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8日 星期五

中東古老帝國的科技新銳

黃欽勇/電子時報社長

 對很多東方人而言,人生不過是場宿命的旅行而已,有人逆來順受,也有很多人在自怨自艾中,度過一生。

 在遙遠的中東,沙漠邊緣上的以色列,不僅在農業上自給自足,並且成為高科技產業上游原生技術的重要來源。這個人口僅有七百二十萬人的國家,在全球政經舞台上,動見觀瞻。2008年底,以阿重燃戰火,加薩走廊出現了上千名的死傷者,世界主要媒體將焦點放在種族、人權與西方宗教文明的對抗上。對台灣人而言,這個千里之外的國度,除了衝突與戰爭之外,在科技產業的脈動與發展,也提供我們另一個觀察視角。

 曾經是巴勒斯坦宗主國,掌握歐亞陸橋的土耳其,在東西方冷戰時期,憑藉著地利之便,成為東歐、南歐家電產品的主要供應基地。東西方和解,亞洲廠商前進東歐之後,土耳其電子廠商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虧損累累的土耳其業者,似乎進退失據,這個陌生的中東國家,能否在新世紀再展雄風呢?在土耳其力爭上游的同時,她會是台灣廠商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合作伙伴嗎?

 數位時代下的以色列

 遙遠的中東,所有人關注的是石油供需,但不產石油的以色列,卻在全球電子產業鏈中占得一席之地。不像台灣業者大多以量產的電子產品為目標,以色列人選擇的,是難度更高的移動視訊、無線網路等全球頂級且與矽谷同步的技術領域。他們不在量產的體系中掙扎,而選擇風險更高的獨門技術,並直接前往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上市,向國際社會募集資金。

 在耶路撒冷舊城中,感受不同宗教的對峙,在地中海邊,看到猶太人在艱困的環境中,驕傲的活著,以色列之行是孤獨的,但卻是收穫最豐碩的行腳。 沒有人會想到,耶路撒冷這個千年古城,會在二十世紀成為開啟以色列數位新紀元的灘頭堡。1985年,英特爾設於耶路撒冷的晶圓廠開始運作,揭開了以色列半導體產業的序幕。但若加計研究中心的經驗,以色列發展半導體產業已經有三十年的歷史,這與台灣工研院籌組種子團隊前往美國RCA學習金屬氧化半導體(CMOS)技術的時間非常相近。

 三十年過後,小國寡民的以色列,就晶圓廠的數量而言,難望台灣項背(所以他們從來不須為虧損上千億台幣的晶圓廠傷神),但若從產業成就論,以色列有超過百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科技公司,這群猶太子民的後裔是不容小覷的。 據說,希特勒畏懼猶太人優異的民族特質,因此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以各種名目執行種族滅絕運動,期間遭到納粹屠殺的猶太人便超過六百萬人。當納粹屠殺猶太人時,全世界都視若無睹,沒有國家主體的猶太人,只能無語問蒼天,如今的耶路撒冷城內建有「大屠殺紀念館」,而在哭牆邊上,為大屠殺而哭泣的聲音,也正隨著歷史的塵埃而遠去。但猶太人知道,每個猶太人對於其他猶太人的生存,都有不可迴避的責任。

 從很多歷史的佐證上,我們不得不欽佩猶太人的聰明與智慧。人口僅占全球0.25%的猶太人,拿走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諾貝爾獎項,從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馬克斯(Karl Marx),到安迪﹒葛洛夫(Andrew S. Grove)、瑪莎﹒葛藍姆(Martha Graham),以及剛於2008年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克魯曼(Paul Krugman),猶太人在近代科學、音樂、文學、宗教等不同領域的成就,全世界各民族更是無出其右者。

 烽火地上闢出科技路

 猶太人如何在戰火連天的土地上,硬是打開一條科技產業的生路呢? 在以色列北方,通往黎巴嫩的卡梅爾山谷之前,有個稱為哈卡梅爾(Ha-Carmel)的車站,很清楚的可以看見掛著英特爾、微軟、飛利浦、戴爾、惠普等跨國大公司招牌的大樓,矗立在鐵道兩側。而在卡梅爾山谷的更深處,知名的晶圓代工廠寶塔半導體(Tower Semiconductor)的工廠便座落於此。沒有猶太血統的寶塔總經理易蘭傑(Russell Ellwanger)說,他們就是看中猶太人的科學基因才到以色列設廠,希望能就近掌握人類最可貴的腦力資源。 附近的凱薩利亞(Caesarea)與齊克隆雅科夫(Zichron Yaaqov)兩座城市,仍留有十字軍東征的遺跡。齊克隆雅科夫位在卡梅爾的山脊上,小小的街道,散發著中古世紀的古韻。以色列人便在歷史與現代的交會、戰爭與和平的拉鋸過程中,牢牢握住短暫的發展契機。這個看起來應該比台灣更短視、更追求短期獲利的國家,卻不斷的在科技界創造出奇蹟,除了半導體設計之外,精密機械、醫療儀器,以色列人的成就也都超越台灣。

 以色列在研發領域的投資,約占國民總生產毛額(GDP)的4.6%,比重之高為全球之冠。此外,以色列還是全球第八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也具備戰鬥機的生產能力,甚至還擁有核子武器。

 我們很難僅僅從以色列人熱衷教育,來解釋以色列之所以成為世界科技大國的原因。以色列人都知道,同一個問題問一百個學生,將會出現百種不同的答案,只要以色列人聚集的地方,一定是人聲鼎沸,爭辯聲此起彼落。以色列人也常說,神創造人的時間不同,怎麼可能有相同的答案呢?而無時無刻讓小孩在充滿書香的環境中成長,也是猶太人教育下一代的重要方式。 高科技產業向來是以色列重要的經濟發展命脈,根據統計,尖端科技產業對出口貢獻的比重將近60%。在資訊電子業,以色列擅長的領域,包括了半導體設計、網路安全軟體、電信零件與航太電子產品。

 巴勒斯坦裔的美國文學評論家薩依德(Edward W. Said)曾經寫下《鄉關何處》(Out of Place)的巨著。這個成長於黎巴嫩的基督教徒,離鄉多年,在人生盡頭時,著手撰寫中東烽火下的巴勒斯坦人,如何尋找自己生命的價值。從巴勒斯坦人世居的土地上,硬生生切割出來的以色列,從一開始就面對不友善的對待。為了維持中東穩定的大局,在敵人虎視眈眈之下發展科技的以色列,也付出對等的代價,在黎巴嫩飛彈射程可及之處的海法港附件,以極優惠的租稅獎勵條例吸引各國高科技廠商前往設廠,或建立產品的研發中心。(本文摘自《出擊-數位台灣的國際思維》,天下文化出版,2009年4月)

背負歷史十字架的國族

黃欽勇/電子時報社長
 
遠在東亞的台灣,與巴勒斯坦、以色列幾乎是八竿子打不著,但藉著資訊產業牽起的緣分,台灣與以色列在電子產業上,合作多於競爭。以內建微處理器知名的ARC營運長梅爾(Derek Meyer)就表示,台灣廠商擅長個人化的多媒體行動產品設計與生產,而以色列的設計公司則擅長數位信號處理(DSP)技術,兩者之間,由於民族性不同,產業結構也大相逕庭,競爭有限,反而互補的商機處處可見。我們從電視螢幕上,看到的是烽火下的以色列,但從未從情感的角度,去深度的觀察這批猶太子民的喜怒哀樂。

 2007年3月中旬,我到上海參加中國半導體展的面板產業研討會之後,在浦東機場搭上土耳其航空從上海起飛,經過北京、伊斯坦堡,到特拉維夫的航班。十幾個小時的飛行時間,一路上一邊翻閱由「Discovery」編撰的以色列特輯,一邊與鄰座長期在上海經商的猶太人奇伯(Aviel Zilber),從如何在中國經商,一直談到以色列的建國經驗。

 從人文角度而言,以色列這個面積略微超過兩萬平方公里、充滿傳奇的國家,幾乎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發展史的精粹選集。半世紀以來,陸續回到以色列參與建國囤墾的猶太人,從歐洲、中東、美國,甚至伊索匹亞,帶回來截然不同的人文經驗。以歐洲猶太人為主體的集體農場(Kibbutz,希伯來文的原意為共同囤墾區),有非常濃厚的社會主義色彩,我們可以在類似「人民公社」的集體農場中,感受猶太裔的馬克斯在唯物主義上的各種論證。

 從地理的角度而言,這是亞非兩塊大陸連接之處,亙古以來,人類走出黑色非洲所踏上的第一塊土地便是以色列。北方的戈蘭高地,在以阿戰爭期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南方城市艾拉特(Eilat)濱臨紅海,在以色列狹長的國土上,硬是伸出一小塊延伸到紅海的出海口。扮演人類文明通衢的以色列與猶太人,在歷史上,無可避免的遭遇更多遠較中國人還要複雜的歷史情仇。

 千年來的種族牽扯與矛盾 從西元前1000年,大衛王建立耶路撒冷舊城開始,猶太人便不斷在矛盾衝突的夾縫中生存。1948年建國以後的以色列,開始接納來自各國的猶太人回到以色列,重建這個歷史中斷兩千年的國家。在蘇聯解體的過去十幾年中,有近百萬的猶太人從獨立國協回到以色列,而在這之前,以色列的新移民,可能來自美國、波蘭、捷克、英國、比利時,甚至德國。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以色列從伊索匹亞帶回來超過十萬名的猶太後裔,據說他們是當年猶太族群分散之後的一支,由於長年留在落後的黑色非洲,這批原本只能在伊索匹亞務農的猶太人,教育水準低落自不在話下,然而以色列政府寬厚的接納他們,加入猶太建國的行列。

