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日 星期五

遠見人物》張亞勤 華人科技金頭腦

7月底,台北來了一位大陸知名人物——張亞勤。並以「智造創新,慧及全球」為主題,應邀擔任《遠見》人物論壇第64場主講人。

張亞勤,這個名字對台灣讀者來說似乎有些陌生。不過在中國大陸和美國科技業界,張亞勤早已家喻戶曉,更是上百萬中國大陸科技研發人員學習的榜樣。

現任微軟全球副總裁、微軟中國董事長及微軟中國研發集團主席的張亞勤,今年雖只有42歲,卻已擁有多項第一。

多項第一,縱橫中美科學界

12歲就以天才兒童之姿進入中國科技大學的少年班就讀,八年內完成大學及碩士學位,並於1986年赴美讀書。

23歲時,取得喬治華盛頓大學的電機工程博士,做出該校史上首篇滿分的博士論文。

喬治華盛頓大學電機工程與電腦科學系主任、也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的比克赫爾茲對張亞勤讚不絕口,甚至以「全世界的財富」來形容他。

神奇的事蹟還沒完!隨後他受邀在紐澤西州的普林斯頓桑納福多媒體實驗室工作,這個實驗室是美國四大研究中心之一,歷史上最輝煌的紀錄是發明了電視,因此被譽為「世界電子技術的搖籃」。張亞勤在此練就了在多媒體視訊技術的真功夫,並發表重要論文。

25歲時,他即出任多媒體實驗室的總監,帶領40餘位工程師,也是該實驗室成立以來,華人擔任過的最高職務。

還不到30歲,張亞勤已經發表了上百篇論文,並取得50餘項創新專利,受到美國資訊科技學術界及業界的矚目。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協會(IEEE)授予他院士殊榮時,他只有31歲,這又打破該協會100多年來最年輕院士的紀錄。

38歲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欽點他為全球副總裁。42歲時又獲選中國2007年十大科技英才的稱號。短短40多年的人生歲月,張亞勤累積的傲人紀錄已不可勝數。

以蓋茲為師,影響人生態度

其實,張亞勤與蓋茲這兩位絕頂聰明的天才,1992年第一次接觸時就激盪出火花。

張亞勤回憶,當時他出席一場展覽會,蓋茲剛好聽到他的演講,就視訊壓縮速率及傳輸技術提出問題,兩人就討論了起來。

1998年加入微軟後,張亞勤與蓋茲的接觸更為密切,2004年張亞勤調升為微軟全球副總裁,回美國總部負責行動通訊及嵌入式系統部門。

張亞勤見機不可失,直接開口要求蓋茲當他的導師,蓋茲也一口答應。從此,兩人不僅有工作夥伴的關係,也有師徒的關係。

說起對蓋茲的印象,張亞勤說,他除了IQ很高,商業洞察力及產業預測力也很強,技術更沒話說。

兩人最常討論的地方是在蓋茲的辦公室,「他用他的白板,畫很多的圖表、公式,」張亞勤說。「白板文化」在微軟特別有名,除了在美國總部到處可見白板外,在中國微軟辦公室內也是白板林立。很多微軟工程師會利用白板進行討論,白板產生出的商機與效益,肯定功不可沒。

張亞勤認為,蓋茲還有一種能力,就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化,每次經他巧手抽絲剝繭一下,複雜問題都變簡單了。

蓋茲對張亞勤影響甚深,不僅在技術上與商業,甚至在人生態度與境界上。

科技貢獻,遍布數位生活

從小就是天才的張亞勤,能與一代科技鬼才比爾蓋茲有極深淵源,正是奠基於他在科技領域的學術研究與應用發展上的實質貢獻。

在學術與研發上,張亞勤目前已擁有60多件美國專利,累積300餘篇論文。特別是在視訊壓縮及移動通訊方面,他更是美國此領域中擁有最多論文及專利的華人。

早在1990年,張亞勤就提出如何在電腦上傳輸多媒體訊息,包括圖像及視訊。「當時網路還不普及,大家都認為我在開玩笑,但現在這些都成真了,」張亞勤說。

說的白話一些,現在使用的網路、數位電視、網路電話、手機、電腦作業系統、DVD,甚至最近幾年竄起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或年輕人愛看的YouTube等,都可以看到張亞勤的研發結晶在裡面。

回中國研發,主要推廣RIDE

當1998年微軟成立中國研究院時(後更名為亞洲研究院),首任院長李開復在美國物色首席科學家時,不少人就向他推薦張亞勤。李開復後來也聯絡上張亞勤,並說服他回到中國,擔任副院長兼首席科學家。

自從他1998年加入後,從四個人規模開始的微軟中國研究院,已發展為有350人規模的亞洲研究院。

2003年,微軟在大陸又成立亞洲工程院,下面有五大產品中心及戰略合作部。

兩年前,微軟將所有在中國的研究機構,整合為中國研發集團,並由張亞勤擔任總裁,研發人員已超過3,000人。

中國研發集團主要工作有四大項,簡稱RIDE,就是基礎研究(research)、技術產品育成(incubation)、產品開發(development)及策略合作(ecosystem)等,目標是將中國智慧遍及到全世界。

近幾年來,張亞勤除了要負責研發,同時也要負責大中華地區的銷售業務,工作十分忙碌。

不過,熱情十足的他,每天起床後就很想進辦公室,收email、開會,與同仁討論技術,仍維持對知識技術的渴望及好奇。

的確,當擁有這麼多的第一後,再多的稱讚都只是多餘的。張亞勤更喜歡大家看到他的熱情及努力,他希望告訴大家,他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

【2008/08/0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