把原文書名:Profitable Growth is Everyone’s Business,補加一個片語: Profitable Growth is Everyone’s Business, but Not the Only Busines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