 回程轉往土耳其伊斯坦堡的飛機上,鄰座是一位氣質高雅的長者,絲質的薄外套流露出不凡的穿著品味。攀談之下,知道這位已經七十五歲的長者,是從南非移民回到以色列的,他說從1948年到今天,以色列的人口幾乎暴增十倍,而來自各國的猶太移民,各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但經過六十年的融合,如今能建設成一個完整的國家,背後的猶太建國主義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這位中文名字叫謝爾的老先生告訴我,當年在葉門有一個擁有千年歷史的猶太族群,由於長年身處阿拉伯世界,女子外出也蒙面,阿拉伯世界的習俗雖深深影響了這個族群,但他們還是保留了千年以來猶太族群的各種重要習俗、禮儀;以色列在建國期間,他們扶老攜幼的回到以色列,如今他們也已完全融入以色列的社會。除此之外,在波蘭的猶太人,跟隨當地的習俗,下田採收馬鈴薯的都是婦女,但在北非的摩洛哥,婦女是不下田耕作的。以色列人面對的是來自各國不同的習俗,除了彼此尊重,逐漸融合之外,別無他法。看到以色列,想想台灣的族群爭議,一念之間的落差,相距何止千里。

 如果說以色列其實擁有最複雜的族群、最原味的宗教信仰,以及與鄰近潛在敵國相對面積、人口最懸殊的對比,我想絕大部分人會給予以色列更多的同情。但相較於以色列人的勇於面對現實,台灣人似乎不斷的在逃避歷史給予的試煉。台灣人說,上一代留給我們太多的歷史負擔,二二八總是牽扯著不同的族群對立,然而有錢的台灣人以移民美國為榮,影歌星恨不得讓別人知道,他們正在加拿大坐移民監,以此來凸顯其與眾不同的社會地位。遍布全球的猶太人,在不同的時點回到以色列參與建國;僑居海外的,則給予以色列最誠摯的支持與祝福。以色列科技界人士說,他們相信英特爾會在以色列蓋晶圓廠,絕對與匈牙利出身的猶太人葛洛夫有關,葛洛夫是英特爾創辦人,美國科技界的英雄,也是猶太人的驕傲。

 兩者之間的對比、落差,顯然台灣的問題,不僅僅在於外顯的具象,也在於內在的族群修為。土地面積只有台灣三分之二大,人口不到三分之一的以色列,從1967年的以阿六日戰爭之後,每一任總理都是國際新聞中的要角。而我們的政治領袖,卻無法在正面的國際新聞中嶄露頭角;偶爾出現在版面中,卻都是嘲諷、輕蔑的語氣,這些「果」,難道僅僅是因為我們與大陸在面積、人口上相差懸殊而已嗎?

 剛剛辭世不久,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學者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在《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一書中,描述基督教文明與回教文明之間的衝突,猶太人站在基督教文明的最前線,面對整個穆斯林世界的壓力,這可以說是猶太人的宿命。衝撞宿命的猶太人,不論是在地中海邊上與大浪搏鬥,或是在火車站前一夥、一夥著軍裝、荷槍實彈的年輕面孔,不管他們長得像猶太人、阿拉伯人,甚至是黑皮膚的非洲裔猶太人,毫無疑問,猶太人從裡到外,都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本文摘自《出擊-數位台灣的國際思維》,天下文化出版,2009年4月)

行銷線上》好康大放送 交心搏感情

【經濟日報╱林婉翎】

景氣冷颼颼,消費大眾荷包緊縮,輔大廣告系主任蕭富峰觀察,企業為刺激購買意願,慷慨行銷(generous marketing)正當道。

許多企業向消費者釋出善意,紛紛推出優惠方案,趁機與他們交心,營造與其同甘共苦的正面形象,也是企業落實慷慨行銷的常見手法。

如13家通路業者聯手推出「粉樂購FUN Go!」跨業態促銷活動,祭出74種優惠好康,整合彼此資源,運用通路優勢,花少量宣傳費用,發揮最大行銷效果;速食業龍頭麥當勞推出的「超值全餐」午餐時段大降價,也是個成功實例。

也有企業慷慨解囊,祭出免費行銷手法,提供免費商品與服務,與顧客建立好關係。如六福村推出與園區同年出生的消費者,只要憑身分證即可「免費入園」的行銷策略。

蕭富峰指出,景氣差,消費者信心指數大幅滑落,消費大眾對未來缺乏安全感,而不敢消費,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口上,企業要刺激消費,除要強調物超所值,也得消除他們對現況的不安全感,安心行銷也是一種手法。

如為提振房市買氣,皇翔建設和信義房屋兩大房地產業者,聯手推出預售屋「兩年內無條件原價買回」的保證機制。未來交屋時,若房價下跌或客戶不想買、買不起,業者將無條件退還已繳價款。

企業發揮創意,將心比心、釋出關懷與溫暖,用感性行銷,網羅新客戶的心,對於品牌的忠實客群,此時需更用心投入經營。針對會員客戶提出特權行銷,祭出如VIP生日禮、免費維修等服務,讓忠實客戶備受感動,更加忠誠。

也有許多企業慷慨大放利多,賺取利潤之餘,也不忘關懷社會,積極提倡社會企業責任,掌握時機,從點、線、面累積品牌價值。如味全集團推出「救地球,做就對了」的電視廣告,喚起大眾的環保意識,也為品牌加分。

蕭富峰認為,慷慨行銷是「捉雞先灑米」的多贏策略,是「先付出、後收穫」的行銷手法,讓企業在不景氣中贏得面子與裡子。

【2009/05/06 經濟日報】

上班族》真正的Ownership

【經濟日報╱周怡秀】

過去以來所服務公司的規模,一直屬於中小型體制,我對於交辦事項總是不推拖,抱持多學習新事物的態度面對,因此不太在乎交辦事項的合理性及必要性,只要落在我手上的工作,我都願意勇往直前。

直到前段時間遇到一個點子多、但頭腦不是很清楚的老闆,他常沒仔細思考後就指派任務,我交付的結果卻不是他心中要的,只好換個方式重做,有時搞得大費周章,卻沒有辦法劃下句點。我被搞得人仰馬翻,而且情緒管理變得很差,眼看就快要到臨界點,幸好高層即時伸手救援,化解了一場危機。

【心得分享】

這件事的關鍵是ownership。以前我對ownership的認知是,負責任地把委任的事做好;但正確ownership的定義應該是,自己要有獨立自主的想法,堅持該堅持的立場。

上班族若在仔細思索後,發現被委派的事並不合乎邏輯,或是不合理、甚至是沒有必要,都應該透過溝通向老闆表達,在真正討論後,確定彼此的共識是在同一線上再採取行動,才能促進做這件事的意義。只懂得接受命令行事的員工,是work hard,而不是work smart。

(作者任職於外商公司)

【2009/05/06 經濟日報】

大師輕鬆讀》發現領導天才

【經濟日報╱摘自《大師輕鬆讀》第327期】

帶團隊,必須從認識自己與隊友的長處開始!蓋洛普公司研究發現,想當個卓越領導人,你必須持續投資自己的長處,並深刻瞭解自己部屬的需求。

理想中的領導人是一流的溝通者、有遠見的思考者,以及在各方面都有實戰經驗的專家;弔詭的是,當領導人想要變成十項全能時,其實最後的表現會輸給那些全力發揮自己長處的人。

因此,要有效領導,你必須確切認知自己的長處並妥善規劃,讓自己每一天都能利用最多的時間從事擅長的領域。此外,模仿是行不通的,努力仿效自己所景仰的領導人,不會讓你變成績優領導人。如果你嘗試模仿某個長處和自己不同的人,到最後只會偏離自己天生的特質,反而陷自己於不利。

當績優領導人著重於投資自己的長處,就會形成一種自我強化循環,帶來所謂的「累積效益」,讓他們在事業發展上得以持續成長。

如果你真的希望讓大家追隨你,你應該時時記住追隨者希望你能帶給他們的是什麼。那就是:

信任──追隨者無法忍受任何形式的虛偽。你必須讓他們能夠信任你,相信你在任何情況下都會表裡如一。信任會大大提升工作的速度和效率。不要浪費時間告訴別人你是可以信任的,要用行動證明。

同理心──你必須向追隨者證明你對他們的關心,並且以他們的最大福祉為念。如果你這麼做,你的成員就會更投入也更有生產力。

可靠──你必須奠定穩固不變的基礎,要讓你的追隨者覺得他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信賴你。這一點在面對大幅變動更顯重要。

希望──你必須灌輸大家光明未來就在不遠處的希望。卓越領導人會因應挑戰、解決問題、克服障礙,並且開創出令人驚嘆的未來選項。如果你希望大家追隨你,就要給他們實際而有啟發性的希望。

要做到卓越領導,不要說對員工說:「由於景氣衰退,我們目前正在裁員」;而應該對他們說:「即便我們目前業績下滑,但我們仍然繼續召募新人,才能在未來景氣復甦時取得優勢。」如果你多著重於未來要達成的目標,少花點心力去因應急迫的需求,你的員工就會熱情回應你。

【2009/05/06 經濟日報】

大師面對面》明茲伯格:反思解決管理危機

【經濟日報╱吳仁麟】

「當今企業的種種問題,都源自於『管理危機(Crisis Of Management)』,必須重新反思,且聚焦於『人』和『心』。」來到被譽為「加拿大哈佛」的蒙特婁麥吉爾大學 (Mcgill University)商學院拜訪管理大師明茲伯格 (Henry Mintzberg),我們坐在他研究室的大落地窗前,他開宗名義點出如今企業管理的主要病灶。

在管理學界,明茲伯格一直是個被主流視為另類的先知。早在1973 年,他出版了「管理工作的本質 (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開創「經理角色學派」,以經理人的工作內容來解讀分析商業活動。2004年他出版了「MBA不等於管理人 ( Managers not MBAs)」後,在全球產學界造成的餘震,更一直持續到今天。

管理亂象

經理人所面臨最大的危險,就是對事物的看法流於表面。

「經理人所面臨最大的危險就是對事物的看法,流於表面。」他在1973 年的著作裡如此直接不拐彎地說。當時的他已經看到經理人工作基因不可免的危機,也彷彿看到今天金融海嘯的病灶。

「美國的管理已經爛到根裡了!」沒有例外的,這一次明大師一樣語不驚人死不休。他回顧這幾年全球因為管理問題而造成的亂象,以他知名的「反思心態 (Reflection)」為核心架構侃侃而談,像張三豐演練太極拳般的自信優雅,批判了管理學的過去和現在,也預言了管理人的未來。

明茲伯格認為,當今的種種問題都源自於「管理危機 (Crisis Of Management)」,這是因為投資人不在乎自己所投資的公司做了什麼,公司的管理人也不介意自己做了什麼,大家只看結果的數字,而不看過程與內容,「這樣的商業生態,當然早晚會出事。」

明茲伯格認為,處理管理危機得從「反思」做起。他說,投資人如果在乎自己所投資公司的管理品質,才有可能促使各家公司開始重視管理,如此才可能造就好的管理者,而今天的好管理者就是明天的好領導人,由下而上才有可能根本解決問題。

除了反思,明茲伯格更針對「人」和「心」這兩個焦點,提出他對未來管理的看法。

心的力量

組織成員共同關心,朝相同目標努力,一種良性自主管理就自然啟動。

他認為,社會是由人組成,管理者所管理的是人,一切思考與行動的出發,當然都該源自於「人」;但反觀目前主流的管理者教育如MBA,卻完全不是這樣的思維。MBA招生向來只問學生的優秀和聰明,卻不在乎學生對人關不關心,因為這件事無法用MBA 的方式量化,也沒辦法用考試來考出個高低。

明茲伯格眼中的MBA教育一直是「從頭錯到底的教育」。他說MBA聲稱教育目的是為了教出管理者,但是管理是門複雜的「藝術」,必須來自現場和實務磨鍊,管理根本沒辦法在課堂中被教出來,而MBA一再挑選錯的學生並且用錯的方式來教,當然只會教出錯的管理者,這也直接導致今天的管理危機。

「一個組織最重要的關鍵字是『心』。」他認為,有心的地方就會有力量,當一個組織的所有成員都有著共同的關心,都朝著同樣的目標努力,一種良性的自主管理就自然啟動。例如「社區 」就是他心目中理想的組織型態,一旦一個組織具備了「社區感」,領導和分工也會自然而然發生,匯集人和心的力量。

明茲伯格堅信「人」永遠會是管理工作的核心,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把人的價值放大,而不是讓人的價值減少、甚至消失。這是未來每個國家和社會最大的挑戰,特別在金融海嘯衝擊舊商業社會價值的今天,企業和政府都該對自己的角色深切的反思。

訪談近尾聲時,明茲伯格特別在筆記本上畫了「市場 (企業)」和「政府」兩個圓,再把「社會 (人)」畫在兩者中間。他說:「人是一切和最後的答案,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可以適度調控市場和政府兩者的能量,像個天秤的中心,是穩定整個結構的基礎與力量。」

以人為先

以人為本的社會,可以適度調控市場和政府兩者的能量,像個天秤的中心,是穩定整個結構的基礎與力量。

明茲伯格13年前和幾家頂尖商學院合作創辦了IMPM(國際實踐企業領袖學程),今年中國人民大學獲得新加坡萬邦集團的資助,將引進IMPM核心內容,融入中國在地情境與智慧開辦了CMPM(中國實踐管理領袖學程)。

明茲伯格認為,從中國這片充滿機會的土地上出發,管理人可以走出不一樣的未來,讓管理工作回到管理的本質,就是為「人」而服務,讓管理的人和被管理的人和我們所處的世界都能更好。

聊著聊著,天色已暗,明茲伯格起身送客,整個人瞬間融入城市的夜色裡。這位70歲的加拿大國寶級學者,從出生後就沒有離開過這個城市,但是他的管理思維,卻不斷穿透時空,影響這個世界。

【2009/05/06 經濟日報】

驚很大!換腦元年開始!

【文/丁永祥】

連續25年,《管理雜誌》透過「大學應屆畢業生就業意向調查」專題,持續關心企業求才與大學生求職的問題。在最新的調查中,我們發現,今年(2009)台灣有高達92.9%的企業願意召募大學應屆畢業生,去年,這個數字只佔了六成。

為什麼經濟不景氣,企業反而願意用大學應屆畢業生?在經過深入的交叉分析,我們發現一個驚人事實:沿著這些大膽起用新人的企業縮影,遠方所投射出的,竟是一幅巨大的「換腦」圖像。

過去,對不合人力需求的員工進行淘汰,有人稱其為「剪尾巴」,也就是把太長、沒有用的尾巴剪掉。但在金融海嘯過後,光是剪尾巴已不足以解釋企業因應非常時期的作為,現在他們所做的,更像外科醫師進行的「換腦」手術,也就是打破既往常規、重塑商業模式,進一步擬定出最「務實」的經營管理策略。

開啟換腦元年

金融海嘯迫使企業做出因應,同時,也提供了他們進行換腦手術的環境。

因為在經濟環境不佳的狀況下,接單量驟減,所以企業開始運用無薪假等措施來節省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不景氣的時候,企業也會更在乎員工的績效,希望能讓績效不佳的資深員工,循著機制退場。舊人力的減少所釋放出的新職缺需求,自然而然,促成了企業進行換腦的策略。

在今年的調查中,就有37.9%企業認為應屆畢業生可讓企業重新培養符合需求的人才;同時,有26.6%的企業,認為召募大學應屆畢業生可以促成人力資源的代謝……,這個結果,看得職場老鳥怵目驚心——他們想的是,為什麼企業換腦時,願意去挑最沒有經驗的應屆畢業生?

分析資料,我們可以發現,企業願意任用應屆畢業生,大致可歸納為下面三個理由:

第一、務實的績效導向: 當經濟環境嚴重衰退時,賺錢的速度永遠追不上花錢的速度,這個時候企業會採取更務實的人力資源策略,讓資深高薪但是績效差的職員提早退場,選擇最沒包袱的應屆畢業生,重新打造企業需要的人才。

第二、降低人力成本: 根據調查,大學應屆畢業生的起薪平均值約為新台幣26,000元,如果以一個資深員工月薪10萬元來計算,養一位資深員工等於可以養將近四位應屆畢業生,就人力成本的角度,何樂而不為?

第三、有較多培訓時間: 不景氣的時候業務縮減,企業內閒置的單位與沒有專案在手的主管,有較充裕時間對新進人員進行培訓,也因為應屆畢業生的成本較低,任用人數較資深員工多,所以企業得以更嚴格的篩選,成功培養出幾個優秀員工,就已值回票價。

換新腦,企業看的是哪些能力?

任用大學應屆畢業生,企業當然也有他們的用人條件,以及較客觀的參考指標。

過去企業任用資深員工,倚賴的是他們的豐富經驗,也就是參考過去的績效表現(high-performance),現在用畢業生沒有績效可參考,企業則是以畢業生未來在工作上的「高潛力」(high-potential),來當作參考標準。

什麼叫高潛力?

在調查當中,企業除了認為應屆畢業生沒有包袱較好教之外,學習力強與尚未感染職場的「習氣」、工作的意願較高,也是他們在任用應屆畢業生時,所參考的兩個重點。

進一步對「企業要求畢業生所應具備就業條件」的項目進行深入分析,我們發現,包含台灣產業規模比重最重的服務業、製造業、科技業,企業所考量就業條件的前三名,分別是「專業技術」的28.8%、語文檢定的23.6%、以及專業證照的18.9%。

對企業而言,人才代表著未來競爭力的根基,從調查中可見,無論就召募原因、選才指標、培訓成本諸多面向,面對不景氣,企業並不會因此停止對人才的投資,他們所做的,只是希望能用更務實的角度,在最短時間內對人才進行「換腦工程」,要求過去人才引以為傲的專業面向,能具體在績效數字上展現。

今年的畢業季不會異常寒冷,只不過剛踏出校門的職場菜鳥們從現在開始,都必須開始習慣這場「換腦工程」的洗禮,與企業一起找出危機之下的生存之道。

【完整內容請見《管理雜誌》419期;訂閱管理雜誌紙本雜誌】

經濟書坊》Google會怎麼做?

【經濟日報╱本報訊】

作者:傑夫.賈維斯
出版社:天下文化

倫敦的《泰晤士報》稱Google為「歷史上成長最快速的公司」,他們看見一個我們未曾看見的世界,於是做出很不一樣的決定。這些決定在舊產業規則下,看似完全沒道理,但舊規則在這些新方法和新思考出現後,已幾近崩解。

要面對這些改變,最好問問Google會怎麼做。Google在網站上列出「十件Google相信的事」,分享其企業哲學。這十條PowerPoint式條列項目,包括像是關注使用者,其他一切自然隨之而來;最好是把一件事做得非常好;寧快不慢;不做壞事也能賺錢;資訊永遠搜不完等。

本書提醒讀者以新的角度思考,面對新的挑戰,以新的方法解決問題,看見新機會,並以全然不同的思維了解新的經濟和社會架構。試著用Googl看世界的方法來看世界,客觀分析和解構Google的成功,看看是否能將之應用在其他個別公司、機構、和個人的職業生涯上。

【2009/05/08 經濟日報】

經濟書坊》賣入白宮──歐巴馬致勝的行銷密碼

【經濟日報╱本報訊】

作者:拜瑞‧黎博特、瑞克‧法克
出版社:三采文化

美國新總統歐巴馬深受全球矚目,此書作者深入探討歐巴馬如何以冷靜理性的領導特質,突破傳統的網路社交手法,以及擁抱「改變」的勇氣,獲得前所未有的勝利。

歐巴馬有許多致勝的行銷密碼,包括當歐巴馬面對時髦美麗的副總統候選人裴林時,如何不被競爭對手馬侃打倒?擅長演說的歐巴馬也有說錯話的時候,他如何因應?而歐巴馬幫--網根族(netroots ),為什麼是新世紀行銷的最大靠山?還有Facebook將歐巴馬一舉推向總統大位,它到底是什麼玩意兒?歐巴馬與希拉蕊如何從針鋒相對到最後攜手共進?以及歐巴馬怎麼善用「改變」的力量!

此書認為,大部分的企業可以以小搏大,從歐巴馬身上學習管理及行銷的重要致勝關鍵。只要比歐巴馬更冷靜,比歐巴馬更能掌握社群,比歐巴馬更懂得改變的力量,你將可望比歐巴馬更成功。

【2009/05/08 經濟日報】

經濟書坊》發現你的經濟天才

【經濟日報╱本報訊】

作者:泰勒‧科文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本書是經濟這門科學的入門,說明經濟學的概念基礎,老早存在於我們的內在。儘管作者總是提些看似與直覺相反的建議,但這些建議內含的智慧,往往都能在日常生活、工作甚至渡假等稀鬆平常的例子中,得到驗證。

例如如何在摩洛哥的街頭請到一個好導遊?亟欲提升營運績效的主管或擔心工作不保的上班族,如何尋求解藥?作者認為,你內在的經濟學家會知道!

「誘因」是經濟學對待這個世界的核心,但經濟學不光是白花花的鈔票。事實上,作者認為金錢可能成為反誘因,例如付錢叫孩子洗碗為何行不通,但其他型態的誘因像是確保家人知道,如果他們尊敬你,他們也將受到尊重,則是可行的。

還有沒有非金錢的誘因呢?在工作上獲得尊嚴或者愛人閃現的微笑,會是最有力量、深深觸動人心的的誘因;而下次開會時,如果你不希望任何人嘮叨個沒完沒了,試著叫大家起立。

【2009/05/08 經濟日報】

策略創新》創新地圖 延伸新客層

【經濟日報╱梁瓊如】

企業若善用「創新矩陣」 (Innovation Matrix)發展藍海攻守兼具策略,可讓創新布局更有系統,有了創新矩陣後,較能初步找出系統性創新軌跡,描繪「創新地圖」(Innovation Map),找出最有利的執行方案。

「創新地圖」概念由哈佛大學克里斯汀生 (Christensen)教授提出,在著重技術突破的破壞性創新後,焦點轉到了商業模式創新。創新地圖包括三步驟:提出顧客價值主張、設計利潤公式及確認關鍵資源和流程。以對顧客需求的瞭解為創新機會起始點,並思考企業如何在獲取利潤的前提下滿足顧客新需求,比較新舊模式後,調整企業內部營運模式及組織。

克里斯汀生提出商業模式再創新,讓創新更加具體可執行,但其並未對如何系統化發掘顧客價值主張提出對策。但若能將創新矩陣與創新地圖聯合使用,商業模式再創新應該更具體可行。

當用「產品創新矩陣」尋找到水平延伸機會時,代表同一種功能的商品已在不同市場區隔的顧客層中找到潛在需求,即可開始以創新地圖執行創新計畫。

以Coach為例,原先定位是堅固耐用的美式皮件,主要客層為穿著保守,不在意流行時尚、只在意皮件使用壽命的美國中階職業婦女,這樣的定位讓Coach宛如無法對抗歲月流逝的遲暮美人,營運績效每況愈下。

同時期歐洲頂級精品屢以令人咋舌的高單價創造營運佳績,卻也深受仿冒品之苦;此種現象反映出時尚市場中除了奢華美人外,可能存在另一種無法負擔天價精品卻喜愛時尚的潛在需求。

在此潛在需求中,用「產品創新矩陣」以「重視智財權」的心理變數及以「堅拒仿冒品」的行為變數,重新定義市場區隔變數,就有可能在頂級精品與仿冒品間,切割出重視智財權的客層,Coach視此群新客層為潛在水平延伸的機會。

以創新地圖執行Coach的水平延伸,第一步驟為提出使Coach能滿足新客層的顧客價值主張。Coach在2000年以「唾手可得的奢華」(accessible luxury)重新定位,鮮明點出Coach企圖水平延伸至不想或不能承擔高價卻想擁有時尚奢華逸品,但也重視智財權的客層,此即為新的顧客價值主張。

第二步驟Coach以不到頂級精品三分之一的價格,作為滿足新價值主張的利潤公式。之後立即執行第三步驟重新定義關鍵資源,及第四步驟重新調整關鍵流程。

為滿足新的顧客價值主張,Coach必須先脫離原先保守的品牌形象。Coach積極向頂級精品借將,補足時尚奢華精品所須的關鍵資源,從改變品牌辨識(logo)到產品設計至門市店面展示全面轉型,甚至超越頂級精品以更快速度每月推出新產品,成功補足了構成「奢華」關鍵資源。

但最符合新價值主張的客層不是在美國,而是在日本,因此Coach將新價值主張順利伸展為區域水平延伸,在日本大受歡迎後反向紅回美國,奠定Coach在美國更強的品牌地位。

在此利潤公式之下,Coach改變頂級精品的生產模式,採用零售及電子業常用的外包生產模式,改變以往只在美國製造的關鍵流程;以最有效率的全球外包生產方式成功執行「成本創新」,使顧客價值主張中的「奢華」得以用「唾手可得」的低價滿足。

(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創新策略規劃辦公室執行長)

【2009/05/08 經濟日報】

失敗的力量》逆轉勝 認輸才會贏

【經濟日報╱鄭秋霜】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曾應邀在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講。曾經是單親媽媽的羅琳,對哈佛畢業生演講的題目,叫作「失敗的好處和想像的重要性」。

如今財富驚人,早已是世界知名「成功人士」的羅琳,為什麼不談如何成功之道,反而是暢談自己失敗的年輕歲月呢?

羅琳不諱言,那是她生命中的黑暗日子,當時她不知道這黑暗會持續多久;但失敗讓她認識自己,成就了後來的人生。

台灣似乎是個「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社會,通常只教人如何成功,很少談及怎麼坦然正確地面對失敗。更有甚者,我們對於「成功」的定義,彷彿只要把書唸好、找到好工作、賺得高薪,就是社會認定的「成功」。

然而即使擁有了這些「公認」的成功,但許多人遇到失敗或不如意時,重者一敗塗地,輕者也難免抑鬱喪志,在在凸顯出「失敗學」在現在社會裡,是多麼迫切需要、卻又多麼被長期忽視的一門學問。

有鑑於此,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所領導的「十大傑出青年聯誼會」,與《經濟日報》共同策劃了「成功者的失敗學」系列報導,此系列並已集結成《認輸才會贏》一書,收錄16個十大傑出青年得主「逆轉勝」的個案故事。「從失敗到成功」究竟有哪些類型?

【類型一】 認輸 才會贏

有一種從失敗變成功的要素,在於「認輸才會贏」,典型人物是施振榮。

創辦宏碁集團的施振榮,其實大學聯考時就失利。他坦言,沒有失敗就不叫人生,但他不打輸不起的仗,就算失敗,也不能把信心輸掉。「認輸才會贏!」他強調,人要懂得此路不通,認輸了,改變作法,才有可能贏。

【類型二】轉念 路更寬

另一種失敗變成功的關鍵,就在一念之間。朱樹勳和朱宗慶,是兩個明顯例子。

有「開心名醫」之稱的亞東醫院院長朱樹勳,年輕時從美國學成回台,開始為病患施行的心臟開刀手術都很順利,但不久就遭遇第一個開刀失敗案例,讓他難過到想要逃避這一切。

當時他心想:「我要回美國,改行不再當心臟外科醫生了!」就在他幾乎被擊垮之際,有一天突然想通一個道理:「就算我不再當醫生,但我無論到哪裡都會有失敗,不能因為遇到困難就逃避。」這麼一轉念,讓他在「開心」路上堅持一輩子。

臺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25歲時決定到維也納深造,生平第一次單獨出國,沒想到遇到航班大亂,到了香港後,發現已搭不上預定前往歐洲的班機。

「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我要回台灣。」當時方寸大亂的他慌張地跑到航空櫃台詢問,還好各家公司都沒有回台灣的機位,命中註定他該出國留學。這樣才有了「台灣打擊樂教父」。

【類型三】堅持 不放棄

還有一種失敗變成功的力量,是來自不斷的努力和自我堅持,書中個案幾乎都屬此類,孫翠鳳尤其是個令人動容的例子。

明華園首席台柱小生孫翠鳳嫁入明華園大家族後,才開始學歌仔戲,雖是「外省媳婦」,她不只重學台語唱腔,還以「高齡學生」身份加入明華園的練功行列,其中艱辛非外人能體會。如今她的身上留下許多辛苦練功的「紀念品」,天氣一變化,就隱隱作痛。但她說:「沒有失敗,你就很難成功。我根本沒把身體的病痛放在眼裡!」

【類型四】成功 靠準備

更有一種失敗變成功,是來自於困境求生。許文融的故事,一定會讓許多人生不如意的人,得到慰藉和啟發。

建國科技大學專任教授兼美術文物館館長許文融,自幼家境清寒,三歲喪母,國中畢業後父親也過世,年紀輕輕就必須半工半讀。年輕時飽嘗「失敗次數多到怕」,讓他後來發展出一套做任何事都要「讓自己準備到無懈可擊」的模式,不只成為美術比賽常勝軍,還在36歲時就升為教授。

奉行「阿甘精神」的許文融強調:「我在年輕時一直經歷失敗,但最珍貴的是我沒停止,也沒氣餒,就像阿甘,一直做就對了。」

這本書希望讓更多人重視「一時失敗、不代表永遠失敗」的正面力量。學習面對失敗,才能從挫折中茁壯。

(本文摘自《認輸才會贏》新書)

【2009/05/07 經濟日報】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考量成本》派遣好處多 漸成主流

【經濟日報╱本報訊】

企業精簡成本考量,有些專案式的外派工作並不是舊員工就能勝任,這時經由人力派遣方式,也能達成目標。

一個高階主管外派時,公司要付出的薪水,除了本俸外,還包括地域加給、房租津貼和眷屬補助。以房租為例,津貼依照職務、派駐地點不同,而有差異,職級愈高、派駐國家愈先進,津貼就愈高。

林由敏表示,派遣人力的好處大多是專案式管理,員工不但能馬上上線,完成後也不需付資遣費用。對企業來說,減少包括招募、福利及保險等支出,一年大約可省下15%至20%的成本。對求職者來說,不但可以接觸多樣化的工作機會,有跨國工作經驗者,身價也會不斷上漲,外派經驗成為下一個工作的籌碼。

很多大企業現在已不再輕易開出職缺,改由釋出派遣任務,求職者想進入心目中的理想公司不一定有機會。這時若有派遣或是約聘僱的機會進入這家公司,經由工作表現取得認同,也有機會成為正式員工。

現代職場英雄不該自我設限,試著打開寬頻接收訊息,持續加強語言、專業知識及領導能力,不管到哪裡,都不會被邊緣化。

【2009/05/03 經濟日報】

外派工作升遷跳板

【經濟日報╱杜瑜滿】

全球化熱潮勢不可擋,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要有走出台灣、立足世界的準備,以往被視為苦差事的外派工作,現在可是升遷的跳板,具有相關經驗的人才,也漸漸夯了起來。

老王在這一家科技公司一待15年,參與了公司成長、股票上市的過程,十年前公司進軍大陸,開出優厚年薪卻沒有主管願意去,去了也要求兩年為限。

五年前老王毅然接下中國大陸的外派工作,幾年下來,由於表現優異,一路晉升為大陸分公司總經理,而當時回絕這個工作的同事,去年由於沒有合適定位,已被公司資遣。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林由敏表示,在企業國際化的腳步中,跟不上的員工就可能被淘汰,以往外派工作即使薪資福利都不錯,還是有被「放逐邊疆」的感覺,現在就業市場變遷,這些有著外派經驗的先鋒部隊,反而具相對優勢,也有愈來愈多公司在人資考核上,將外派經驗列入升遷的必需條件。同樣的,人力銀行的外派工作區,職缺也日漸搶手。

致伸科技資深經理吳昭德觀察指出,這些年兩岸人力市場的變遷,很多公司在大陸草創期時會派中、高階主管去大陸,現在,許多中階主管的位置已被當地人取代,或是用較低成本的方式,直接在大陸找台灣人擔任,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人在異鄉備極艱辛,總是希望會有較高的薪資來彌補,但吳昭德說,這種期待可能要落空了,目前台灣就業市場僧多粥少,外派工作其實是不錯的選項,以致伸科技來說,需要長短期出差的人,多數是有領導能力的高階主管或是具備專業能力的員工。

吳昭德指出,外派員工最好具備獨立的性格以及高抗壓性,機動性與適應能力只是基本條件,最重要的還是解決事情的能力;林由敏也強調,一個外派主管的決策往往關係到公司海外營運的成敗,領導與決策力,是外派人員最重要的人格特質。

【2009/05/03 經濟日報】

時代不同》戰馬勝忠驢 兩大優勢

【經濟日報╱杜瑜滿】

過去半年就業市場可謂「裁員滾滾」,在面臨個人職涯的危機時,很多人會感慨,當我揮汗如雨時,為何老闆沒看到?事實上,現代企業需要的是能開疆闢土的戰馬,而非墨守成規的忠驢。

中華人資主管協會執行長林由敏說,戰馬級的人物具備幾個特質,一是樂觀,「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可以說是談笑用兵,相信自己「一定能搞定」,也就是正面思考的力量。

戰馬的第二個特質是熱情,尤其熱愛挑戰,沒有企圖心的人很愛說「成功不必在我」這句話;但戰馬級員工即使挑戰失敗,還是會想方設法捲土重來,因為有著屢敗屢戰的熱情,最後就會變成「功成必有我在」。

當然,戰馬也需要伯樂,外派人員犧牲奉獻為企業打拼,企業卻認為這只是份內之事,也會導致人才流失。根據人力銀行的統計,外派員工的離職率較一般員工高,可見留住外派員工並不容易。

林由敏指出,外派工作會讓人眼界變寬,尤其是發揮空間變大,回國舞台縮減,權利變小,也要重新適應,勞資雙方持續溝通,才不會期望落空。

致伸科技資深經理吳昭德建議,接受外派工作時,不妨先放掉原先的想法,尤其是關於文化、部屬管理的既有觀念,比較能順利進入狀況。

【2009/05/03 經濟日報】

創業DNA三要三不要

【經濟日報╱吳嵩浩】

什麼是創業家的DNA?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的答案是「三要三不要」。所謂的「三要」就是要創新、要勇於嚐試、要夠專注;「三不要」則是不要自大、不要怕死、不要放棄家庭。

許多人在這波金融瘟疫中丟了飯碗,卻萌生創業念頭。究竟在景氣不佳時創業,是好機會、還是容易成為金融瘟神的祭品?黎智英最近在一場「創業論壇」演講中提到,失業是創業的機會。他還說,成名要趁早,只要身上流著創業家的血,無論景氣好壞都有創業成功機會。

要創新

創造將來,不是重複過去

黎智英並從創業過程中,歸納出創業DNA為「三要三不要」。其中第一個「要」,就是要創新。

「賣燒餅也是創業啊!但一定要和別人的不一樣,我的燒餅能不能少點油,但一樣好吃?別人賣100元,我只賣80元。你一定要為顧客解決一些問題或困難。」黎智英拿香港人最愛的燒餅為例,提到創業要有差異化,創業時若能利用創新方式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就是創業成功的第一步。

「創造一個事業是創作將來,不是把過去重複。」他解釋創新的重要性,「你要創的業,最好是什麼都不懂的。」黎智英從成衣廠、品牌一直到媒體產業,他承認,每次創業前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走,但正因為自己是新手,所有事都得重新來過,不會把過去產業中的舊思維帶到創業中,於是誕生許多創新與破壞。

要嘗試

從錯誤中學習教訓

有了創新精神後,黎智英認為「要勇於嘗試」是創業DNA「三要」中的第二個「要」。「因為你對創的業什麼都不懂,所以就要不斷嚐試,從錯誤中獲得教訓,從教訓中慢慢領悟。」他笑著說:「Try in error嘛!我書讀得少,不得不從嚐試中找尋機會。」如此一來,樂觀、信念與承擔,也都會隨著勇於嚐試而茁壯,成為創業過程中重要元素。

要專注

簡單、遵守減法守則

雖然黎智英鼓勵創業者要勇於嚐試,但他也提醒,創業DNA的第三個要素是一定要專注、簡單、遵守減法守則。「創業過程中一定要不斷反問自己有什麼不需要做的,如果能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到連傻瓜都能做得很好,那自己更能做好。」黎智英說,一定要把精力放在小範圍,讓專注與簡單來提升創業成功率。

「創業可以從小(生意)做起,規模大的可以學習很多東西,但大的學費貴,如果謙卑地從小做起,賣個小東西可也可以,不一定要做大生意、大理想。」黎智英從「要專注與簡單」中,引出創業DNA中的另外三個「不要」。

不要自大

不怕失敗、沒有面子

談起「做小生意就可以」,黎智英在這場論壇中,不下三次提到不要自大的謙卑心態。「要虛懷,創業一定不要怕沒有面子、怕失敗、怕被取笑。」黎智英認為,天下沒有天才創業家,只有不適合的創業者,就是認為自己最聰明或放不下身段的人。這些人自大、不夠虛懷,自然就無法從錯誤中成長。

不要害怕

大膽衝撞才會成功

除了不要自大外,黎智英還認為,「不要怕」也是創業者必備心理素質。他舉1997年香港回歸前,當地媒體產業都擔心未來新聞自由將受限,而不願繼續投資為例,「他害怕,對我而言就是機會,因為我什麼都不怕,所以後來在香港創立蘋果日報,做得很好。」所以創業一定不要怕,別人愈怕就愈是你的機會。

黎智英在他的新書《你夠拚命嗎》中提到:「每次創業我都告訴自己,這是最後一次創業,之後我便會死去,我要投下我擁有的一切,跟他們同歸於盡。」用死亡的張力去創業,也是他成功的因素。黎智英說:「創業家要不怕死,因為失敗可能性大,想太多,難想通。」他認為唯有大膽去衝撞才會成功。「成名要乘早啦!」他開玩笑地說,年紀輕就創業,成功機會多,錢也能賺更多。

實際上,大多數年輕創業者都具備「不怕死」性格,也因為不需考量身段與面子問題,間接也能做到「不自大」,對於創新、嚐試與專注力也較能掌握,但年輕人還得不斷充實自己。

他以自己為例,雖然學歷不高(國中學歷),但現在書卻讀得很多,「我之前炒股也看了很多書,有掌握了才闖啊!」黎智英笑著說,「創業人一定不能把書放下,要閱讀,從其他人犯什麼錯去學習,要學會宏觀。」

不要放棄家庭

事業家庭應取得平衡

黎智英提出創業最後一個「不要」,就是「不要放棄家庭」。黎智英過去曾因為忙於事業卻忽略家庭,導致與前任妻子分開,他很感性地說:「創業初期真的很辛苦,但一定要家庭平衡,否則一切都是零。」這席話也說明,唯有具備管理企業及照顧家庭的實力與責任,才能被稱為成功的創業家。

【2009/05/03 經濟日報】

累積智慧資本

【經濟日報╱林婉翎】

經營企業除了要不斷提升財務報表上有形的業績數字,也須逐步建構、累積顧客關係與人力資源兩大智慧資本,才能站穩市場地位。

事事以客戶為核心

全國電子總經理蔡振豪認為,這兩大資本雖無法在帳面上數字化具體表現,卻關係企業存亡,尤其這是個強烈供過於求的時代,要創造好業績,企業凡事須以客戶為核心,推出貼近需求的商品。

這更是個感動行銷的時代,若要創造差異化,在大舉釋放優惠利多外,還須仰賴大量人力資源作好服務,用真心誠意,維繫顧客關係。

就如選舉的道理,多人參選,但最終只有少數人能當選;若想勝出,就要做好選民服務。

他說:「雖做好服務,不一定有票;但不做選民經營,一定沒有票。」

蔡振豪說,不管是政治與商品行銷,若要成功,都要先用心捕捉到目標消費群的心靈密碼。而全國電子就如在激烈的3C通路戰中的候選人,提出「足感心A」的服務,經營顧客關係,與顧客建立良好互動,而每位門市員工都是最佳助選員,協助品牌贏取「消費選民」的心。

建立感心服務價值

比起單純銀貨兩訖的銷售關係,蔡振豪要員工把顧客當家人與親人,當他們一進門市,即用熱情、溫暖招待,就如喜鵲報喜,告知當日好康,即使最後顧客沒有光顧任何產品,仍喜悅相待,期待下次相逢。

「人客來,服務人員要能盡心、起乩(台語),等人走了才能退駕。」他認為,即便是客人沒有購買任何東西,但消費者只要進到全國便能有所收穫,感受到服務人員積極、熱心,努力傳達「足感心A」的服務價值。

入冬時,蔡振豪也要求門市員工,打開一台電暖器,讓客人經過時,感覺到一股暖意,同時要求服務人員,要打開內心的電暖器,用溫暖服務每位顧客。

「消費是個過程與體驗,最後在顧客心中留下難忘懷的回憶。」他相信,只要用心創造獨特消費體驗,貼心網羅顧客的心,顧客有需求就會產生聯想,把全國視為第一消費選擇,創造源源回客率。

蔡振豪也把智慧資本概念傳達員工,告訴他們,當順利銷售商品、在收銀台結帳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累積人與人關係資產的無形存摺。

創造獨特消費體驗

他認為,內部行銷做得好,外部行銷才能成功。如舉辦服務比賽,獲獎同仁可發獎金、批彩帶;儘量減少門市人員調動,讓他們在當地區域落地生根,用心服務區域顧客,「讓每位員工自己種樹、自己乘涼」。

蔡振豪投入許多力氣於員工經營,讓他們發自內心、用心於服務,帶領全國電子累積、連結「顧客關係」與「人力資源」兩大智慧資本,從裡到外成功鞏固品牌的雄厚資產。

【2009/05/03 經濟日報】

提升員工道德觀

【經濟日報╱吳嵩浩】

企業員工若缺乏道德意識,對公司的承諾度與工作滿意度相對會偏低,甚至增加企業成本。如何提升員工道德觀,已成全球企業管理的重要課題,透過對內部員工的態度調查,測量出組織內的道德氣候,再找出這些道德問題的類型與範圍,採取相應措施,就能成功提升員工道德觀。

所謂員工道德觀不佳,包括收受賄賂、竊取貨品、以非法條件聘用員工、竄改財務報表、進行同業間諜工作、洩漏商業機密等。

這些道德問題多數違法,也會讓企業失去不少商機,因此,推行道德行為非常重要。

根據美商惠悅的調查,亞太區大型企業員工比小型企業員工更具道德觀,雖然大型企業或歐美跨國企業的員工擁有較正面的道德意識,但因文化不同,企業如何適當傳達行為守則,在全球各地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總部設於美國的跨國企業,全球分公司內部文化與法律不同,一旦發生道德問題,就算當地員工不須面對法律風險,企業商譽還是會受損,這也讓全世界跨國企業為此新增「聲譽管理」部門(Reputation Management),甚至設置「聲譽管理長」(Chief Reputation Officer),以便管理全球的員工道德問題。

美商惠悅指出,美國在2002年的沙賓法案中規定,所有公司必須公開是否有為高級財務職員訂定道德規範,如果沒有,企業主必須說明原因。

而紐約證交所與那斯達克上市標準,也要求為企業高階管理、經理人及一般員工,訂定道德標準與行為守則。

國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對於員工道德的培養相對不足。美商惠悅建議,企業應致力讓基層員工理解組織的道德標準,並提供員工適當教育與培訓,讓道德守則應用於日常工作。管理階層更應該身體力行道德操守,主動使用行為準則來解決道德問題,並獎勵遵守員工。

【2009/05/04 經濟日報】

創新經營》企業經營總體檢

華 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有句名言:「退潮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對照當今的經營情境亦然。景氣好時,錢潮洶湧,企業延用老方法、舊模式也賺得到錢,忙於消化 滿載的訂單,無暇進行流程及營運模式創新;一旦景氣如溜滑梯般陷入谷底,錢潮迅速退去,無法及時推陳出新的企業,難有生存的空間。

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進入急凍期,降低成本成為經營的王道;然而,企業在樽節成本之外,更應思考如何增加有效產出。「節流」固然重要,「開源」更是關鍵。

治本之道是積極進行企業總體檢,針對資源、人才、流程等進行全面盤點,調整營運策略及關鍵人才布局。首要之務是將「精實」(Lean)的思維與做法貫穿全組織與全流程,強調價值創造體系中有限資源的效率化配適,杜絕浪費。

其次是運用限制理論(Theory of Constraints,TOC)的管理模式,快速找出營運中各項限制因素與瓶頸問題,將資源投入最關鍵的環節上,運用正確的手法加以改善,協助企業跳耀性成長。

TOC管理思維強調,在塑造企業願景、設定營運目標、形成經營策略、研擬企業政策、實施作業流程及評估經營績效時,不斷以系統思考的程序探尋經營的關鍵瓶 頸,將資源聚焦在瓶頸上,杜絕劣質慣性,避免重蹈覆轍,透過持續改善去除瓶頸與限制,讓企業在短時間及無需大量額外投資下,獲致運作及營利上的顯著改善。

TOC的強項是協助找出瓶頸限制所在,但缺點是未能提供有效手法。建議企業可以TOC思維為主,經營績效整合管理(TPIM)為輔,找出各類限制的瓶頸 點,運用適合的手法、工具及技術加以改善,透過平衡計分卡 (BSC)的策略地圖,展開一系列價值創造策略、方案與績效評估制度,搭配關鍵績效指標(KPI)的設定,有效監控改善過程及成效,確保改善方向與方式無 誤,追求效率提升,增強競爭力。

愈是不景氣,資源的運用與整合愈要集中化與創價化,將有限的資源投注於最能提升顧客價值的流程與活動上,聚焦於關鍵的改善活動中,維持價值創造體系中的核心優勢,方能因應未來多元的變化。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

【2009/05/03 經濟日報】

威爾許專欄》經濟回暖的幾道曙光

最近,我們走在紐約市雷辛頓大道時,一位穿著西裝的年輕男子攔下我們。他告訴我們他在華爾街上班,是這個專欄的忠實讀者,並要求我們能否立即回答一個迫切的問題。我們同意試試看,但他馬上難倒我們。

問:情況到底何時才會好轉?

答:也許2010年某個時候吧。

你能怪我們不敢鐵口直斷嗎?這波衰退讓政府專家與知名經濟學者都暈頭轉向——連他們都不知道從何爭論起。未來會如何眾說紛云,有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有人看到罩頂的烏雲,還有很多人預期介於兩者的種種情況。

目前我們最多只能提出我們認為有把握的各種經濟現況,以及可能更重要的是,我們確信自己完全不知道的事。

我們先談看起來似乎相當確定的五個現象。

首先,經濟似乎已經觸及某種底部。我們透過我們的私募基金及諮詢,以及旅遊全國與各類公司訪談,得知各行各業的訂單情況,所以作出這個結論。我們得知企業訂單從2008年5月到2009年1月持續下滑後,在2月、3 月與4月上半都已止跌回穩,維持在和1月相當的水準,甚至還略好些。這個算是不錯的消息美中不足之處是,資本設備訂單仍持續下滑。但總體來說,我們對經濟已觸底很有信心(好吧,是有點信心。)

第二,我們知道需求面一旦出現明顯攀升,經濟一定會有反應。為什麼?因為過去九個月的企業庫存已降到極低水準,所以一旦訂單激增就會很快傳遍整個供應鏈。

另一個我們認為知道的事——或許是最重要的一點——美國銀行體系已漸趨穩定。是的,政府的緊急紓困措施仍然遭受非議:問題資產救助計畫(TARP)、短期資產擔保證券融資計畫(TALF)、商業本票擔保等,但毫無疑問的是,從銀行到許多重要的非銀行放款機構,信用都已開始再度流動。

另一個我們知道的事實:美國民眾大體來說已感覺比之前好過,這反映在最近揚升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由於房貸再融資激增、房貸利率下降和政府採取退稅等措施,這個改變並不令人訝異。但我們收到的信絕大多數都還充斥著對失業的恐懼,而如果美國的失業率一如預期攀至兩位數,這種心理恐怕會持續好一陣子。

這也帶出最後一個我們「確知的事實」——一個相當令人擔心的事實。歐巴馬總統的預算案是根據美國2010年至2013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平均每年成長4%的假設。這完全不切實際。在金融槓桿漸增的1980與1990年代,GDP成長率也只有3%。如今在赤字不斷擴大、去槓桿化盛行,和消費者看緊荷包的情況下,GDP成長率較可能接近2%。結果會如何?我敢打賭政府不會削減支出,但稅會提高,聯邦債務也會增加。

現在來說我們不知道的事。首先,我們不知道大家現在都很關心的一個問題:道瓊指數的未來走勢。我們可能想:「政府的鉅額注資應該會讓經濟應有起色,至少短期總會有效果。」但隔天我們可能又想:「天呀!愈來愈龐大的赤字總有一天會壓垮我們的經濟。」難怪我們會變得如此怯懦,只敢買政府公債與優質公司債,因為我們對股市從未像此刻那樣困惑。

最後,我們不知道經濟何時才會好轉。即便它已觸底,也可能還會在低檔徘徊好久。就像我們告訴街頭遇見的朋友,我們相信2010年一定會好轉,但是不敢打包票。的確,在目前的氛圍下,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生命中充滿了很多不確定。

(作者是前奇異公司董事長)

【2009/05/04 經濟日報】

李家同:十年定能磨一劍

我們有時說「十年寒窗」,也會說「十年磨一劍」,在這個時代,這些話往往是講講而已,我們通常是不理它的,因為誰有耐心去花十年的時間來練好功夫呢?我們身處一個速食的時代,即使吃晚飯,我們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吃飯的工作。十年絕對是太長了。

半導體勝出 南韓花十年

目前大家關心DRAM技術,我們都承認,自己並未真正擁有DRAM的核心技術,但我們又滿心不情願地承認南韓的確擁有相當程度的DRAM技術;因此希望這 次我們能痛定思痛,一定要利用這次危機使我們真正地擁有DRAM的核心技術,一定不能讓DRAM工業垮掉,以免南韓將這種工業整碗端走。

問題在南韓花了整整十年的功夫,才得到DRAM的核心技術,我們肯不肯花十年呢?南韓不僅在DRAM技術上遙遙領先我們,他們在CDMA技術上,也是遙遙領先我們。CDMA是一種在通訊上極為重要的技術,我們將來絕對需要這種技術,到時恐怕又要向南韓購買這種技術了。

技術靠經驗 不會有頓悟

談科技,就千萬不能急功好利。好的科技,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來的。我最近碰到一位半導體界的大老,談到類比電路設計,這位大老說,類比電路設計工程師,起碼要有十年的經驗,他說得很妙,「你不可能忽然頓悟的。」

工業技術往往是靠經驗取得的,所以工程師必須下苦工,在無數次的失敗以後,終於了解該怎麼做。歐美的大藥廠之所以一直能製成新藥,是因為他們都擁有大量有經驗的科技人員,沒有這種經驗老到科技人員的藥廠,是很難和他們競爭的。

下苦功研發 三星小變大

很多人說我們的廠商規模不夠大,因此不太可能在某一技術上作長時間的投資,這種說法是不太正確的,因為任何一家大公司都是從小公司開始的。三星公司不也是 一個小公司嗎?它之所以能成為一家大公司,是因為他們肯做非常難的研究,這些研究也都是要花很長時間的。這些長時間的投資,終於使三星公司擁有了高水準的 核心技術,也使它成了大公司。

我國的科技政策如果不能改變方向,我們會發現整個國家的工業技術水準是很難提高的。政府尤其需要明瞭這一點,政府不能要求它的研究機構在短時間內立下奇 功,也不能在研究人員做出一種可以表演的程度以後,就終止了研究計畫,而應該鼓勵研究人員精益求精地設法得到更好的研究結果。

山寨炒短線 長線難發展

在短時間內推出一種產品,而且可以立刻賣掉,是可以替企業賺一點錢的,但我們也不可能永遠靠這種策略。說實話,大陸的山寨機策略就是這種策略。我國早已過 了這種時代,我們要有野心,也要有耐心,十年磨一劍的意思,不僅是「十年始能磨成一劍」,應該是說「十年定能磨成一劍」也。

(本文作者為暨南、清華、靜宜大學榮譽教授)

【2009/04/30 聯合報】

財報資產減損 董事應重視

每年2、3月通常為各上市櫃公司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審查前一年度財務報表的時刻。前一陣子熱門議題有關新存貨公報已討論很多,除非公司選擇於2008年度提前適用,否則要到2009年第一季財報才會出現影響數。

然而,面對金融海嘯,經濟持續衰退下,大家最重視的無非是2008年營收及獲利狀況,多半可能因第三、四季景氣急轉直下,致損益表上所表現的營收及獲利衰退,甚至由盈轉虧。

但另一方面,也更需認真檢視一下,公司之資產是否有減損,以致損益表上可能應該要認列更多損失?尤其當看到某公司財報上每股淨值只有高於5元一點點時更要多留意,因為低於5元則將變為全額交割股票,因此,是否提列減損有可能影響重大。

公司衡量資產是否減損之目的在確保其資產帳面價值不超過可回收金額。若資產帳面價值超過可回收金額,即產生資產減損。

以目前經濟情勢應特別留意下列資產是否有可能減損:

˙放款及應收款:備抵呆帳提列是否適當評估?尤其金融機構之放款評估最難,但務必審慎評估以真實反映;而一般企業應收款的呆帳提列亦應比以前年度更為保守。

˙存貨:成本與市價孰低及呆滯存貨之備抵跌價損失是否足夠?應特別審計加以評估。

˙固定資產、閒置資產及可辨認無形資產:針對資本密集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大,而產能利用率低且營收獲利不佳,常會有減損可能。

˙商譽:最近幾年有進行併購,而併購後綜效不如預期或合併對象受金融海嘯衝擊而營收獲利鉅幅衰退者,最易發生減損。

˙權益法長期投資:應取得被投資公司同期間財報,並評估其所處產業狀況,公司本身之經營成果、財務狀況等以確認有無減損。

尤其經濟衰退造成股市低迷不振,不少上市櫃公司之股價已低於淨值,這代表一項很明顯的外來資訊,顯示這些公司有跡象顯示資產可能發生減損,應進行減損測 試,以評估資產之可回收金額是否仍高於帳面價值?其他常見外部資訊包括產業之技術、市場等環境於本期或將於近期產生重大影響,如最近之DRAM、TFT- LCD等等。至於內部資訊亦可能顯示資產有減損跡象,常見者如資產所屬部門計畫停業或調整營業等。

面對2009年上半年全球景氣持續低迷,經濟大多負成長,則2008年財報更應確實評估公司是否有任何狀況顯示繼續經營假設的風險存在呢?企業應以所有可 得之資訊評估2008年底後至少12個月能否繼續經營?在有些情況下—例如負面的財務比率或趨勢、債務過多、有流動性問題或產業前景不佳等等。企業須更廣 泛搜集及考慮目前及預期獲利能力的因素、償債時間及其來源等,以判斷其採用繼續經營假設的適當性。

審計委員會或董事會在審查時,財務報表都已經過會計師查核,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慎選會計師,並事前與會計師溝通查核計畫與重點。最佳實務則審計委員會更可於 年度結束前與公司財務部及會計師分別溝通年度財報上之重大議題及其處理,再於會計師查核後,充分溝通查核結果及建議,如此方能確保財報已真實反映公司之財 務狀況及經營成果等。

(作者是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常務理事、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

【2009/05/05 經濟日報】

主管經》裁員 審慎執行

因應經濟不景氣,許多企業早已執行一波波裁、減薪等降低成本行動,但為了持續降低成本,組織「再瘦身」的第二波人力精簡作業,仍在許多企業的考量之列。

主管當然可理解企業主的難處。問題是,前一波的人力精簡,已汰換掉不適任或績效後段班的成員,第二波的人力調整,卻得對工作表現在水準之上者下手。這就困難了。

如果,主管原本的管理風格本只著重工作管理的硬工夫,透過嚴格高壓的工作管理模式,推動團隊達成工作目標。對這類主管而言,第二波資遣尚不至太困難,就算成員都表現出色,仍有高低之分,只要從排名居後者下手即可。

但若主管遵循管理教科書或管理聖經,運用軟性的激勵管理之術,深入團隊成員的內心與家庭,藉以凝聚高度的向心力,那麼面對這群與自己交心掏肺,一路南征北討立下汗馬功勞的部屬,裁員之刀將難以輕易劃下。

論工作能力,這群部屬均能克服困難,完成主管所交辦的艱鉅任務;論敬業態度,這群部屬的配合性高,必要時犧牲家庭生活與個人健康,不在話下;論組織忠誠,這群部屬在景氣好時,或曾婉拒外部優渥誘因,仍隨主管攻克一座座灘頭堡。

如今,主管卻必須做出捨棄同袍的決定,可以想見,部屬將是震驚、不解與憤恨。自己竟然被一向信任與交心的主管所遺棄與背叛。

有個心理測驗,描述一家親人摯友同搭一船,但船行途中因不堪重量,須有人犧牲下海,方能避免整船下沉的命運。受測者在此決策中所面臨的矛盾與衝擊,正是主管此時內心掙扎的寫照。

平日耗費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建立的團隊向心力與凝聚力,都可能因為組織「再瘦身」的人力精簡作業而前功盡棄。如果忠誠度佳且工作表現優異,都不足以成為景氣衰退時的護身符,日後還能相信主管嗎?還值得為這個團隊效力嗎?

如果企業的人事成本占營銷費用比率較高,裁減人力確可達到成本或費用降低的效用,但若人事成本並非主要的費用項目,則雖稍降財報的成本數據,其影響實屬有限。

過度裁減人力,將可能導致士氣煥散與團隊崩盤的風險,且將形同對好主管的懲罰。因此,企業主在擬定第二波成本降低策略時,實應審慎衡量。

【2009/05/06 經濟日報】

專案話題》支持人才 創造機會

企業每天要面對的經營管理問題千奇百怪,經理人最重要的事,莫過於「解決問題、創造機會」。

在公司或組織中,每天有例行性工作及非例行性工作。例行性工作(Routine work)就是標準化工作,這些事情不確定性低,具有重複性程序,依賴部門性組織(如業務部、會計部、總務部)來解決,例如固定的報表文件、會議、拜訪客 戶 、公司定期聚餐等都屬此類,通常這些工作將近占了公司每天工作量的90%。

非例行工作(Once work)就是一次性活動,非標準化,不確定性高,依賴專案型組織(專案辦公室、專案經理)解決,例如專案任務、工程建築、組織再造、新產品研發、專案銷售等;在政府部門就是軍事演習、行政革新。但這些工作量,卻只占了組織工作量的10%。

企業經理人幾乎每天都在「解決問題」,例如客戶投訴抱怨、貨款未付、進度落後、預算不足、品質出錯,接不完的電話及開不完的會議,恨不得三頭六臂或有分身來幫忙解決問題。

公司若每天都在處理「狗屁倒灶」的事,只會變成「狗屁倒灶」專家;但公司要持續經營,擴大規模,創造績效,就必須「創造機會」。真正有遠景的公司,必須制定經營策略,並讓「創造機會」變成經營策略的核心部分。

但機會並不會從天下掉下來,要如何創造機會呢?有句名言「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明確告訴我們人力資源的重要,也就是人才正是創造機會的關鍵。

秦朝末年楚(項羽)漢(劉邦)相爭,項羽是名門之後,是攻擊秦朝總指揮,劉邦在當時只是個亭長(相當於台灣的鄉鎮長)。但劉邦最後取得天下,為什麼呢?

他得天下後告訴世人:「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這就是用人哲學。劉邦有雅量,能將適當人擺在適當的位置,並且授權讓專長儘量發揮,所以得天下,開創大漢天下400餘年。現今全球傑出企業能永續經營者, 都有一個特色,就是適當運用優秀專業經理人,讓人才去創造機會,「機會」變成公司的績效,如此良性循環,公司就能永續經營。

做為公司主要負責人,你覺得身邊有人才嗎?你想突破公司停滯不前現況,會用現在周邊每天替你處理「狗屁倒灶」的人嗎?不是這些人不好,而是這些人若習慣「例行性工作」後,開創性相對就不足了,守舊有餘,但難以承擔開創重責,自然無法創造新績效。

若是要「開創機會」,負責人一定要下決心尋覓專業人才或是內部拔擢,並且給予人才支持,訂定可達成的目標、明確的計畫和有效的溝通。

企業應把「開創機會」當成專案工作,這樣在公司營運上,解決問題及創造機會的比例,將可望從九比一,逐漸調整成五比五,最後若能成為一比九,將能變身成以創造績效為導向的公司。(作者是台灣專案管理學會產業發展副主委)

【2009/05/06 經濟日報】

異業合作》創新結盟 產業注入活水

許多商業結盟型態都是上下游業者間的合作,多半是為了相互提升市場占有率,或利用成本控管創造利潤,但不同產業的合作如果融入創新結盟元素,就能主動開拓全新市場,為兩個產業注入更多活水。

「天上飛的和地下騎的怎麼合作?」華信航空與巨大集團最近開創新合作案,雙方以「Cycling Paradise Taiwan」為主題,共同推廣海內外自行車旅遊市場。

巨大董事長劉金標表示,全球自行車需求量將達到瓶頸,意謂著巨大未來想靠自行車銷售創造更高的獲利恐怕不易,甚至出現鈍化情況,於是巨大宣布成立捷安特旅行社,與華航旗下的華信航空策略聯盟,進行更深入的市場經營。

雙方合作內容,是由巨大提供在歐洲2,000個實體店面來行銷台灣,塑造台灣是自行車寶島的形象,吸引更多遊客來台灣騎腳踏車;華信則將認證過的鐵馬環台里程數,供旅客兌換成飛機哩程數來折抵,雙方還將整合全球據點,設計單車套裝行程,讓國人到世界各地飆單車。

這項異業合作所開拓出來的將是塊全新的市場,過去幾乎沒看過的單車國際旅遊套裝,將因為這樣的服務,創造出另一個全新的觀光商機。除了商機,對於品牌工作也有相當大的助益,有助捷安特自有品牌的鞏固與推動,並維持國際品牌力。

華航董事長魏幸雄認為,華航國際的品牌能見度,可經由這次合作快速提升,這也是國內觀光產業走出國際的創新產品,華航與巨大不但雙贏,還能達推廣台灣觀光的多贏成果。

【2009/05/06 經濟日報】

綠色商機》從伐木到造林 厚植競爭力

隨著環保成為熱門議題,很多產品都希望以綠色殺出競爭力。泰國億王亞哥造紙公司(Advance Agro)所生產的Double A品牌影印紙,可說是其中的佼佼者。

億王亞哥多年來投入大筆的研發經費,從產品的原料就採用各種創新做法徹底落實環保,不只品牌受惠,甚至成為公司額外的營收來源。

種植造紙樹 挽救老樹生命

例如,該公司去年賣紙賺進160億泰銖(約台幣149億元),賣電則賺進了13億泰銖(約台幣12億元),比前年增加了13%,環保副業的營收已占造紙主業的8%。賣紙公司之所以能夠賣電,是因為億王亞哥將造紙產生的廢棄物,蒐集轉化為可用的能源。

目前億王亞哥有六成的營收來自海外,Double A產品於全球一百多國出售,在不少市場屬於領導品牌。

在揮舞綠色的競爭大旗下,去年億王亞哥產出57萬公噸的紙張,寫下公司有史以來最高紀錄。雖受金融海嘯影響,國內外消費者用紙量成長皆趨緩,這家擁有1,600名員工的公司,淨利還是逆勢成長了26%,達19億泰銖(約合台幣18億元)。

億王亞哥最有名的綠色做法,要算是種植造紙樹。傳統上,造紙的材料來自砍伐原始森林裡50年以上的樹木。

1980年代初期,億王亞哥的前身公司(1994年改為現在的名字)決定揚棄砍老樹造紙的不環保做法,開始尋找可以人工種植、生長快速,而且適合造紙的替代樹種,結果億王亞哥找到了理想的澳洲油加利樹,只要種植三、四年即可當成紙材。

1986年,億王亞哥開始全面種植造紙樹,除了救了老樹的性命,公司現有的1.5億棵造紙樹,一年還能產製出550萬公噸氧氣,同時降低82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對地球少害多利。

造紙樹既照顧到地球,也照顧到公司的生意。億王亞哥等於找到了源源不絕的產品原料,且造紙樹的質量均優,生產的紙張更紮實、光滑,減少列印或影印時出現卡紙的情況,也更適合雙面使用,成為產品的另一個優勢。Double A的售價因此比對手訂得高一點。

當初億王亞哥在尋找樹種時,同時設立協助泰國農業的目標。億王亞哥跟願意合作的農民簽約,供給他們樹苗,在田梗或稻田四周空地種植造紙樹。公司不需花錢買地及僱用全職員工種樹。

研發新技術 大幅減少用水

造紙樹可以和稻米、樹薯、甘蔗等當地常見的作物共存,農民在種植原有的作物之外,本來沒有使用的零碎地可以加種造紙樹,成為他們新的收入來源。

大多數農戶的收入可以因此增加三分之一,有些農戶甚至因為造紙樹容易種植,而且收成時公司一定收購的保障,比種植其他作物還要好,所以將自己所有的農地全面改種造紙樹。

億王亞哥的網站指出,現在公司總共和150萬農戶簽約,相當程度減少了泰國農村的失業問題。很多農民看到鄰居和公司簽約後,經濟情況明顯改善,因而主動找上門來,希望加入種植造紙樹的行列。億王亞哥對社會的實質幫助,打品牌的效果比買廣告或做公關大許多。

在造紙過程,億王亞哥也力求綠色到底。一般造紙廠會把木頭浸泡在水裡,方便之後剝下樹皮,億王亞哥則研發出特殊的乾處理過程,大幅減少了用水量。

製程廢棄物 轉化再生資源

在漂白紙漿的過程中,運用高科技重複回收用水,製造一公噸的紙漿,只須消耗五到六立方公尺的用水,是一般造紙工廠的十分之一,不僅有助於環保,也壓低製造成本,增加產品競爭力。

不浪費資源只是第一步,善加利用廢棄物則是更進一步。1996年起億王亞哥陸續建造了三座自有發電廠,可將造紙過程剩下的樹皮、廢水、爛泥等,整合轉化為蒸氣動力或生質燃料,一年可替公司省下2億公升用油,還有餘裕發電出售給當地政府。這些都對公司的收入不無小補。

造紙公司原本應該是砍樹者,億王亞哥卻成為種樹者。綠色使得億王亞哥節省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並且創造更佳的企業形象,公司在國內外屢屢得獎,可說是一舉多得。

【2009/05/06 經濟日報】